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个红细胞的警示;专家诊断周恩来患"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我到西花厅工作的第二年起,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年代。周恩来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肩扛着行将倾倒的大厦。长年的超负荷工作与抵挡明枪暗  相似文献   

2.
钱学森回国受阻震惊新中国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  相似文献   

3.
无以取代     
我以为做人做事的最佳状态莫过于"无以取代".这个无以取代既可以是大范围内的,像孔明之于刘备之于诸侯割据,周恩来之于毛泽东之于新中国;这个无以取代也可以是小圈子里的,像你之于赏识你的老板之于你工作的环境之于你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此时日本侵略军已长驱入晋.当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彭德怀等人先行入晋,与统治山西的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协商联合抗日的有关问题后,阎锡山迫切希望倚重八路军抵抗日军的锋芒.双方迅速达成了由八路军运用运动战和游击战在敌后打击日军、配合晋绥军友军的协议.  相似文献   

5.
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再次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会后,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受命主持国务院和党中央日常工作。他一上台,就对各方面工作实行大刀阔斧的整顿。邓小平的整顿工作在同“四人帮”的斗争中艰苦地进行着。他先是整顿铁路运输然后又整顿钢铁生产,都收到明显成效。在继续开展经济领域整顿的同时,他又部署了科技领域的整顿。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邓小平一直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认为科学技术上不去,四化建设就是一句空…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7,(18):25-27
宝应县地处江苏省中部,隶属名扬海内外的扬州市,与周恩来故乡淮安毗邻,京杭运河穿邑而过,风光宜人,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1,(7):5-6
2011年3月2日21时18分,著名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九三学社杰出领导人,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吴阶平医生离开人世,享年94岁。有人称他是“中国医学界第一位的人物”.而他的个人经历一直为海内外传媒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1971年夏,在中美关系解冻之际,杨振宁首次回到中国大陆探望亲友,与中国科学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会见。返回美国之后,他向朋友们和美国社会介绍自己所看到的中国,尤其是中国科技界。次年,杨振宁再次访问中国大陆,与中国科学家交流,并就科技管理和人才培养问题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建议。1973年夏,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会见了第4次访华的杨振宁,同他讨论了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杨振宁访华与中美关系转暖颇为合拍,在美国学界起到了示范作用,对中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詹华 《科学大观园》2010,(17):59-59
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子,从小。他的成绩一直都排在班上前几名。那个时候,他最喜欢听周恩来的故事,于是。他便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外交家。老师说,想成为外交家,首先得考上大学,于是他对自己的规划便是能上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0.
当今,"数字化"已风靡全球.很多产品和技术都以冠上"数字"二字为新潮.在通信领域也不例外.100多年来,人类的通信经历了由数字--模拟--数字这样一个历程.这是哲学上"否定之否定"原理在通信发展史上的印证.不过应该指出,这后一个"数字",即20世纪后期出现在通信领域的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一次伟大变革.说它是一场"革命"也并不过分,因为它预示着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为了人"和"以人为本"的命题是传统人道主义的命题,它不能解决我们的时代提出来的新问题.我们的时代需要一种新人道主义.它提出来的问题是"人应当是什么"的问题,这正是发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新人道主义实现了从"个人本位"到"类本位"、从"绝对主体意识"到"有限主体意识"、从"享乐意识"到"生存意识"、从"现世主义意识"到"未来意识"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人工奇迹”的“816工程”的全名为“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坐落在重庆涪陵区白涛镇的深山里,是1966年9月周恩来自批准修建的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因为当时是一项隐秘的工程,所以只有编号。说是工厂,其实是一个山洞。当年没有现在的先进科技和设备,只能靠解放军战士进行人工挖掘。  相似文献   

13.
1957年秋,主持"中央研究院"达18年之久的朱家骅执意请辞.1957年11月4日,蒋介石以"总统"身份发布命令:"代理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呈请辞职,应予照准.此令.特任胡适为中央研究院院长.此令."1958年4月10日上午9时,"中研院"新任院长就职典礼在"中研院"考古馆楼上举行,胡适正式接受了"中央研究院"院长职务.  相似文献   

14.
关于岁差,古代中国和西方天文学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天文学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认为是黄道沿赤道的西滑导致了冬至点的西退,从而致使"天周"与"岁周"不同.中国传统天文学中,岁差只是一个历法概念.而古代西方天文学则继承了古希腊传统,将岁差解释为"恒星东移"的结果.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引入与中国传统岁差理论截然不同的"恒星东移"之论.当时恰逢"中西历争",为争夺钦天监控制权,奉教天文学家和保守士人之间曾发生激烈争斗,而由西方传入的"恒星东移"之论曾卷入这场争论当中.文章试图以"中西历争"为线索讨论当时不同背景中的士人或历算家关于此论的争议与解释.通过考察发现:"中西历争"之中,奉教天文学家藉此论宣扬西法之优越,保守士人则将其作为抨击奉教天文学家的主要着力点之一.而当时一些志在"会通中西"的历算学者对此却持一个较宽容的态度.在"西学中源"说这一背景之下,梅文鼎等又通过历算史重构的方式将"恒星东移"之论纳入到传统的"天自为天、岁自为岁"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散谈     
"创新"成为中国媒体的热门词,已经有好些日子了.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之后,"创新"两个字更加炙手可热.可是,很多人是按照中文字面来理解"创新"的,这种理解,与国际学术界正在讨论的"创新"基本上不搭界.例如,把新颖的认识和思路称为"观念创新".那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观念创新"这个命名本身也算是一种"创新"了.既然创新这个概念是国外传过来的,我们就应该密切关注国际上对"创新"的认识,这样才能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6.
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逻辑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是地理环境特别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有"实证"与"理解"二个互补的研究途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应在"本体论"意义的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于"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以自组织方法论为指导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应主要着重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条件、基本动力、基本途径、基本结构和复杂图景等方面.整体性不仅是地理环境的基本性质之一,而且也(应该)是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于"创新"一词的接受是有一个过程的.从熊彼特发明"创新"这一词汇到80年代我国引进并加以研究"创新"概念,中间间隔了几十年的时间.在提出"技术创新"的初期,它主要指通常意义上的技术发现和发明.  相似文献   

18.
纳米,这一名词人们并不陌生,它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纳米手机"、"纳米洗衣机"、"纳米涂料"、"纳米羊绒衫"、"纳米领带",林林总总.但是"纳米"究竟是什么东西,仍给普通老百姓一个不可知的世界.据权威人说,迄今为止,只有抗玷污纺织品、新鲜食品外包装等采用纳米技术的产品进入了市场.科学家预计,纳米技术产品最终将成为全球市场的主宰.纳米技术将成为无处不在的技术,为此我们对"纳米"应有简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应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术语. 学术界向来"朝前看"而不是"朝后看","约定成俗"的理由很难站住脚.暂且不谈国际交流,只是国内就会遇到不少问题.例如:  相似文献   

20.
当初为什么把这种总线定名为firewire,没有查到根据.但把它译成"火线",这种"字对字"的译法,实在是欠考虑. 中文"火线"指的是交流电力系统中单相电源中有电的那根线.多年来已约定俗成,表义也准确.相应的英文是live wire或power line.也就是说,firewire在英文中并没有"火线"的含意,也不会造成意义的混淆.而在中文中由于误译,引起了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