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重组在表达质粒pDR720中。在E.coliC600中获得了表达,表达水平为2%。以醋酸锌显色PAGE凝胶回收t-PA表达条带,进行复性处理。复性产物经Benzamidine-Sepharose4B,Lysi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纯化得到SDS-PAGE银染一条带纯度,比活为4,000mol/s·g的人t-PA。 相似文献
3.
人纤溶酶原K1—3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人纤溶酶原Krigle 1-3(K1-3)基因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ET-17b,获得重组质粒pET-K13,转化E.coli BI21(DE3),在IPTG诱导下,人纤溶酶原K1-3基因在E.coli BI21(DE3,pET-K13)中获得高效融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4%,表达产物以包函体存在,Western blot证明重组 蛋白对人纤溶酶原抗血清有特异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带有表达质粒pBV220/PAI-1的大肠杆菌中,在菌体密度为A600nm=0.3--0.4时诱导,表达重组PAI-1(rPAI-1)的效率最高。在诱导后的6h以内,rPAI-1的百分含量持续升高。rPAI-1经分离纯化并用盐酸胍激活后,能够与t-PA及u-PA反应,用SDS-PAGE和纤维蛋白自显影方法可以检测出它们所形成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5.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NA重组在表达质粒pDR720中,在E.coliC600中获得了表达,表达水平为2%.以醋酸钟显色PAGE凝胶回收t—PA表达条带,进行复性处理.R性产物经Benzamidine—Sepharose4B,Lysi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纯化得到SDS—PAGE银染一条带纯度,比活为为4,000mol/s·g的人t—PA. 相似文献
6.
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突变体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 ,获得了人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的缺失突变体———rPA ;在此基础上 ,运用定点突变技术 ,得到rPA的定点突变体———rPA(KHRR2 96~ 2 99AAAA) ,rPA(A473S)和二者的复合突变体rPA(KHRR2 96~2 99AAAA A473S) ;将rPA及其 3个突变体分别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 2 8a( )中 ,获得表达载体pErA ,pErA(K) ,pErA(A)和pErA(KA) .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均表明实现了实验设计的氨基酸突变 .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经IPTG诱导、菌体裂解及SDS PAGE电泳分析发现 ,只缺失而无突变的pErA和突变的pErA(A)都未表达目的蛋白 ,突变体pErA(K)与pErA(KA)则获高水平表达 ;蛋白产量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 35 .97%与 37.71% ,分子量均为 39.6kD .Westernblotting显示 ,表达产物与抗tPA抗体呈特异性阳性反应 .该产物经初步纯化后进行复性与活性 (mFAPA)测定 ,结果表明其复性产物具有明显的体外纤溶活性 .以上结果为rPA突变体的进一步纯化、体内活性研究以及规模化制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并构建一种能高效、安全表达t—PA的pEGFP—N3-t—P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研制转基因动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Trizol试剂快速从黑色素瘤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获得t—PAcDNA,并将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和t—PA基因片段分别双酶切,将回收的pEGFP—N3大片段(4.7kb)与t—PA基因片段(1.1kb)重组.对pEGFP—N3-t—PA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鉴定.脂质体介导pEGFP—N3-t—PA转染成纤维细胞(NIn313),并用RT—PCR法从mRNA水平检测t—PA的表达情况,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分析其在NH 3T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地从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了t—PA基因,并构建了以pEGFP—N3为载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分泌t—PA.结论含t—P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scu-PA32K的cDNA分子基础上经定点突变,在N端紧接Leu^1以前引入编码GHRP四肽的寡核苷酸序列(GGTCATAGGCCT),构建了GHRP-scu-PA-32K的突变体cDNA。将它克隆到表达载体pCM-β-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筛选到的稳定表达株在无 清培养基的表达量为580IR/(10^6细胞.24h)。经锌离子螯合亲和柱纯化的产物,SDS-PAGE显示为一蛋 相似文献
9.
