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IT企业运营系统的设备预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设备需求预测的鉴定标准,给出一套运营系统设备需求预测模型.实施效果表明,预测模型有较高的设备需求预测精确度和系统载荷预测精确度,达到了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合理的研究思路,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形态的特点,解析岳阳市城市发展和道路交通现状,基于对城区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的研究分析,预测岳阳市城区人口和经济发展,并在交通运输的需求预测基础上匡算轨道网络合理规模,规划岳阳城区轨道交通系统的布局,提出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徐普 《科技资讯》2023,(9):252-256
需求预测应用实施依然是按照跨行业标准数据挖掘流程开展,其不仅需要有对业务的洞察与业务数据的理解,也需要熟悉需求预测理论与工程应用,从而实现需求预测驱动业务规划与高效运营的作用。虽然需求预测在各行业中实际应用千差万别,但其中基本的应用步骤与实践理论大体一致。电力需求预测以其应用场景多、价值高,是需求预测研究应用的典型代表。该文通过研究需求预测理论及其在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方法,梳理了需求预测中的关键步骤与常用方法,提供了需求预测在各行业中应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趋于高速发展,客流量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重要考量因素.为探究轨道交通客运量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因素,探讨各影响因素与客流相关性;结合轨道交通发展规模,运用Matlab软件对客流量进行灰色预测,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度排序为:运营车辆数>运营线路数>运营公里数...  相似文献   

5.
车载弓网监测是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轨道交通有着广泛的应用。结合大数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车载弓网监测系统。系统架构由数据收集层、大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组成。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了数据分析、状态监测、故障报表、趋势预测等核心功能,实现了车载弓网的动态监测。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轨道交通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赵志敏 《科技资讯》2013,(22):223-224
换乘站客流研究是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分析预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流转移的换乘站客流分析方法。文章主要对比轨道交通信息运营前后两个阶段,获得换乘站准确的客流变化情况,为下一步进行客流预测建模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研究是灾后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系统了解应急物资需求预测的研究现状,查阅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对目前应急物资需求预测研究中常用的案例推理法、神经网络法和灰色系统预测法进行了讨论分析,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分析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重点方向。结果表明,应急物资需求预测在多元化、准确性、智能化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对灾后救援有着更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对于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未来的研究及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共线运营方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析了连通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线路结构、技术设备特点和运输组织特点 .以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为背景 ,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的线路结构 .在既有客流预测数据基础上 ,利用O D矩阵推算方法 ,分析了环线网络的客流特点 .提出了可能的共线运营方案 ,并分析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轨道交通在居民出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益和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客流精准预测受到运营管理者和研究者的日益重视。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SSA-LSTM组合模型。本文以杭州地铁一号线客流量数据为例,在选取轨道交通客流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建立的SSA-LSTM模型对相关站点进行短时客流预测,并与LSTM模型、遗传算法(GA)优化的LSTM模型(GA-LSTM)以及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的LSTM模型(PSO-LSTM)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前述参照模型,SSA-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升了19.1%、9.7%和2.4%,并在均方根误差指标方面有更优异的表现。SSA-LSTM组合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协助运营管理者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效益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客流强度是表征轨道交通线路所承担交通负荷的重要指标,是确定轨道交通线网功能、交通制式、建设时机和运营组织的关键因素。在对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运输能力、发车间隔、服务水平、客流变化规律及旅客出行距离与时间目标等因素,按照运营初期和远期两个阶段,采用"服务水平极限法"探讨了现代有轨电车合理的客流负荷强度范围,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研究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精度较低的状况,分析了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因素和成长规律,为中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判断提供依据.分析了轨道交通沿线用地、交通衔接、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以及票价政策变化对客流的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并对国内外一些典型线路和全网的客流增长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在初期有个缓慢的发育过程,增长较缓慢,其中第1条轨道交通线的客流培育期将更长,在经历发育期之后,客运量会加速增长;轨道交通网络化效应明显,相交的新线路投入运营,会使原有线路客流迅速增长,并且使得新线路的客流起点比较高;全网客运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客运强度则会出现短暂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胶州市交通需求预测为例,介绍了TRANSCAD在城市交通需求预测中的运用,在交通需求预测中简述了交通需求预测的建模过程,对于模型选择等关键问题,尤其对交通需求预测中的交通产生和分配两步骤的模型进行了较详细说明。通过胶州城区交通量预测的实例表明,TRANSCAD是一种良好的交通量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试运营期限的临近,根据其线路特点、沿线客流预测及客流特征分析结果,对其运营初期列车交路方案及列车的周转时间进行研究,为1号线运营初期运输组织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数据复杂且可变性较大、预测方法环境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首先,分析区域物流需求预测影响因素,并建立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其次,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预测网络中的可变参数,并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BP神经网络多元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有效度。  相似文献   

15.
以TransCAD软件与Vissim软件为技术支撑,对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的可行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应用TransCAD软件中的回归分析模型、Logit模型与Vissim软件中的仿真与评价模块来解决政府部门在决策时遇到的:(1)出行者对快速公交系统的交通需求预测;(2)其运营对其他出行方式的影响预测。同时能够得出快速公交系统的最佳的设计方案。最后,以参数计算为例演示了可行性分析与最佳方案得出的流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践教学中缺乏实验设备,学生缺少直观认知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地铁AFC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OD客流预测实验教学系统。系统分为数据准备、客流预测、结果评价三个模块,采用数据隔离方式解耦客流预测中的三个阶段,使用B/S架构实现了多用户同时访问和实验。该教学系统为轨道交通专业学生进行客流预测实践提供了平台,已在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实践课程中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建设时期,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建设及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大都市轨道交通在规划、建设、运营方面的轨道交通方式、客流出行换乘方便、整合既有各种资源、交通带动城市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应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完善轨道交通规划、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化原则,以及利用国有铁路资源实现轨道交通换乘与衔接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数据具有突发性强等特点,设计了专门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的数据仓库系统.详述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关键指标;进行了联机分析处理,给出了NML客流预测模型,采用了Logit模型对收入进行了预测分析.该项目已应用于深圳地铁交通运营企业中,为优化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营组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多元可变参数需求预测模型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区域物流需求预测目标单一、预测数据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多元可变参数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在分析区域物流需求预测影响因素,并建立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粗糙集理论对预测指标进行预处理,建立多输入多输出小波网络(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wavelet network,MMWNN)多元预测模型,采用迭代梯度下降法和逐步检验法确定预测网络中的可变参数.利用粗糙集约简后的评价指标来实现对多元区域物流需求的预测,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有效度.  相似文献   

20.
<正>1月15日,福建省首个联合外国高校成立的轨道交通研究机构——"厦门理工-纽卡斯尔大学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两校将以此中心为平台,共同申报合作项目,开展师生互访、合作办学,培养轨道运营管理、调度、规划方面人才.中心将立足厦门,面向中国(海西),研讨在厦门建立一个中国领先、国际知名的轨道交通研究及教育机构,以"政产学研用"合作方式致力于中国与欧盟之间轨道交通的合作研究、技术攻关、转化和人才培养,为中国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及人才支撑,促进中国与欧盟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深入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