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野生与栽培云芝中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苯酚硫酸法对野生和栽培云芝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设计正交实验分别用水煮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确定云芝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将脱脂后的云芝利用超声波提取法以质量分数2.0%的碳酸钠溶液做为介质,在90℃浸提二次,每次浸提1h,可使栽培云芝中多糖提取率高达7.74%,野生云芝多糖提取率高达6.04%.栽培云芝中多糖含量明显高于野生云芝.  相似文献   

2.
云芝多糖在NO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中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应用云芝多糖的基础上,用NO诱导居噬细胞凋亡,发现云芝多糖可加强NO诱导的细胞凋亡;通过RT-PCR观察诱导生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云芝多糖能诱导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并可增强γ干扰纱和脂多糖的诱导作用,提示云芝多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防治作用是通过诱导诱生性一氧化氮合酶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皱盖假芝深层发酵液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皱盖假芝深层液体发酵液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皱盖假芝深层液体发酵液粗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温度、时间、酸碱条件对其的影响.确定了皱盖假芝深层液体发酵液粗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为:温度80 ℃,盐酸浓度0.3 mol/L,时间2 h.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云芝产胞外多糖的产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云芝菌丝体产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回归分析,确定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培养时间2.4 d,装液量67.6 mL,初始pH=5.1。利用醇沉淀法和DEAE 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对云芝胞外多糖进行纯化,产品达到电泳纯。紫外扫描和HPLC的分析结果表明,云芝菌株胞外多糖不含多肽,单糖组成至少含有葡萄糖和木糖。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白山云芝子实体多糖,和人工发酵云芝多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得知发酵的云芝多糖在分子量、色素含量、多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牢度等均小于实体云芝多糖,而水溶性则大于子实体云芝多糖。  相似文献   

6.
采用小波包变换(WPT)提取异福片样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特征信息,建立用近红外光谱(NIRS)快速测定异福片中有效成分的新方法。以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测定药用真菌云芝中蛋白含量和多糖含量定量分析模型,采用小波包变换的800—2500nm波段的光谱,在尺度为6时,建立的模型最优。正交小波包多尺度分析对近红外光谱具有较强的去噪和压缩能力,从而使PLS模型更具有代袁性和稳健性,同时也提高了建模效率和模型的预测精度。该方法预测精度能满足云芝蛋白定量和多糖含量分析的要求,且方便快捷,无破坏性,可实现在线检测,对替代原有繁琐的云芝蛋白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芝与灵芝等都是"芝"类中药,本草记载"芝"能"益气,久食轻身延年"。其云芝为多孔菌科真菌,又名千层蘑、多色牛肝菌、红见手等,是最具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而野生云芝品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且混杂的种属也对云芝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加之野生云芝生长周期长,其产量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故现多以人工栽培和液体发酵培养的方法获取云芝菌丝体,进而提取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活性的云芝多糖,以达到提高云芝产量,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该文以提高云芝产量、品质为出发点,就云芝的生长特性、栽培技术及云芝多糖功效应用等方面作以探究。  相似文献   

8.
超微粉碎联合超声法提取红花中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先进的超微粉碎联合超声波辅助提取红花中的多糖,并以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通过对超微粉碎前后红花多糖的提取率的对比研究,确定超微粉碎对多糖提取率具有显著提高作用.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制备工艺为超微粉碎得到200目红花超微粉末,超声提取2 h,提取功率600 W,提取物进一步纯化得到精制红花多糖.  相似文献   

9.
大鼠侧脑室注射云芝糖肽的镇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K+透入法测定大鼠的甩尾阈,观察侧脑室注射云芝糖肽对大鼠甩尾阈的影响并与腹腔注射云芝糖肽的作用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400μg或200μg云芝糖肽都能极显著地提高大鼠的甩尾阈,量效关系显著.侧脑室注射10μg吗啡的镇痛作用显著高于200μg云芝糖肽的作用,但与400μg云芝糖肽的作用相近.腹腔注射100mg/kg云芝糖肽也能极显著地提高大鼠的甩尾阈,但其镇痛作用远较侧脑室注射400μg云芝糖肽和腹腔注射4mg/kg吗啡的作用弱.  相似文献   

