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今年93岁了.我觉得中、西医都各有所长,不能轻易否定.当年我在北平上大学时,有段时间流行白喉,这个病来势闪猛,治不及时就死人.我和一个姓王的同班同学都被传染上了.当时,有的病看西医比中医还便宜,有的老百姓也看西医.  相似文献   

2.
中医是一门"伪科学"吗?学中医的人也不信中医吗?经络看得见、摸得着吗?西医已经非常发达,中医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打分的话,西医可得90分,中医只有10分吗?真理是唯一的,医学真理西方已揭示了,中医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吗?  相似文献   

3.
本刊第 4期发表了《科学性与传统中医理论》 ,本期又发表了《中医向何处去》。两篇文章的论点显然是迥异的 ,各有自己的论据 ,值得引起讨论。提倡中西医结合已经 5 0年了 ,成绩不小 ,但终究未能扭转中医总体上的颓势 ,主要的症结何在 ?发展中医 ,究竟是发展中药就够了 ,还是必须同时发展中医理论 ?用西医理论指导、提高中医 ,促进中药的发展 ,是否就是中医正确的发展方向 ?传统中医理论显然不具备近现代科学的形态 ,但它确实是中国几千年治病实践的一种理论总结 ,其中是否包括着科学性 ,正如近代科学产生以前 ,世界上是否有过科学一样 ?中医理论需要现代化 ,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究竟主要是靠与西医结合还是靠与现代科学结合 ?是西医医生们还是其他现代科学的科学家们更容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发展中医理论作出贡献 ?……上述问题的深入探讨 ,对于总结实行中西医结合 5 0年的经验教训 ,抓住当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突飞猛进、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大好时机 ,促进中医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是很有裨益的。希望对此感兴趣的本刊读者踊跃参加讨论 ,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4.
中医现代化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原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很不够,实际上,它远比想的要复杂得多。因此大家的意见一时统一不起来,也是不奇怪的,它又说明讨论还要继续下去。回顾建国初期,国家当时就明确了中医的重要性,而且又提出了中医要现代化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又提出,我国医疗体制是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三者并存,并强调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在保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同时,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吸收消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中医和西医两种医药学,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两种医药学并存,不但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服务,而且通过两种医药学的互相渗透,又可促进中医现代化,加速我国医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医目前的生存问题的根源其实是与现代医疗行政制度的冲突。建国初期,西医从业者人数仍然不多,“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针解决了实际问题,却使中国医间的矛盾变得更为尖锐。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感冒,中医认为是风邪传染,西医则认为是由空气中有滤过性病毒及流行性感冒杆菌之附随病原体而引起.两方面的学说极为相符.到目前为止,流行性感冒尚无绝对的预防方法,只有从消极方面作预防,就是:少参加人多的聚会,冬季一定要穿着相当温暖的衣衫,不可受风寒;儿童早晨上学,除了衣衫之外,最好还要戴帽子,稍有感染,要立刻进服疏散风寒的汤剂.这里介绍两种菜目,作为驱赶风寒之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思考和探讨对新世纪中医骨科学的新发展.方法通过对中医治疗骨关节损伤和疾病历史悠久,中医骨科学很早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学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骨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国际骨伤学界的重视和承认,对世界医学作出一定的贡献;中医骨科学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西医骨科学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中医骨科学就是在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的论述.结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骨科学要不断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的新思路,才能向更大的飞跃迈进.  相似文献   

