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子叶节组培再生系统与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系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子叶节在添加适宜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可从子叶节诱导出高频丛生芽,并获得大量再生植株.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林43和黑农37品种中.经过在含500mg/L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和DNA分子杂交分析,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本重点阐述了组培再生系统和基因转化系统的内在联系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遗传转化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农杆菌介导法。对近年来利用农杆菌法进行大豆遗传转化的外源基因种类、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做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3.
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对植物的转基因有重要意义,除菌是遗传转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头孢除菌剂在蓖麻子叶节部位能完全去除农杆菌,并保证外植体子叶节的生长状况不受损伤.本研究按不同头孢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设置梯度摸索最佳除菌条件.结果表明:选择头孢浓度在4000mg/L、处理时间为10min时处理子叶节,用灭菌的1/8MS液体培养基涮洗3次,并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后再接种到新培养基内,用这种办法除菌效果较好,并且可以保证外植体的长势不受太大影响.该浓度和处理时间对保证农杆菌最小程度的污染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杆菌介导GNA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CAMBIA3300质粒中插入带有RSs-1启动子的GNA基因,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其导入水稻的微不定芽受体,得到了再生植株。PCR,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初步证明GNA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刘庆法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4):569-572
利用来自小麦花药,幼胚愈伤组织和带有GUS基因的Ti质粒,对农杆菌转化小麦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证实适当浓度的乙酰丁香酮是诱发T-DNA转移的必要条件,其最低有效浓度为50μmol/L。 相似文献
6.
以向日葵无菌苗的子叶节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其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向日葵子叶节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在农杆菌浸染前(浸染浓度为OD600=0.6)进行2 d的预培养、浸染8 min的外植体在MS+1.2 mg/L 6-BA+0.03 mg/L IAA的培养基上转化效率较高.PCR检测初步证明,LycB基因已整合到向日葵再生植株中. 相似文献
7.
花生子叶节外植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建立花生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方法:利用花生子叶节高效再生体系,以农杆菌介导法,用含有表达质粒pBOG3VP7的根癌农杆菌进行外源基因转化,优化花生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通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的诸多因素进行的优化,试验表明:侵染菌液添加100祄ol/L AS,结合负压处理,农杆菌侵染10min,共培养3d,延后选择2w。对抗性植株进行PCR和PCR-Southern检测,11株中有6株PCR反应呈阳性,其中有3株Southern杂交有特异性目标带出现。结论: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了花生基因组上。 相似文献
8.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大豆遗传转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通过实验确立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条件.实验利用含有pCAMBIA3301质粒的农杆菌LBA4404对辽豆-45子叶节进行了侵染,对消毒方法、草铵膦浓度、侵染浓度、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共培养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氯气灭菌5h的二次消毒法,可在不影响种子活力的同时把污染率降低为0,确定草铵膦的选择压力为6mg/L.同时确定辽豆-45子叶节遗传转化的最佳条件为:农杆菌侵染菌液的浓度为OD600=0.6,侵染时间为30 min,暗培养条件下共培养时间为96h,且共培养液体培养基添加2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有利于转化.经草铵膦抗性筛选、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CR检测,证实pCAMBIA3301质粒的T-DNA已经整合进了辽豆-45基因组,共获得23株转基因大豆. 相似文献
9.
应用农杆菌介导法的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经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建立了该草种的遗传转化体系,并成功地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克隆自辽宁碱蓬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转移进多年生黑麦草,获得的转基因株系Gsc-LP5通过PCR检测证明了目的基因的存在,通过叶片离体检测法证明了作为检测基因随同质粒一同转入的抗潮霉素基因的表达,通过盆栽耐盐试验证明了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介导法的植物遗传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是一种使外源DNA转移到目的植株的天然系统,通过植物表达载体上DNA的加工与转移将外源DNA转运到植物细胞中。因其具有易操作、低费用、高效率、插入片段确定性好和转基因拷贝数低等独特优点,已经成为转基因策略中的首选方法,在植物的遗传转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采用国家《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西宁地区收获的大豆种子,以不同贮藏时间和不同发芽方式,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对79645大豆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显著,以贮藏7个月的发芽势(79.70%)和发芽率(92.90%)最高,不同发芽方式对大豆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也有影响,其中以纸床(BP)法发芽势(84.5%)和发芽率(90.8%)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秋葵幼胚为试材,筛选较适合幼胚萌发和成苗的培养基,并研究胚龄分别为开花后4 d、6 d、8 d、10 d的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结果表明,秋葵幼胚萌发和成苗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Qz(Ms+0.1 mg/mL BA+1.0 mg/mL GA3)和QG(Ms+0.5mg/mL GA3);开花后8 d的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由此建立秋葵幼胚培养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建立抗真菌病害油菜育种体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含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串联基因双价载体质粒PBLGC的根癌农杆菌侵染甘蓝型油菜(Brasicanapus)带柄子叶和下胚轴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抗真菌病害油菜高效基因转化育种体系.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带柄子叶和下胚轴不定芽诱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卡那霉素(kan)筛选,含6mg/L6-BA的MS培养基中带柄子叶的出苗率及绿苗分化率最高,分别为100%和25%;下胚轴在含1mg/L6-BA和0.1mg/L2,4-D的MS培养基中出芽率及绿苗分化率最高,分别为100%和23%.绿苗在含50mg/Lkan的诱根培养基中培养后移栽于花盆,套袋自交,自交种子所得无菌苗的带下胚轴子叶再经含50mg/Lkan的MS培养基筛选培养,结果小苗全部生根成活,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转入油菜植株中,经诱导不定芽阶段和生根阶段两次kan筛选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的发根农杆菌对黄瓜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由于超声波处理可在外植体上产生许多微小伤口,从而提高农杆菌与外植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农杆菌对外植体的转化频率。用野生型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A4菌株感染黄瓜(Cucumis sativus L.) 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建立了黄瓜的发根遗传转化体系。同时,对超声波处理时间、外植体放置方向、预培养时间、外植体类型、乙酰丁香酮的添加与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外植体在添加0.5mg/L NAA和2mg/L 6-BA的MS培养基上预培养4d,超声波处理2s,共培养3d,在预培养共培养期间子叶上表皮向下可以取得最佳的转化效果,发根诱导率为94.7%。乙酰丁香酮对发根诱导频率影响不明显。冠瘿碱检测表明,发根确定能合成农杆碱。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离提取,电泳回收,PAGE,SDS-PAGE,亲和电泳和抑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我国一年生和多年生野生大豆种子蛋白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进行了初步研究。在45°N来源一的上生野生大豆中得到纯化的胰蛋白酶抑制剂。通过电泳迁移率,分子质量,末端分析和抑制活性等测定,证明中SBTi-A2的Ti^b型。 相似文献
18.
花生大豆种子中SOD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冰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1):75-77
花生、大豆种子中的SOD粗提液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NBT活性染色,结果表明,花生种子有6条SOD同工酶谱带,其中1条为Mn-SOD,其余为Cu,Zn-SOD.大豆种子有8条SOD同工酶谱带,其中3条为Mn-SOD,其余为Cu,Zn-SOD.不同pH值对SOD活性有一定的影响,pH=1.0时,Mn-SOD同工酶谱带消失;pH=12.0时,全部SOD同工酶谱带消失.变性剂DTT、SDS和β-巯基乙醇对SOD同工酶有较大影响,SDS使Mn-SOD谱带丢失,DTT、β-巯基乙醇使全部SOD同工酶谱带消失. 相似文献
19.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后续的大规模基因工程都必将依托于高效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因此植物遗传转化体系越来越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基础.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本文介绍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