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邓以蛰与同时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享有“南宗北邓”之美誉,但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上,他却遭到冷遇.为使邓以蛰这一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中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逐渐鲜明地浮出历史的地表,尽可能得到理性而公正评价,我们尝试对其美学思想研究现状及进一步研究理路作了深入探讨,认为把他的美学思想提炼为“心本”美学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从学术谱系上看,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发生,迥异于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并非采补自西方近现代美学,而是出自其对清末以来儒家静坐养心法的不断淬沥:从1891年康有为《长兴学记》中的“慎独”与“主静”,到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对静养法中“纵其心”途径的标举,再到1899年《惟心》篇中由“纵其心”途径而生的“心境论”或“境界说”,进而到1905年《德育鉴》以“主观”或“静观”作为对儒家静坐养心法的发明和“纵其心”途径的方法论提升,梁启超早期的美学思想萌芽不断生发,最终产生了其在20世纪20年代标举的“趣味主义”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这一谱系关联表明,梁氏高度强调道德与审美之间的连续性,一反康德的区分性传统,从而使其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3.
刘熙载的美学思想丰富多彩,他堪称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者.他一向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而“文,心学也”即是他对创作主体论的最佳诠释.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以心为本,强调主观情志的核心地位,又以“清而厚”为审美理想.刘熙载这一理论观点既是对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经验的总结,又为现代文艺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郭象对《庄子》的创造性解读对后世的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郭象的“独化”思想促进了我国古代美学的形上讨论由外在的道(无)本体论到内在的心本体论演变;郭象的“独化”思想是后世封建士大夫美学的哲学滥觞。对郭象美学思想的发掘,有助于更好地梳理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变化的一些脉络。  相似文献   

5.
“生”作为《周易》探讨宇宙本源的立足点,其本身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及美学意蕴。由“生殖”到“生存”,又由“生存”到大化生命流行,《周易》在“生”的文化基点上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和审美取向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美学学科的产生和形成是由美学思想的集结到美学首先在哲学内部成为独立学科,再到美学脱离于艺术研究和艺术批评,经历了由零散到整合,由混杂到离析,由附庸到独立的历史过程。美学学科的发展体现为研究对象由单一到多样,研究范围由狭窄到宽阔;研究方法由“形而上”到“形而下”;自身系统的开放性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魏翠玲 《科技信息》2008,(3):157-157
孔子的美学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礼”与“仁”二字。孔子的美学思想比较丰富,涉及审美理想、准则、情趣等问题,尤其是孔子审美思想的核。是注重伦理道德,即“以美导善”在中国的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8.
为儒家的伦理纲常和“圣人思想”建立坚实的本体论基础是宋明理学的一大特点。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栽的哲学体系也是由气一元论推出性二元论,再通过“变化气质”和“大心”返回到“圣人合一”的状态。正是通过这种本体论和伦理学的双向视域,张栽建立起了适合后期封建社会伦常秩序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9.
艺术大师刘海粟教授以独创的艺术实践 ,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形成丰富而又系统的绘画美学思想。美是一种追求 ,是一种理想境界 ;美的象征在于生命和创造 ;从“人的感受”到“法由心造”再到“生命的流动” ;重视绘画艺术的形式美和技巧美 ;强调形神兼备 ,善于造出意境 ;提出气韵生动是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中,欧阳修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审视欧阳修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发现他音乐观中的矛盾性:“善”与“美”的交织,即强调音乐的教化补世作用,也推崇音乐艺术怡悦性情的美感作用和审美娱乐价值。欧阳修坚持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提出音乐“自释”和“平其心”、“养其疾”的音乐功能观,同时也非常注重音乐的教化补世作用,强调“导志”、“移人”的传统音乐功用观。  相似文献   

11.
陈廷焯的《向雨斋词话》频频以“味”论词,“味”是其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陈廷焯将传统的“涛味”论移植到词论中,强调作词必须“含蓄蕴藉”,同时进一步提出“厚味”的美学主张,对词体的美学品格作了更深层次的审美规定:深入考察陈廷焯的“词味”论,对准确把握其词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探源的视域来研究可以看出,"心"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论的核心范畴。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应该由"以人为本"提高到"以心为本",对中国美学的认识应该由"人化批评"上升到"心化批评"。中国美学"心"论的现代转化是解决当代中国"失语症"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开创时期的重要人物,蔡元培深受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道德成为蔡元培接受康德的两个基本前提,二是蔡元培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美感,三是蔡元培对康德的思想进行改造,提出“美育代宗教”。蔡元培根据自身的学术兴趣和中国现实需要对康德思想加以吸收改造,把无功利的美学变成了“无用之用”的美学,他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了凡四训》是明代影响很大的一部劝善书,该书的《立命篇》阐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学”思想。这一“立命”观的思想基础是传统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它强调因果报应、端庄态度、清净本心,教导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一系列的方法积善成德、改变命运。在当今社会,这一“立命”观对当前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个人道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动本校和本地区的美学研究工作,普及宣传美学基础知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校中文科于九月五日成立了“美学研究小组”。美学研究小组的宗旨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积极开展研讨活动,当好普反宣讲的排头兵。美学研究小组由中文科九位教师组成。他们在进行各自的专题研究、相互交流的同时,还将在校内举办一个美学系列讲座,结合教学和美育需要,较全面地传授美学基础知识,为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金瓶梅》成立于社会风气空前糜烂的明代末年。明王朝建国以后,最高统治者以程朱理学为统治思想,对全国,特别是对士人阶层实行了严酷的思想统治,程朱之外,皆为异说,形成了“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僵死局面。但到明朝中叶以后,程朱理学发展为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主宰和本源,把程朱理学所强调的具有封建伦理道德属  相似文献   

17.
自从德国音乐学家费利克恩.卡茨(Felixgatz)从康德哲学中借用“他律”、“自律”的概念,运用到音乐美学研究中,做为划分音乐美学流派以来,音乐中“他律”与“自律”的对立和冲突,从来就没有调和过。我们从中西哲学范畴以及由其决定的中西音乐范畴的比较研究中,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中所谓“他律”、“自律”的发生逻辑。其实,“他律”也好,“自律”也罢,若简单地将其割裂而片面强调一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考究,其无论如何也只不过是一种悖论。  相似文献   

18.
老子提出“大音希声”的哲学命题,庄子创造性地用音乐故事来阐释老子的“大音希声”思想。庄子通过黄帝的三次不同的演奏和北门成三次不同的聆乐心理反应,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由具象走向抽象的程式,从而成功地赋予了“大音希声”这一命题以美学意蕴。因此,庄子堪称抽象派艺术理论的先师。  相似文献   

19.
胡文君 《科技信息》2008,(30):330-330
“民心工程”是实现党的先进性和宗旨的系统工程,才成为心换心、心联心工程,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牢固的群众基础。据潍坊市直机关党工委先后五次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有96%以上的人员认为,实施“民心工程”的效果是明显的。本文对如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实施“民心工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李贽从“童心说”的观点出发,以绝假纯真为审美原则,提倡“自然之为美”,反对“中和之为美”,主张无意为文,反对有意为文的美学思想。这些关学思想,无论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