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的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是爆发在山区小流域内的特殊地质灾害,流域地貌条件制约着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影响着泥石流的发生和规模,因此,可以根据流域地貌的发育阶段判断泥石流的危险性。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理论是Strahler面积-高程分析法与信息熵原理的有机结合,是计算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定量方法。探讨了利用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理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并选取辽宁省岫岩县哈达碑镇的21条流域作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地貌系统信息熵值来判断泥石流的发育程度,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的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泥石流是爆发在山区小流域内的特殊地质灾害,流域地貌条件制约着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影响着泥石流的发生和规模,因此,可以根据流域地貌的发育阶段判断泥石流的危险性。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理论是Strahler面积-高程分析法与信息熵原理的有机结合,是计算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定量方法。作者探讨了利用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理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并选取辽宁省岫岩县哈达碑镇的21条流域作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地貌系统信息熵值来判断泥石流的发育程度,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以粤西高州马贵河流域为靶区,通过地貌信息熵法分析了流域地貌发育演化阶段和泥石流沟谷危险性;提出了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的概念,并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松散物质分布,探讨了泥石流沟谷的物源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将地貌信息熵值和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进行耦合,开展地形和物源复合作用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貌信息熵值的变化范围为0.139 8~0.878 7;沟谷地貌演化从幼年期至老年期均有分布,59.07%的研究区面积处于幼年期-壮年期,泥石流沟谷比较活跃、危险性大;单元物质响应率的变化范围为0~0.171 6,54.60%的沟谷对物源较敏感;基于地貌信息熵值和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耦合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42.79%的泥石流沟谷处于中等及以上危险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较大。对比分析发现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评价结果合理,优于上述两种方法单独评价的结果。该成果可以为马贵河流域防灾减灾、经济建设布局等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了韩城矿区的三个流域——白矾河、寺庄河及清水河,分别代表矿区的北部、中部及南部,在用斯特拉勒积分研究矿区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基础上,根据熵理论,分别研究了这三个流域地貌系统信息熵,进而进行了矿区区域稳定性评价。结论是现今矿区地貌发育处于壮年期、矿区区域稳定性东北部比西南部差。  相似文献   

5.
以粤西高州马贵镇为研究靶区,通过地貌信息熵法分析流域地貌发育演化阶段和泥石流沟谷危险性;提出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的概念,并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松散物源分布,探讨泥石流沟谷的物源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将地貌信息熵值和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进行耦合,开展地形和物源复合作用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子流域地貌信息熵值的变化范围为0.1398~0.8787,沟谷地貌演化从幼年期至老年期均有分布,60.57%的研究区面积处于幼年期—壮年期,泥石流沟谷比较活跃、危险性大;研究区子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变化范围为0~0.1716,53.46%的沟谷流域对物源较敏感,面积约为85.667 km2;基于地貌信息熵值和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耦合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43.87%的泥石流沟谷处于中等及以上危险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较大。对比分析发现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评价结果合理,优于上述两种方法单独评价的结果。该成果可以为马贵河流域泥石流危险区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取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腹部陕北黄土高原,面积高程积分常常用来判定侵蚀地貌区域地貌发育阶段,面积高程积分作为揭示流域活动性重要指标之一,在流域地貌发育宏观定量研究中起重要作用。根据Davis侵蚀循环学说,把流域地貌发育划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流域地貌演化越长侵蚀越严重,面积高程曲线也从最初的凸形到S形直至最后的凹形,面积高程积分值也从0.6到0.35.文章在回顾了地貌发育历史和地貌发育定量研究基础上,利用面积高程积分去定量化描述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地貌发育阶段,并且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并加以验证。根据不同阶段对地貌发育的判定,结合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尝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判定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结合地貌学,地理学,以ARCGIS和EXCEL作为技术平台,对流域地貌发育加以分析并且提出改进方法。利用面积高程积分可以很明确的确定流域地貌属于地貌发育青年期,侵蚀比较严重,利用体积高程积分替代面积高程积分,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面积高程积分在研究地貌发育定量研究中,虽比较准确,但是体积高程积分具有形象直观,计算快速,计算结果和实际比较符合等优点,不失为研究地貌发育阶段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陕北黄土地貌正负地形坡度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沟沿线为分界线的黄土正负地形,是黄土地貌的基本特征,其中正负地形的坡面特征差异在黄土高原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本文以5m分辨率DEM为基本信息源,以自动提取的陕北黄土高原正负地形为依据,通过坡谱对比分析,研究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正负地形的地面坡度组合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其正负地形在所提取的坡谱曲线、坡谱偏度、平均坡度差、坡谱信息熵等一系列指标上有显著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的空间分异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面的破碎程度与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流域地貌发育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引起地貌灾害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在流域中不同的区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地貌灾害形式及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贵州中南部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中南部是我国亚热带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区。不同时代的各类碳酸盐岩广布,且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发育齐全,对研究喀斯特地貌形态及其发育过程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貌发育过程研究,结合地貌趋势面分析,对研究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及其特征,以及喀斯特地貌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强烈改变了通口河治城段流域的地貌,其发育特征与成因要素密切关联.基于高分辨率DEM,提取通口河治城段流域基本要素,定量计算该区域的地形因子、河网等地貌参数,并结合构造活动及气候条件分析该流域的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地貌演化过程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区北西段发育"无根密集"断层附近地区,构造作用强烈,山体快速隆升,且在河流两侧将形成陡峭的河谷地形;2)研究区南东段(北川断裂上盘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同样处于抬升状态,地貌将缓慢向高陡发育,河流的下切作用也使得河流两侧地形变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熊岳地区地貌类型及成因的分析研究,着重阐述该地区地貌发育的自然环境和地质基础,进而根据成因和地貌特征将该地区的地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旨在为熊岳地区地貌类型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风沙环境与沙漠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考察和遥感判读的基础上,本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风沙地貌发育的自然地理条件,探讨了区域风沙地貌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以及风沙活动特征与沙丘移动规律、风沙地貌的发育与演变过程。本区主要发育新月形沙丘及复合新月形沙丘链、复合型纵向沙垄、鱼鳞状沙丘群,沙丘的形态组合与分布规律、发育过程和运动状态受区域风向变化和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研究区风沙主要来源于各大河流搬运的沉积物,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由风力吹扬、搬运再堆积“就地起沙”形成现代风沙地貌。综合分析各种地质记录表明,本区域沙漠是中更新世以来形成的,历史时期土地沙漠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非线性科学中的分形维方法和信息熵方法及其用于房颤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计算了未房颤时P波的及房颤时f波的格子维和信息熵,特别是,比较了未房颤时和发生房颤时的相关计算结果的显著差别,从而很容易判断是否发生了房颤。  相似文献   

