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民歌中独具魅力的衬词、衬腔是形成我国民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民歌创作中合理运用衬词衬腔,可以突出民族特色,增强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汉语同素反序词源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素反序词的产生和发展 ,是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内在的发展规律可循的 ,它与汉民族思维特点、汉语构词法、诗歌等韵文叶韵、语言修辞的需要、方言分歧 ,口语与书面语存在着距离、造词过程中偶合等因素有关 ,它不仅涉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领域 ,而且还涉及语言学、汉语史、方言学、修辞学等诸多学科。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中,朝鲜族的民族民间音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词式研究,是研究朝鲜族音乐的基础。其中,对朝鲜族民歌中调式音阶的分类研究,以及对于各种调式音阶在民歌中的表现意义与可能渗透的各类题材与体裁的认识,是深入了解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存在的形式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界面词词式是朝鲜族民歌中的主要词式之一,对界面调调式音阶的了解,也就成为研究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人学视角审视中国古代诗、词对人的本质和情感的认识与表现,从主导倾向看,文人诗歌更重视人的社会性,其思想情感内涵带有伦理化倾向;词更重视人的自然性情,其思想情感内涵带有世俗化倾向。古代诗、词的文体嬗变显示出文学对人的认识和表现的不断深化和由雅到俗、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民歌中独具魅力的衬词、衬腔是形成我国民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民歌创作中合理运用衬词衬腔 ,可以突出民族特色 ,增强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侯洁  袁宝 《科技资讯》2011,(28):231-232
通过对南宋和清朝词人作品的分析,本文重点阐述词在演进过程中与世变的密切关系,说明本来是艳曲小令的歌词是怎样发展成为能够抒发作者博大情怀的古典韵文。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山经》二千多年来备受争论的根源不在于它记载了诸多的神怪,而在于其荒诞与真实相结合的特点.让人难以断定其性质。《山经》这一特点的形成,是因为它的底本为社稷祭词。如果将《山经》文本还原到社稷祭祀的语境之中来理解,一切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山经》的叙事格局以及它大量的韵文痕迹,都充分显示了它是一部来源于社稷韵文祭词的文本。  相似文献   

8.
有宋一代,多有将"词"称作"乐府"的现象.就词与乐府渊源而论,二者本是一脉相承的具备音乐性的韵文作品,因而将词归入乐府无可非议.同时,这种现象也说明有宋一代,词体跻身庙堂,具备了"乐府"的某些功能,但归根结底,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还是宋人词体独立意识觉醒以及"尊体"的需求,继而引发了对乐府系统的再认知和再定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东坡的词体观念出发,说明东坡词具有明显的诗化特点,从本质论上看,东坡以诗心入词,全面展示诗人的个性、气质和精神品格;从创作层面看,东坡以诗笔写词,把诗的题材、功能、意境、表现手法等大量引入词,为词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性作家的代表,她的词如今备受推崇,但在宋元时期,李清照词的传播与接受却经历了从本事时代到停滞后退的发展过程.从词选家、评论家和作家三方面分宋、元两个时期对这一现象进行论述,以此观照李清照词在宋元时期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三声通协即平上去三声通押(含入派三声)是北曲的基本特征,也是词曲分别的关键。现存元散曲曲牌绝大部分用韵是三声通协,仅有的非三声通协数调多本为词调。而现存宋词中三声通押之调历来被视为词者多可以曲牌视之,或近于曲体。三声通协不始于古体诗,《康熙词谱》谈及宋词三声通协往往援引古例、古韵是不恰当的。今存三声通协者最早见于唐五代以民间词为主的敦煌曲子词,此正为后世曲体之源。不过,唐五代传统文人词创作罕用三声通协,依然十分严格地遵守平声押平声、上去声押上去声、入声押入声的用韵传统,这也是宋代包括后代词人所遵循的用韵传统。三声通协用韵宋代文人创作渐显渐多,应看做是受曲体用韵的影响,其形式有大曲、只曲,现存大曲歌词皆属曲体,只曲也多为曲体或近于曲体。从宋人曲体的创作环境来看,宋代产生曲韵之书并不奇怪。  相似文献   

12.
词作为"艳科"、"小道",起源于宴乐,流行于舞榭歌场,以艳情柔媚的风格作为叙事方式,取代了诗歌的统治地位而成为鼎盛一时的文学主流.这样一种文学形式的流行和兴盛,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符号系统对欲望的妥协.在这场语言的集体狂欢中,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游戏在社会角色规则、性别规则以及语言本身的规则之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一朵盛极而糜的奇葩,也为今世之人带来与众不同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3.
宋都汴京发展百余年,富遮繁华。其间各种盛大的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对宋词的内容和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刺激了宋词创作的繁荣兴盛,而宋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汴京的都市文化,使我们今天能更多地了解到提供给词人肥沃艺术土壤的汴京的社会情景。  相似文献   

14.
荆州马山民歌是荆楚古歌遗风的一个典型代表,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在整个湖北民间音乐宝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山民歌的传承,与当地地理、生产、生活、民俗等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建国以来,马山民歌的传承和保护越来越受关注。  相似文献   

15.
仫佬族民歌的分类与民歌本身的内涵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在以往仫佬族民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以“约定俗成”为基本原则,辅以概括性与兼容性操作准则,可将仫佬族民歌划分/统归为“古条”、“随口答”、“口风”三大类。不同类型仫佬民歌各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古条”蕴藏着仫佬族杂糅的历史观念、成熟的伦理观念和朴素的自然观念,“随口答”反映了仫佬族丰富的民俗礼仪和真实的情感思绪,“口风”折射了仫佬族鲜明的褒贬观念和积极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6.
世居于湘黔桂的侗族是以歌代言的民族.长期以来侗人通过歌唱不断展示着自己的思想,以表演的方式完成着与外界的沟通交流.随着市场经济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大,特别是近期民俗旅游热的兴起.空前扩大了侗族民歌文化的传承范围和影响力,引发了侗歌文化功能的全面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侗歌文化传统的自足延续性,影响着侗歌文化的传承轨迹.  相似文献   

17.
伊通于先秦时期便有满族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并流传着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满族传统民歌。近年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该地区的族民们又重新拾起昔日曾被冷落的本族群民歌,并于村头巷尾传唱。从民歌的旋律特征与唱词内容来看,这与伊通满族固有的民俗文化有着水乳交融的联系。本文以此为视角,探究满族民俗文化的深层意涵。  相似文献   

18.
深圳前身宝安县(新安县)原有四个民系杂处:客家、广府、福佬及疍家人,其中客家人居多。深圳民间歌谣种类繁多,有客家山歌、粤语山歌、咸水歌、渔歌等等,而以客家山歌最为丰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传承发展好客家山歌,要做到"抢救原生态,精品留后代;创新原生态,吸引新一代",同时关注如下几个要素:政府提供平台;发展创意产业;文化精英介入;扶持民间新人;建立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汉乐府 ,原指汉代的音乐官府 ,它的作用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本文所论及的是乐府诗的思想性及其影响 ,班固在《汉书》中对这些民歌的评价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汉乐府诗这种“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实际上是对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诗经》中“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精神的继承 ,对后代诗歌也有其更具体、更直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寨县莲花山民间歌谣资源丰富,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和较为落后的经济条件客观上又较好地保存了这些民间歌谣,为我们调查研究皖西大别山民间歌谣提供了难得的典型个案。在对莲花山民间歌谣进行了长期的调查、记录、整理和研究基础上,将莲花山苦情歌谣、红色歌谣、爱情歌谣、结婚喜曲子和儿童歌谣的调查研究情况呈献于读者诸君,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