10.
mRNA二级结构对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rhLIF)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细菌中翻译起始效率通常是由翻译起始位点两侧的mRNA区域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决定的。这种稳定性与该区域RNA二级结构的发生自由能相对应。重组人白细胞病抑制因子为具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调节骨组织的生长代谢,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基本特征,促进神经元的分化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交购构建了三种起始密码子ATG上下游不同序列的人GM-CSF原核表达质粒,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验证后、使它们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GM-CSF。结果表明,:pLGM3对GM-CSF的表达量比pLGM1高的6倍,比pLGM伉约3倍。 相似文献
12.
一种导向性溶栓剂的基因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针对人活化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MP140的单克隆抗体SZ51的单链抗体作为导向分子,以单链尿激酶32kd变体(scu-PA-32k)作为效应分子,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导向性溶栓剂。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从SZ51的Fab片段基因中扩增出VK和VH区;从尿激酶原基因中扩增出scu-PA-32k基因。通过合适的linker及酶切位点,将VK, VH及scu-PA-32k基因相连接并装入表达载体pET-5a中的Nde I位点,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重组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到在8mol/L尿素存在下,该重组蛋白与抗尿激酶的多克隆抗体之间仍有弱的结合反应。表达产物经变复性处理和部分分离纯化后,在纤维蛋白平板上表现有较好的纤溶活性,且这种活性是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为纤溶酶而实现的。重组蛋白纤溶活性的比活达到17500IU/mg,较好地保留了尿激酶的纤溶活性,重组蛋白的产率约每100g湿菌为1.5mg。 相似文献
13.
mRNA二级结构对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rhLIF)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细菌中翻译起始效率通常是由翻译起始位点两侧的m RNA 区域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决定的.这种稳定性与该区域RNA 二级结构的发生自由能(ΔG0 )相对应.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rhLIF)为具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调节骨组织的生长代谢、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基本特征、促进神经元的分化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为了获得高表达的LIF蛋白,通过翻译起始区的位点专一突变,把具有优选密码子和能量优势的lif 片段克隆入pJLA503 载体,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表达,得到表达量提高10 倍的重组LIF蛋白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角摇瓶来摸索BL21(DE3)/pET28A-Tα1菌种表达目的蛋白的最优发酵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在Biotop CF-5L自动控制发酵罐中,利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流加甘油,进行发酵培养;利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发酵产物鉴定. 摇瓶培养最优条件:10%接种量、25 mL LB培养基、37 ℃培养, 0.02 g/mL的甘油做碳源,接种后4 h加入终浓度为0.75 mmol/L的IPTG,诱导3h后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 BL21(DE3)/pET28A-Tα1菌种在Biotop CF-5L自动控制发酵罐中的条件为:以10%的接种量接种到3L发酵培养基中,设定溶氧40%,pH7.0,温度37 ℃,通气量3 L/min,快速流加甘油60 g ,培养4 h后,加入终浓度为0.75 mmol/L的IPTG,诱导3 h后终止发酵. 发酵罐中获得的菌体量为36 g/L,蛋白表达率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根据hBTLyS(human Blymphocte stimulator)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用RT-PCR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出858bp的hBLyS基因,并将其插入到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hBLyS.把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用IPTG诱导,表达出GST-hBLyS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构建了三种起始密码子ATG上下游不同序列的人GM-CSF原核表达质粒,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验证后,使它们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GM-CSF.结果表明:pLGM3对GM-CSF的表达量比pLGM1高约6倍,比pLGM2高约3倍. 相似文献
17.
以大肠杆菌噬菌体λEMBL_3为载体克隆了解淀粉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被克隆的α—淀粉酶基因能够稳定存在,并可以在E.Coli中表达。携有α—淀粉酶基因的重组体噬菌体λPAmy~(13)其高效价裂解酶活力可达14.0u/ml。在大肠杆菌中产生的α—淀粉酶与兔抗解淀粉芽孢杆菌α—淀粉酶血清有交叉免疫反应。但与解淀粉芽孢杆菌本身所产生的α—淀粉相比,其免疫反应的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