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坐标单位为氘氚结团的核素图稳定区的右下部,核素分布存在一个由3列8偶偶核素包围的边长为7核素的三角形.这3列核素是坐标S轴、坐标差K22与S-2H=4,每一列与内部的7核素三角形可组成3个边长为8核素的三角形.再延长3外围列就形成一个3个顶点坐标(4,0),(22,0),(40,18)是放射核素的三角形.这是一个边长为10坐标的大三角形,区内共有稳定偶偶核素28+24种,底边坐标S轴与右边坐标差K22是稳定区的下界与右边界.以原点(0,0),(22,0),(44,22)三点联线构成稳定区的右下外围.  相似文献   

2.
在坐标单位是氘氚结团的正方形核素图中分析了稳定核素区线性7核分布.稳定区的下、中、上区域中各有7列线性7核,这些核素列的分布具有系统性.跨区域的3类参量S-2H,3S-2H,3S-H的核素列各有3列的始点联系在坐标S轴上,这些点在S轴上排列成(10,0),(12,0),…,(26,0)的9个坐标.通过坐标变换可看出下区的系列7核素列随参量逐层分布.  相似文献   

3.
核素分布的3个7×8核素四边形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坐标为S=2Z-N和H=N-Z,单位是氘氚结团的核素图中,研究了稳定区核素分布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稳定核素主要分布在坐标H与3参量坐标S、差K和S+K(=2S-H)上;列上有连续6种以上偶偶核素的,参量S、K和S+K各有12列,且各参量两两对应,组成3个轴对称的7×8核素区;3条轴线在稳定区中部组成一个小三角形,并与稳定区中最大三角形中心区的小三角形联系,形成一个四边形.  相似文献   

4.
在以氘氚结团为坐标的核素图中,说明了核素分布的长核素列之间以核素与的联系,它们构成走向沿着线段K=-2,S34,S36,S38与差K6,K7,K8的迂回折线,还有氘1常数与S-2H=8的2列15核素间坐标变换的一一对应联系.这些长核素列显示出与三阶幻方常数15与8列的双重联系.  相似文献   

5.
稳定核素分布的七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坐标意义是氘氚结团的正方形核素图中,稳定区的开始部分存在偶坐标S18~6的7列连续核素有序分布.坐标变换后,发现在坐标S18右侧与H11下侧的梯形区,是以(2K,2X)为新坐标,由2个7×7稳定核素菱形区组成,两菱形中心的连线4核素1124832Cd64,1185031Sn6818,1245232Te7220,1305432Xe7622,是4个7×7核素分布的中心.在坐标H11右上侧又联系着稳定区坐标差的结束部分,是以核素1024636Pb5610为中点的7种核素对称区.这种稳定区的中部主体、开始区域及结束区域3部分的核素分布都显示出"七"的系统规律性,这个规律隐含着以1,2,4等比的核素分布.  相似文献   

6.
稳定核素排列折线联系的7×7核素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参量S=2Z-N、H=N-Z的正方形核素图中,以坐标变换分析稳定核素分布之间的规律.以坐标S18、24和H5、11组成的折线为主线,在新坐标(2K,2X)系中联系出2个7×7核素区,再作平移,联系出4个7×7核素区域,这6个7×7核素区的中心坐标是(21,5)、(22,5)、(22,6)、(24,8)、(22,5)和(23,5),联系的中心核素是(32,22)、(34,24)、(32,20)、(32,16)、(34,24)和(36,26).  相似文献   

7.
四条核素递变线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昱应 《河南科学》2001,19(3):235-237
在正方形核素图中 ,说明了核素稳定区四类以坐标△H(S) =4,4,2 ,2递变的核素线之间 ,一条的中点是另一条的端点 ,四条线以核素10 0 Ru与2 0 0 Hg与坐标S =2 6联系着。共有 46种核素。  相似文献   

8.
在参量S=2Z-N、H=N-Z的正方形核素图中,以坐标变换分析稳定核素分布之间的规律.以坐标S18、24和H5、11组成的折线为主线,在新坐标(2K,2X)系中联系出2个7×7核素区,再作平移,联系出4个7×7核素区域,这6个7×7核素区的中心坐标是(21,5)、(22,5)、(22,6)、(24,8)、(22,5)和(23,5),联系的中心核素是(32;22)、(34,24)、(32,20)、(32,16)、(34,24)和(36,26).  相似文献   

