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幕信息是指在证券交易活动中,对上市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内幕信息应当具有关联性、重要性、不公开性、真实性等四个特征。利用内幕信息是构成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必不可少的要件;内幕信息应当是真实的;内幕信息应当是上市公司尚未公开的信息;知悉内幕的内幕人员不是明确地将内幕信息告知被建议者,仅仅是建议行为了能构成本罪。  相似文献   

2.
证券内幕交易包含三种行为方式:交易行为、泄露行为与建议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交易行为与泄露行为可能构成犯罪,而单纯的建议行为则不能构成犯罪。内幕交易的构成无需以利用内幕信息为要件。单纯的泄露行为不能构成本罪。一般性的陈述也可能符合泄露内幕信息的要件。不作为不能构成本罪。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与此同时,“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则和复杂多样的交易行为也对证券市场的规范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管制便是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从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对内幕交易罪的犯罪构成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实践中该罪的认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内幕交易作为一种证券欺诈手段,是对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直接践踏。本文针对现行体制缺陷提出对内幕人员主体的界定、内幕信息人登记制度、信息隔离制度、惩罚和奖励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刑法学界对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客体、客观要件、主观要件等要件的认定均存有诸多争议,笔者在辨析这些争议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正常实施;煽动的对象不必限于“三人以上”;主观构成要件应为直接故意。  相似文献   

6.
自1933年证券法与1934年证券交易法制定后,美国法院根据上述两法先后处理了一大批涉及内幕交易罪的案例,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司法解释、判断方法,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内幕交易罪嫌疑人的"欺诈"是否存在的判断。文章对美国法律中的相关条文内容、司法实例以及"欺诈"的判断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同类问题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内幕交易作为证券市场的衍生品,严重破坏了证券交易市场的信用,阻碍着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在阐述内幕交易的定义、特点、构成要素、责任形式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及法律规制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内幕交易法律规制的几建议,以期对我国制定出与市场情况和体制特性相适应的股市禁止内幕交易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内幕信息应当是指对证券、期货交易活动具有重大影响且尚未公开的信息,其认定标准应当是两个:未公开性和重要性。未公开性的认定应当采取形式公开为主、实质公开为辅的标准,根据司法解释中的"内幕信息形成之时"和"内幕信息敏感期"认定公开时间和公开方式。重要性的认定应当由完全的"客观标准"向"主观标准"为主、"客观标准"为辅的主客观结合认定模式转变,即主要从一般理性投资者的立场来判断某一信息的重要性程度,而把某一信息对证券、期货市场特别是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的影响作为补充判断标准,但不以重大影响实际必然发生为条件。  相似文献   

9.
徇私枉法罪作为渎职犯罪案件的一个主要罪名,但由于该罪名的主观方面一直争议比较大,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对该罪名的查处力度也比较弱。本文试图从徇私枉法罪主观方面进行初步探疑,通过对"徇私"、"徇情"的功能定位、明知的理解以及本罪是否存在间接故意等的阐述,进一步明确徇私枉法罪的主观构成要件,为大家在理解、规范徇私枉法罪的定义上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幕交易损害了所有投资者甚至相关企业的利益,对整个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造成了破坏,而且其产生的连锁反应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其一直以来都是各国证券交易所禁止的对象。而对内幕交易研究的前提首先是要对内幕交易的主体即内幕人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我国新《证券法》第74条对证券内幕交易的内幕主体作了重大修改、进行了重新界定,使得内幕交易主体的范畴更加具体、明确,但仍有其不完善的地方。作者试图通过比较各国对内幕交易的内幕主体的不同规制,得出内幕人更完整的外延。  相似文献   

11.
证券欺诈是在证券交易中的优势犯罪。这种优势体现在信息、权势诸方面,其结果给证券投资人造成损失。论述了证券欺诈的形式与种类,分析了证券欺诈的成因,提出了新颁布的《证券法》中有关证券欺诈的一些规定亟待完善的建议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考虑内幕交易者往往承担着信息披露义务这一因素,分析了在信息披露义务约束下内幕交易者的内幕交易行为及信息披露行为,认为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是否严格有效是内幕交易能否促进信息效率的决定因素.还提出了加强内幕交易法律监管的同时要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内幕交易在股票市场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盈余预告信息披露内容更加自由,在其披露前后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是本文的研究核心。本文通过对2006年-2009年发布年度盈余预告信息的上市公司其年度盈余预告类型与信息发布之前内部人持股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年度盈余预告类型与信息发布之前内部人持股变化方向是显著正相关的。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基于年度盈余预告信息发布存在明显的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14.
承销业务、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是券商的主要业务类型,文章从这三个业务类型入手,对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券商违规违法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违规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并从内部人控制问题、资产质量、融资渠道及信息披露等方面,阐述了券商违规违法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公司治理结构中出现大量“内部人失控”问题,在刑事法领域中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内部人犯罪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损害投资者利益,对国家的经济安全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刑法对严重危害社会普遍利益的行为进行调整。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对因内部人失控而导致犯罪的问题进行探讨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A股市场常常出现对垃圾股的极度投机现象,造成了垃圾股股价的暴涨暴跌,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治A股市场垃圾股暴涨暴跌问题,应该完善退市和监管制度,规范信息披露制度,打击内幕交易行为,提高重组门槛与健全三板市场,推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7.
确立劳动力资本,防范“内部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贪污腐败案例的查处 ,人们对“内部人控制”危害性的认识逐步加深。如何防范“内部人控制”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成因的特殊性 ,结合时代特征 ,提出“确立劳动力资本 ,建立会计群体权益理论”是防范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犯罪黑数大量而普遍存在。它是在司法机关、学校、犯罪大学生、受害人及知情人的“合力”下形成的。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黑数必须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预防大学生犯罪,必须严肃执法,正确处理大学生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