10.
云芝多糖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长白山云芝子实体提取云芝多糖,并分成多个组分,各组分的理化性质,抑瘤活性有差异,分子量均在120万以上,结构均为β-1→3,1→6葡聚糖。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用PDA平板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杨木彩绒革益菌(Coriolus versicolor)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上彩绒革盖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7~30℃,最高为40℃,最低为5℃,致死温度为55℃。生长最适pH值为6,最高为pH13,最低为pH4,pH3以下不生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的酸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云芝漆酶分泌的影响。实验表明,淀粉和麸皮是最好的碳源,干酪素和大豆粉是最好的氮源。  相似文献   

13.
采绒革盖菌锰过氧化物酶的诱导及部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采绒革盖菌锰过氧化物酶分泌的影响及锰过氧化物酶的部分特性 ;结果表明 ,淀粉为碳源 ,玉米粉为氮源有利于锰过氧化物酶的分泌 ;在 30℃、110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 ,第 9天达产酶高峰 ,峰值酶活 345 2u/ml;酶作用的最适pH为 4 0 ,最适温度 30℃ ,Mg2 、Mn2 等离子对锰过氧化物酶有激活作用 ,Ag 、Cl- 等离子对酶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14.
白腐菌云芝腐朽杨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透射电镜对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 NFU 008)腐朽杨木的过程和试材的超微形态变化以及云芝降解木材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versicolor NFU008对木质素不仅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而且选择性也较强,它在腐朽早期优先降解纤维胞间层的木质素,并能使纤维达到解离。结果还显示,菌丝在其周围产生的粘液在木材腐朽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了细胞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云芝多糖(CVP)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及产生途径。采用MTT法测定了CVP对HeLa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比例,qRT-PCR检测P53、Bcl-2和Fas基因在细胞处理前后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CVP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作用时间在24 h,48 h和72 h时对细胞抑制的抑制率分别为92%、95%和98%;当CVP浓度达到1.25 mg/L时,作用24 h、48 h和72 h时的IC50值分别为0.2507±0.01 mg/L、0.2720±0.04 mg/L和0.2736±0.03 mg/L;当CVP浓度为0.5 mg/L时,作用24 h和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36% 和63.81%;CVP处理HeLa细胞24 h后,Bcl-2基因的表达被显著下调。研究表明:CVP促进HeLa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Bcl-2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关,推测是通过Bcl-2介导的途径促进细胞凋亡。图4表1参30  相似文献   

16.
用栎金钱菌、茶树菇、云芝、松茸和灵芝等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灌胃衰老模型小鼠, 观察其对小鼠SOD、脂褐素、脾指数和脑指数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作用.结果表明:800 mg/(kg·d)的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能使雄性小鼠血清SOD活性提高78.87%, 肝脂褐素含量减少21.56%,脾指数增加33.33%,脑指数增加21.43%. 这说明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云芝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云芝菌深层发酵滤液经科学配方制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保健饮料。经测定每100ml饮料中含云芝糖818.84mg,粗蛋白503.42mg,游离氨基酸27.07mg。饮料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云芝在PDY培养基中的漆酶活性;漆酶的产酶高峰在第9天出现,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酸碱度为pH4.6,K~ 、(Zn)~(2 )等离子可提高漆酶的活性,而Ag~ 离子则对漆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采自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黄斑马头蝗Erianthus versicolor Brunner-Wattenwyl进行了染色体核型的分析研究,并据以往研究资料讨论了直翅目短角亚目中蚱总科Tetrigoidea、蜢总科Eumastacoidea与蝗总科Acridoidea细胞水平的亲缘关系,为蜢总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染色体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变色沙蜥于2004年7月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地区,成体在夏季有较强的耐饥能力,在提供饮水条件下的耐饥能力为45~52d,平均为48.5d,在不提供饮水条件下的耐饥能力为17-24d左右,平均20.3d。以胃内容物分析法研究其食性,结果显示在夏季的食物主要是蚂蚁,占食物总量的84%,其次是步行虫,占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