9.
依坐标H=N-Z分布的稳定核素四边形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坐标为S=2Z-N、H=N-Z核素图中,讨论了坐标参量的物理意义及依坐标H常数列分布的8个稳定核素四边形区.它们分别是在坐标H16~26的一个有6×6种核素的正方形区,坐标H≤16的3个斜平行四边形,坐标H26~44的3个矩形区与最上边的小梯形.这些核素分布包含了稳定区23列偶坐标H列的大部分偶偶核素.最后研究了四边形内部核素个数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氘氚结团为坐标的核素图中,边长11核素的核素分布最大三角形的3顶点为361818Ar180,1365838Ce7820,1967838Pt1184,3边为坐标S38,差K18和参量2S-H=36.最大三角形由4个边长10个坐标单位的小三角形组成,还可由3个6×6核素的菱形组成,3个菱形内部的3个4×4核素组合共有36核素1144830Cd6618,1275232Te7220,1305432Xe7622;中心区有2个最小三角形,其3顶点分别为偶偶核素,奇A核素1195031Sn6919,1255231Te7321,1275332I7421.  相似文献   

11.
核素分类单位区的对称与递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核素分类中,单个核素与一大片核素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均遵守对称与扩张的1,2,4规律.如中子数N36~N38的7核素就是这样一个对称小区,再如以6×8核素区作为一个分布单位区,内含3个递变的6×6核素区,7个这样的单位区递变则形成一个核素分布统一主区域,其中有14个6×6核素区,14个中心排列在差K17与K9,坐标S33与S37四线上,主区域的中心坐标(33,20)是放射核素.核素分类中显示出核素体系的对称性、整体性与数学美.  相似文献   

12.
在参量S=2Z-N、H=N-Z的正方形核素图中,分析说明稳定区左界的以坐标△H=8、△H=8,4、△H=2,4,8的三部分递变.稳定区上区与右侧边界,是从核素坐标(30,30)至上界坐标H44,再至坐标H16,再向下递变至坐标H2的核素225042Cr226的边界,显示出以坐标△H=2,4,8、△H=2,2,4,4,8,8、△H=1,1,2,2,4,4的系统递变.根据各类核素分布以2递变的规律,把稳定范围常数44分解成2的幂数列,综合得到稳定核素分布的新基本规律是:1,2,4,8,16,8,4,2,1.核素图中坐标的物理意义是,氘氚结团是能发现新规律的原因,因为它自动地包含了核内质子与中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原子核幻数与群子结构之间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核的幻数已被大量实验所证明是一系列的正整数,如有2.8,2.0,2.8,5.0,8.2,12.6等,但从理论上推导这些整数的存在并不是轻易的事情。为此,曾提出过单粒子壳层模型,进一步发展成为自旋轨道耦合模型,成功地推导出上述所有幻数系列并预测了各种核素的自旋角动量。大量的实验也表明实测的核素的自旋角动量与理论预测值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倾向于原子核的集团运动的看法,始终未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文中运用作者创立的第四统计力学———JRG群子统计理论的观点,提出了原子核内存在亚结构———核群子的观点,用k、l、n、m等群子参数标定每一个核素,并与幻数比较,凡是具有幻数的核素具有简单的核群子结构,有较明显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在氘氚结团核素图中,说明了差K=S-H与加J=S+K两变量确定的11个6×6核素区分布情况,这类核素分布区可组成10个线性3个6×6核素区域,再组成8个并列3区域.最少可用3个并列3区域递变包含这11个6×6核素区域.这3个组合区域以坐标H17,H19与S32,S34联系.这类核素分布的3区域的中心核素是113483cd1765,1185032Sn6818,12653331720.确定3区域的变量数值进入13~19.这类区域的外围由变量H0,K22,J56,S44,Z80,K4,J36围成.区域变量数值之间显示出漂亮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16Cd(^27Al,4n)与在束γ谱的实验技术,对A=130-140核区的奇A核139Pm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根据γ-γ符合关系、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度的测量结果,扩展并更新了^139Pm的能级纲图.实验观测到基于πh11/2和πg7/2 [πh11/2]^2(或者πd5/2 [πh11/2]^2)组态的转动带,利用已有的理论计算结果对这些转动带进行了解释.同时还观测到三个具有很强M1跃迁、旋称劈裂很小的△I=1的带.通过简单分析和系统学比较,指认了它们的组态,发现它们具备磁转动带的特性,很可能是磁转动带.  相似文献   

16.
核素分类是核素体系基本性质规律的统一.当以氘氚结团数分析天然有丰度核素分布时,在正方形核素图中得到支持核素体系新规律是1,2,4,8,16,8,4,2,1存在的证据.具体说明了Z<38核素的三类1,2,4特点:偶S18~6连续核素列的1,2,4分布;Z20~8偶偶核素的1,2,4分布;坐标轴S≤16下界的偶4,奇4,2,1分布.偶Z36~24区域,其上、下界及中心区各有七核素,各以Z30核素703020Zn4010,673026Zn344,673023Zn377为中点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