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知,在一个自然体系中,各组元之间是秩序井然的。作者认为,在不同的自然体系之间有着许多可类比的相似秩序和规律。本文首先阐述其中的5条。 1.一个自然体系有一组“始祖事物”同一自然体系的各组元总源于同样的一组事物。例如,如果元素体系的各组元即各元素,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所构成,那未,质子、中子和电子便是元素体系的“始祖事物”。烃体系的  相似文献   

2.
陈竹年 《自然杂志》1998,20(2):71-73
本文介绍了利用量子现象来复现计量单位,建立计量标准,使之由实物标准向自然标准过渡,这是现代计量学的重要发展趋势;指出基本物理常数的准确测定,在量子计量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对自然单位制的探索,意外地揭示出物质世界有更深刻的内在规律;最后展望了量子计量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徐光宪 《科学通报》1957,2(9):281-281
R.K.Cannan 和 A.Kibrick 曾经用 pH 法测定了某些一元和二元羧酸的电离常数及其与二价金属离子的络合常数。他们在计算这些常数时假定钠或钾离子和羧酸根并不生成络离子,这一假定通常是被大家所接受的。但由于作者之一与何世煇在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定义的启用意味着千克原器将逐渐被以自然常数为基础的量子基准取代,基于新定义的千克单位复现将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阐述了射线晶体密度法(X-ray crystal density, XRCD),即原子计数法测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晶格常数、同位素、浓缩硅、硅球直径及表面氧化层测量等.探讨了以原子计数法复现质量单位千克的基本技术路线和方案,并就复现方案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将为国际单位制改制之后我国质量量值复现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济德 《科学通报》1979,24(6):253-253
溶液中单核络合物稳定常数与配位数间关系,前人已有所研究,重点多放在logk_n与n呈线性关系的体系。对于logk_n与n不呈线性关系的体系,似未找到较明确的规律性。本文试图研究溶液中单核成络平衡,导出稳定常数的统计表达式并借之研究稳定常数与配位数  相似文献   

6.
清末考据学派与中国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奠宙 《科学》2002,54(2):43-46
看到最近几期<科学>上关于"自然国学"的讨论,觉得其中有不少问题有深入讨论的必要.一般来说,一个学科的建立,总要有一些研究加以支撑.因而不揣冒昧,想在这里谈谈清末考据学派对近代中国科学的影响,特别是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影响.事实上,"人文国学"和"自然国学"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本文就此谈几点激活小学数学课堂的新技法.  相似文献   

8.
hcp结构稀土金属热膨胀的电子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纾民 《科学通报》1989,34(6):415-415
一、引言 在文献[1]中,作者已建立了固体热膨胀的电子理论,并应用到一些轻金属,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试图应用该理论,并结合文献[2]中确定的关于hcp结构稀土金属的位能函数,计算这类金属的线胀系数和Grüneisen常数,并绘制点阵常数与温度的理论相关曲线;导出它们的关系方程。为了进一步检验理论结果,我们还计算了理论线胀系数与熔点的乘积,把它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中,“紊乱学”(Chaos)异军突起,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复杂系统的学者的注意。混沌现象与有序现象之间,出现了一座新的桥梁,这就是新发现的普适常数——菲根鲍姆常数。另一方面,对复杂动态系统的研究与计算机绘图技术结合在一起产生了“非整数维几何学”(Fractals),也与紊乱学有密切联系。本文可以说是这类新学科入门的启发性文章,给出的例子实际上指出了混沌现象是怎样在非线性自耦合条件下(X_(n+1)=f(x_n))出现的。原文载H.O.Peitgen和P.H.Richter著的“The Beauty of Fractals:Images of Complex Dynamical Systems”一书,Springer-Verlag出版。  相似文献   

10.
椭圆偏振技术对电分析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宗卿 《科学通报》1992,37(9):800-800
椭圆法利用椭圆偏振光在固体表面薄膜上反射后偏振状态的改变以测定膜厚和光学常数,早已用于半导体物理、腐蚀与表面学科以及电化学等领域。应用这一技术的困难是需要提出代表真实体系的模型。作者等针对这一困难,曾提出代表真实体系光学参量△和ψ的总变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进入到数学研究领域数学的优美结束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计算机的出现,使数学研究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最近以来,计算机进入到数学研究领域,显示了计算机在这领域中的三种新的用途,并预言了未来的数学家可能会愈来愈多地离不开计算机,从而使数学研究打破从古以来的常规,使研究的方式整个地发生变化。未来的数学将是一幅更为生动、更为变化多采的图景。本文原载美国Science,vol.17,№5、6,1977。作者G.B.Kulata是美国Science杂志科研消息栏的编辑。  相似文献   