9.
要"两条腿走路"看病要中西医结合。就是治癌症,也要及时用上中医药。人们在治癌时,常常开始只看西医,把中医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死马当活马医。实际上,从检查到确诊和术后的全过程,中医都能介入。通过服中药能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彭坚 《科学》2008,60(3):18-22
中医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未曾间断地积淀下来,形成了一个"伟大的宝库".一个世纪以前,当西方文明冲决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堤坝时,中国古代所创造的一切科学成就,被近代科学淘汰殆尽,幸存的是中医,中医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活化石,中国古代科学的全部要素,都保存在中医之中.然而,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式微,中医也命运多蹇,中医至今能够存在之原因,除了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与支持之外,是其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威信,具有西医不可替代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纳米毒理学与安全性中的纳米尺寸与纳米结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雪灵  祖艳  赵宇亮 《科学通报》2011,56(2):108-118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是纳米科学中既具有基础科学意义, 又事关纳米科技应用前景的关键问题, 是纳米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国际上普遍认为, 纳米技术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两大主要瓶颈能否取得突破: 一是纳米尺度上的可控加工与大规模生产技术; 二是纳米安全性知识体系与评价方法. 针对后者, 欧洲和美国都提出了“没有安全数据, 就没有市场”(“No Data,No Market”)的方针. 为了保障科技和市场的优先权, “科技要领先, 产品要安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战略. 为此, 在短短5 年内已经形成纳米毒理学这个新兴学科, 阐明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毒理学效应. 本文重点分析纳米毒理学与纳米安全性中的纳米尺寸效应、纳米结构效应这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结果, 同时简单讨论剂量-效应关系这个传统毒理学的中心法则在纳米毒理学中的变化情况, 讨论未来的相应研究内容和方向, 同时也帮助读者更为科学、理性地认识和理解物质在新的纳米尺度下所固有的生物学特性, 包括毒理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刘建妮 《自然杂志》2014,36(1):10-13
叶足动物是寒武纪海洋中非常特殊的类群,它们因为具有柔软的叶片状附肢而得名,而这柔软的叶片状附肢正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一对腿”。这对腿的出现,使地球进入了全新的“步行”时代,并且继而开启了地球上最大优势类群节肢动物的演化之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以澄江化石库中的叶足动物为主线,浅析寒武纪叶足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相似文献   

13.
林银银  巫金波 《自然杂志》2017,39(2):103-114
随着微流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传统实验方法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人们迫切希望微流控技术可以将传统实验室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如样品预处理、混合、反应、萃取、分离、表征和检测等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以微流控芯片代替传统实验室。这种高通量的实验方法将显著提高反应效率,增加产量,从而不但实现高通量材料的合成、表征与检测,也进一步促进了平台的集成化、微型化、自动化和便携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处于发展阶段,文章从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各种催化剂及其原理,对现阶段催化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进展概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纳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和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电洪  王孝平 《科学通报》2011,56(2):131-134
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纳米技术产品的逐步进入市场, 引起了人们就使用纳米产品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环境产生影响的特别关注, 这也是目前伦理学所关心的问题. 标准化不仅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对于保障身体健康、生命和环境的安全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标准化进程. 认为上述工作将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纳米伦理问题上的交流与沟通, 以期共同解决纳米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三人同时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由于他们发现“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一研究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肿瘤发生等生理病理现象的奥秘。本文将就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结构和功能及其与人类衰老、癌症的潜在关系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施工实践中的几个索赔事件的处理,介绍了合同管理对施工企业的重要性,施工过程中3个阶段的合同管理及索赔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含银抗感染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净宇  王卓鹏  郭嵩  金辉  王金成  于吉红 《科学通报》2010,55(17):1639-1647
自古代起,银的抗菌性就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被广泛地应用在烧伤、创伤、细菌感染等的治疗上.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和各种变异病毒的产生,作为一种无机抗感染制剂,银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银应用于医学研究的状况,并对银离子、纳米银、以及各种负载银制剂,如以羟基磷灰石(HA)为载体的银制剂、以分子筛(zeolite)为载体的银制剂和以有机聚合物(PMMA)为载体的银制剂等的抗感染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下一步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周公度 《自然杂志》2011,33(4):202-207
本文摘录自作者所著的《化学是什么》一书,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用5小节内容说明化学对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所作出的贡献,提高公众对化学的认识:用火的化学活动使猿猴进化成人;石油能源的开采利用;玻璃的研制;环境和化学;青蒿素的化学改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阐述等离子变坡口切割装置的结构创新,在实际应用中的实际表现,制造成本降低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