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程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Ⅲ工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工程地质环境是指人类从事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它包括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和适应性两方面,二者共同表现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系统的协调稳定性。是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环境是岩石圈表层,是生物圈的矿物质基础,由岩、土、水、气、地区地质结构、地质作用等要素组成,是一个动的系统。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地质环境自然平衡常遭破坏,产生人为的地质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治动。人类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他对大气圈、水圈的影响,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应是保护人类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为研究人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地球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科学——环境地质学,它与矿严地质学并驾齐驱。在环境地质学中工程地质学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工程地质学已发展成为环境工程地质学我国大城市的地面沉降、矿区的地面塌陷、水库诱发地震和边岸再造、滑坡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十分严重。我国工程地质学必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为规划人类的工程、经济治动、布局生产力,以及国土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干扰能力的加强,更要注意从资源环境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等系统的高层次结构人手,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区域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规划,选择与之匹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把握开发利用程度,寻求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发展途径,强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实现人——地——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是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生存与健康。然而在进行公路建设中工程开工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各个阶段对沿线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相似文献   

6.
浅析建筑设计及室外管道给排水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相似文献   

8.
赖兴兰  梁京阁 《科技资讯》2009,(28):117-117
根据以往地质资料和实地调查访问,结合本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和 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通过对该建设场地地质灾害现状和预测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回顾了29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总体概况,综述了大会主题:地球起源、资源、环境和人类生存。对国际地质研究计划的成就和进展及多学科专题作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引起了各国政府、科学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使人类为了共有一个地球和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对付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以保证人类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地质环境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入手 ,重点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结论指出 :地质环境是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交汇而成的地质空间 ,具有空间性、稳定性、可变性和系统性等特征 ,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栖息地 ;由于人口的剧增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即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破坏了地表的植被、产生了新的地球化学过程、改变着水的循环途径和物质成分、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使物种减少。认为地质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 ,甚至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地质环境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切实相关,城市地质灾害调研与建筑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开发意义重大.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地质灾害调研与建筑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思路、原则与方法,旨在对城市的持续发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皖南山区环境地质特征与滑坡地质灾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以皖南山区环境地质特征、岩土体组成及其工程性质研究为基础,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互馈作用分析入手,探讨区域环境工程地质作用规律,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对地质生态环境防护和塑造人地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及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中,尝试选取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地貌类型、地质条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等五项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质环境进行评价,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的复杂程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此方法除能基本反映评估区的实际情况外,还为地质灾害评估重点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农牧业生产与开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矿业开发和工业生产、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4个方面分别阐述人类工程活动在柴达木盆地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有花 《科技信息》2012,(21):357-357,370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现实问题,尤其在施工过程中,扬尘、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等产生的污染,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环境,危害我们身体健康。因此,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对于减少和避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破坏,对于周边地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和控制尤为重要。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了工程过程中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工程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使地球变得扁平化,促使资金、产业、市场、商品、文化和资源在扁平的地球里流动开来,并带来产业的快速转移、转型和升级,以及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金融危机等全球性负面现象。工程科学技术面临的已不仅是工程技术的问题,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法律等多因素的“大工程观,大系统观”在这种背景下提了出来,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教育该何去何从?应当如何适应社会的变革,培养可以跨学科的、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学环境研究主要涉及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和地理环境、地壳和地表运动、水环境、大气环境等方面及其相应的灾害潜在性的研究、防护,其中也包括了人类活动对地学环境的影响,其范围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在人类活动中,直接和间接移动地球物质的量。文章强调了在城市,特别是在特大城市的持续发展中,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城市对抗地学灾害的脆弱性,同时阐述了对城市地学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夏晓刚 《科技信息》2009,(23):I0052-I0052
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危害。文章主要分析了黔东南州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文章指出,积极提高全民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遵循自然规律,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加强地质生态环境的管理,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工程是防治黔东南州地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于怀星 《广东科技》2006,(2):188-18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