12.
吴家睿 《科学》2002,54(2):35-36
科学作为探索自然、认识自我的活动,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方式. 对数学来说,从两千多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到20世纪数学大师希尔伯特,都遵循着相同的模式:一支笔,一张纸,在个人的冥思苦想中寻求自然的奥秘;当然,今天数学家的笔可能已换成了计算机.  相似文献   

13.
EuO的非相对论与相对论非局域密度泛函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剑 《科学通报》1995,40(19):1771-1771
稀土化学研究一直是实验和理论化学家感兴趣的课题.理论计算由于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和相关能校正而变得非常复杂,迄今为止对稀土化合物的精确理论计算还相当少.人们相继发展了多种相对论计算方法,其中相对论膺势法和相对论密度泛函方法是用于含重元素体系精确计算的最有效方法.密度泛函方法已成功地用于计算小分子、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结构常数、解离能、振动频率等性质,但还未用于稀土化合物的精确计算.我们用高精度的高斯数值积分方法和成熟的密度泛函非局域交换-相关势建立了一个非相对论与完全相对论密度泛函高精度计算程序(NR/R-DFT),并用Ziegler的广义过渡态法使总能量计算精度达到8位有效数字,满足一般量子化学计算的要求.本文报道EuO的理论势能曲线和由此得到的分子常数,并讨论相对论效应对分子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数学科学、高新科技与 国家富强 1.对数学的新认识之一“国家的繁荣富强,关键在于高新的科技和高效率的经济管理。”这是当代有识之士的一个共同见解,也已为各发达国家的历史所证实。“高新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句话把数学对高新技术的作用,从而对国富民强的作用,清楚地表达出来。人们在许多现代化的设计和控制中,从  相似文献   

15.
经典分类学的时代契合——纪念林奈诞辰300周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家庆 《科学》2007,59(5):49-52
自1735年《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一书出版始,自然科学有了经典的分类学。该书作者林奈(C.von Linné)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法则。《自然系统》的内容涉及植物、动物、矿物,历经270多年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6.
介观体系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赖珍荃  周斌 《自然杂志》1998,20(5):259-263
介观概念和介观体系的提出,填补了宏观体系与微观体系之间的空白,八九十年代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纳米材料学和团簇物理学,是介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当今的凝聚态物理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并已成为凝聚态物理学和材料科学共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纳米材料和团簇研究的发展历史、现状,并展望了它们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智能数学:内容、方法及意义》一文介绍了作者所提出的智能数学的有关内容。这是一门随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产生的新数学分支,可以相信,它的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18.
河图→洛书→易卦→太极图──焦氏“河洛易数学体系”焦蔚芳笔者根据现代数学中的代数学、几何学与数论的理论和方法,完成了对《河图》、《洛书》和《易卦》三大符号体系的初步数学研究,建立了对河图和洛书的数学分析,洛书矩阵学说,洛书数字几何学,及周易宇宙代数学...  相似文献   

19.
(一) 爱因斯坦曾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做出来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尤里塔姆(R.A.Uritam)在爱因斯坦上述见解的启发下指出,西方科学最主要的特征是“把逻辑方法,数学假设与对照实验、系统观察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统一体系去认识自然。许多学者还特别强调理想化、抽象化原理,以及在研究自然时,将事物从‘无关因素’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尤里塔姆根据爱因斯坦的观点,同样认为:“这种‘将事物进行分离’的整个  相似文献   

20.
在今后几十年,我们的栖息地会发生重大变化吗?假如有变化,又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无疑,行星经济地理学将变得更复杂,从而具有更大的经济活力。根据一些科学家的预测,到下世纪中叶,世界气候将变暖,自然条件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M.布迪柯(M.Budyko)在“生物圈开发”研究中的假说得到了科学的支持。作者采用的地质生态学方法是基于作者本人对过去和现在地球生物圈的广泛研究。书中包含许多新数据,并且给出很多独创性的结论,因而,在有关环境问题的世界出版物中,该书占有显著的位置。该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适时性和广泛性。生物圈理论的先驱者是V.凡尔纳茨基(V.Ver-nadsky)。伟大的俄国科学家说过:没有一种力量比生物圈更持久了,生物圈的作用比生物更有活力(此处说的生物是指所有存在的有机物的总和)。消耗太阳能后,生物可变成化学上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做化学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