14.
白虎麻塘洞穴分布特征与地貌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地貌特征在大尺度上突出显现,而一些特征在小尺度上表现更为明显。洞穴的发育基于大尺度的地质地貌环境,又与小区域地质地貌发育互相影响。为了揭示小尺度内洞穴与地质地貌的关系,在毕节撒拉溪对白虎麻塘(洼地)附近的洞穴进行了探测,通过实地的探测分析,结合当地地质特征、地貌环境的特殊性,得出洼地附近的洞穴系统具有海拔分层、环形分布、水平发育与垂直发育交错等几个特征。洞穴分布特征一方面基于地质、水文基础,一方面体现与地貌发育的关系,当地地貌发育经过了3~4个主要时期,不同时期发育相关特征的洞穴系统,残留洞穴记录其重要发育特征和过程。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相关地区的地貌发育与洞穴的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地貌教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阐明地貌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充分认识地貌发育的科学规律,突出人类活动是地貌发育过程的第三营力,开展防灾减灾意识的环境教育,这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地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蓝田县小寨乡牛心峪河是岱峪河的一条完整支流,位于秦岭北坡.牛心峪河流域地貌发育过程较为典型,研究其地貌类型及演化过程,可为秦岭北坡地貌发育提供一个例证.本文除研究了河流水系、地貌类型外,主要提出了早更新世雪水和泥石流、水石流沉积以及牛心峪河的新生问题,然后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陕南山区滑坡发育特征与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分析研究历史文献,遥感信息和实地考究资料的基础上,对陕南地区滑坡发育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了岩性与构造,地貌条件,植被因子,气候因素及人类活动对滑坡发育敏感性的影响;提出了防御滑坡发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西南纵向岭谷地貌区北部的三江并流区是我国高山深谷发育的典型区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独龙江自北向南奔流,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以峡谷为主的河谷地貌。其河谷地貌的主要特征有:突出的纵向岭谷地貌,构成了少有的三江并流奇观;地貌相对高差大,河谷深切;河谷地貌形成演化发育明显受地质构造控制;流域范围内地貌类型和地貌组合多样化特征突出;地质地貌环境具有较强烈的生态脆弱性;河谷支流水源多发源于高山湖泊,两岸支流河谷分布不均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江并流”河谷地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柳江盆地及其相关构造地貌的分析,阐明了控制其发育形成的内营力作用状况。  相似文献   

20.
生物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控制着地貌的发育,但空间尺度不同,生物影响地貌的作用是不相同的。由于生物存在的时空条件的差异性和生命活动形式的我样性,生物可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地貌发育,这些方式可以分为个体影响和群落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破坏影响和建设影响以及主动影响和被动影响,这些不同的方式代表着生物影响地貌发育的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