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女性成才的障碍及其解决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成才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中国女性成才的障碍主要有:传统的阴影、现实的障碍和女性自身的弱点。要解决中国女性成才问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社会要为女性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女性要克服自身的弱点,做“四有”、“四自”的新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第一理念的高校学籍学历管理目标,阐述了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第一理念更好地贯彻到高校学籍学历管理中需要树立的5种观念,提出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第一理念的学籍学历管理新模式,指出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第一理念的学籍学历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崔春 《科技信息》2010,(9):315-316
高职大学生成人成才有自身的特殊需求,决定了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也带有一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班主任应转变以往那种代替学生成长的“哺乳教育”方式,树立一种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成长的“成人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理念的转变和贯彻,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德能兼备的和谐职业人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岗位轮换,是年轻干剖健康成长“链条”上的三个主要环节,是年轻干部成长的规律和必由之路。如果说,实践锻炼和岗位轮换是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助推器”,那么,党校的理论培训则是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加油站”。党校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年轻干部的阵地,是党性锻炼的熔炉,是提高年轻干部素质,促其成才的“加油站”。我认为,接受党仅完训的意义利作用在于四个强化:l、强化理论武装。用科学的理进武装入,苗先要武装好合级领导干部,特别要武装好跨世纪的过轻干部,科学理进的武装,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理诗学习必…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五育融合”(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顶层设计。首先,从哲学层面论证“五育融合”型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奠定认识基础;其次,给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三个基本原则;最后,提出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逻辑路径,为应用型高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陶行知谈到培养目标时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认为“真人”就是人格高尚的人。“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是教育的宗旨,而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这一重任。语文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关系,是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呵护生命,用创造栽培创造的事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和谐班级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和谐校园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意义,高校辅导员在建设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班级的新模式,提出了构建和谐班级的新对策,以期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学生的成人成才中实现班级的和谐化,从而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浅探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如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教育,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目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文素养不高、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够、心理素质脆弱等现象。一、大学生思想现状  相似文献   

9.
由文化概念引出为什么要学文化,以及学文化要注重其优化组合,全面协调,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由人是文化动物,引出教育是人的文化活动,教育本质是育人,实现“做事”与“做人”相统一的人,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素质是文化通过教育内化成人的品德的东西。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教育之船,载着文化之内容,渡素质之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学习和使用网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个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成人、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诸多心理品质问题,研究表明:树立要"成才"先要"成人"的观点,积极明确的自我概念、较高的自尊水平以及形成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对大学生心理成长与事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革中成长起来的“第三代”是沐浴着红色风暴成长起来的一代。在北京,文革中的“第三代”群体本身即存在差异,一类成长于干部大院,充满现实行动精神;另一类则成长于胡同深巷,理想气质浓厚。文革结束,在日渐多元化的北京城市文化激荡中,“第三代”群体日渐分化,一类成为“拒绝崇高”的“顽主”,另一类则成为“捍卫崇高”的“诗人”,“顽主”与“诗人”之争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的主要内容。在当代作家王朔笔下,“顽主”展现了在当代城市中生存的诸种策略,其中包括自我解构、城市隐没、真情告白。  相似文献   

13.
学生党建工作对大学生“成人”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三成"教育的实现,必须紧紧抓住"成人"这一最根本、最重要的环节。一是理解大学生"成人"教育内涵,抓住学生党建工作着力点;二是践行大学生"成人"教育要求,突出学生党建工作重点,从"坚定一个信念"、"树立两个形象"、"上好三个台阶"、"增强四个意识"等方面实施"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两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教学目标是“两课”实践教学成败的一个首要问题和基本问题。“两课”实践教学目标是一个包括多个具体目标而又相互联系的完整体系,这一目标体系是以多方面客观条件为依据提出来的,而其实现途径也是多样的。随着条件的变化,“两课”实践教学目标必将增添新的内容,而其目标的实现也必将开辟更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所以对于人文精神尤其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一直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人文科学课程中,民间文学富舍人文科学资源,是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平台,与“两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加强高校民间文学的教学,有利于高校施行对大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的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材、教法是学界公认的“三教”改革三要素,其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三要素的物化评价虽与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性不大甚至呈现负相关。为了缩小“三教”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夹角,文章从育人的角度对“三教”改革进行原因追问与整体反思,提出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三教”改革构想,围绕学生学习成效重新梳理“三教”场域,变革目前评价标准,构建学生成才与教师发展同频的“三教”模型,整体系统性推进“三教”改革行动。  相似文献   

17.
《鲁滨逊漂流记》的基本情节可分为海上历险、流落荒岛和离岛回归三个部分,这种叙事套式正与古代“成人仪式”的准备、进行和完成三个阶段相对应,因此,可把这部作品列入成长题材的行列。通过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对人与自我、人与宗教和人与自然诸种矛盾的解决,笛福试图协调经济发展和人的道德准则的关系,从而使“创造”与“救赎”这两种观念达到真正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包括互相联系的“三个成为”:一是要“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二是要“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三是要“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本文围绕这“三个成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救亡图存的百年近代史,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青年都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两个"百年目标"合拍共振,这要求他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主动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并以中国梦指引自身的成长成才之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期至今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换:课程性质由“自然”到“科学”,教育目标由“精英”到“大众”,教学方法由“过程”到“探究”;与此相适应,小学科学教师在专业素养上,也应该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