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川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具有发展蔬菜生产的气候和区位优势,筛选金川优势蔬菜品种,狠抓蔬菜标准化生产和营销,将金川县建设成青藏高原东缘的优势蔬菜基地,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联合国制定的《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的有关要求,结合金川县县情及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对金川县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紧迫性和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金川县草地资源及畜牧业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剖析阻碍金川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加强对草地资源保护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和促进高寒草地生态平衡良性发展,保证可持续利用资源,是实现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政策、人才等倾斜。本文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关于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方面颁发的有关技术规程,对金川县竹厂沟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进行了科技考察和科学分类,并结合金川县的实际情况,对竹厂沟保护区进行了发展规划,为竹厂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施工、保护管理、多种经营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为金川县生态特色农产品金川雪梨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为金川雪梨飞出深山峡谷,走向现代化农业、拓展营销平台带来无限生机。通过实地调查金川雪梨历史背景,产业发展现状,产品流通现状中传统销售与农业电子商务销售情况,对金川雪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国内梨产业比较,阐述了应用“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壮大金川雪梨产业的对策,提出金川雪梨电商开发的主要模式、主要措施,以期为金川雪梨产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在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指导下,逐步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毛主席语录,引自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人民日报》。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基础。毛主席语录,引自一九七五年十月十六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所占比例仍然较大,农业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业现代化是县域现代化的核心。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保障资源配置、加大投入、促进产业化以及强化农业市场导向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保障机制,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农业信息化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动力和支柱。农业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三农问题、数字鸿沟和信息不对称三个方面论述了用信息化改造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在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指导下,逐步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形势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种植业布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命题,在理论界的反应,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农业的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种意见认为农业问题已基本解决,基础作用在逐步消失,第三种意见认为目前农业不再具备生产力优势,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民经济的基础应为工业。理论界的困扰,农业战略地位的沉浮不定,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左右摇摆,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出现时进时滞局面,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本文中,作者就农业基础地位问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赵文军 《科技信息》2007,(12):221-221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需要冷静思考的是,不能单纯搞效益型农业,必须抓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只有两者结合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必将随同整个国民经济一道走向信息化。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对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本身的特点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我国农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本文主要阐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作用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重大。随着国家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步下降,但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上反而会变得更加重要。现代社会,金融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主要研究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周恩来生前十分重视我国的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如:农业是一切国民经济的基础;抓紧粮食、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等等。这些思想在面临新世纪、新挑战的对推进我国的农业发展和整个现代化副业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农业市场化的必然性尚红印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农业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农业不仅要为十多亿人口提供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而且要为二、三产业提供主要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加...  相似文献   

18.
农业也是生产能源的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论断,已经被普遍接受。但是,在具体操作时,农业又常常被忽视,以致农业的发展经常出现徘徊局面。从国家统计局1994年2月28日发布的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看出其中的苗头,说明农业这个基础并不...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农业问题的理性思考包括农业在我国所处地位浓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提、任务和方向。毛泽东认为农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国的工业化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围绕发展农业,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例如:按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科技推广,实现农村工业化,增加农村和农民收入,使农民脱贫致富等等。这些真知灼见,对于我国今天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缺水量将会更大,世界水资源的日趋紧缺,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是今后家业发展的总趋势.因此,发展农业需从节水灌溉入手,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灌、喷灌和微灌等节水技术,是缓解该县的术资源供需矛盾,确保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