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模糊数学在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从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质量验收的角度出发,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质量评价做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陕西省卤泊滩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质量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且步骤严谨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耕地自然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林春 《甘肃科技》2008,24(6):40-43
阐明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内涵、目标,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标准和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标准的分析,提出土地开发整理后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综合探讨--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的关健,构建一套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基础.从重庆市丰都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际出发,构建了一套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丰都县耕地整理潜力进行定级评价,从而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通过选择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典型土地整理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补充耕地普遍属于"良好"等级,但不同坡度级之间耕地质量有明显差异,土地质量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王妍 《海峡科学》2015,(4):48-51
该文以甘肃省平凉市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基础上以GIS和相关统计分析软件为平台,运用层次分析法、潜力分级法等评价方法对平凉市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了测算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平凉市新增耕地系数为6.17%,其中崇信和静宁两县新增耕地系数最高,分别为9.75%和9.46%,全市113个乡镇土地开发潜力以二、三、四等为主,总计86个乡镇,占总数的76.1%。从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划分情况来看,全市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平凉市的西部和北部。  相似文献   

6.
基于ARCGIS空间叠加分析,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耕地质量更新评价体系,计算指定作物自然质量分及等别指数,分析江油市耕地质量变化。结果表明:2017-2018年,江油市减少耕地面积约为129. 26 hm~2,新增耕地面积约为75. 53 hm~2,质量建设耕地面积约为579. 42 hm~2;由于土地整理和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的开展,耕地总体质量等别保持一个稳定良好的趋势。基于耕地的面积和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给出了江油市耕地利用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266-4270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耕地质量现在普遍采用农用地分等的方法进行评定。但是由于农用地分等所选择的参评因素并不能全部涵盖土地整理项目所影响的因素,所以采用把土地整理工程影响的因素作为补充指标,对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进行修正的方法,更加准确地反映土地整理后耕地的质量。并通过丽江市永胜县沿边片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证,证明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该城市耕地资源贮量增长面临的压力,并对压力条件下耕地资源贮量增长途径进行了探讨,以寻求真正保持耕地增量的持续性的途径.研究认为:在压力条件下,保持耕地资源贮量增长的切入点是改变原来偏重于追求数量的思维模式,实行以追求质量为主的显性土地开发整理与革新耕地利用方式的隐性土地开发整理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用地分等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省级农用地分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农用地分等自然质量参评因素及权重进行土地质量评价,以期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土地整理质量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同时以江苏省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根据各等级耕地进行等级折算,对土地整理计划制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耕地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6,(9):1572-1578
采用农用地分等因素法评价河南省2002和2012年耕地质量及其变化规律,采用相关系数法筛选影响耕地质量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近十年来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上有小幅提升,空间上存在未变区、下降区、提升区3种区域,耕地质量演变在空间上显示出"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规律,这种演变趋势是未来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应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等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对河南省耕地质量提升贡献显著(贡献率达60%);3突变区与缓变区耕地质量演变的驱动力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研究得出,以耕地质量评价为基础,进行耕地质量演变及驱动力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可为管理者制定耕地质量提升措施和政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交通的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方法和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体系,分析了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系统的开发过程、模块功能,完整设计出了评价系统并对于无信号控制及环型交叉口均采用了合适的算法进行了评价模块的设计。通过现场采集的数据对系统进行了验证,验证实例表明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交通的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方法和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体系,分析了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评价系统的开发过程、模块功能,完整设计出了评价系统并对于无信号控制及环型交叉口均采用了合适的算法进行了评价模块的设计。通过现场采集的数据对系统进行了验证,验证实例表明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PCA和决策树模型的农用地(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利用ArcGIS、PCA和See 5决策树模型,以原始数据为基础,对福建省将乐县农用地(耕地)质量进行评价.首先根据将乐县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情况,初选排溉条件等9个主要指标作为评价因子;然后用ArcGIS矢量化提取相关图层并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经过多图层叠加确定评价单元及其属性数据;再利用PCA方法最后确定耕地质量评价综合因子;接着利用数据挖掘工具See 5,自动构建决策树模型,进而用构建的模型来获取耕地质量分等规则的方法;最后划分耕地质量级别,并进行抽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县耕地质量中等,一至四等地分别占22%,44%,15%,19%,经实地检验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耕地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资源.耕地质量涉及到土壤、动植物生产力、大气、水的质量和人类的健康,关系到粮食安全,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是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总结了主要的评价类型、耕地质量指标、耕地质量的量化方法及耕地质量保护研究.提出目前耕地质量在评价因素、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未来国内耕地质量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准确地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和科学地测算耕地质量潜力对耕地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现有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套服务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并通过准确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确定提升方案,测算了重庆市綦江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结果显示:1)研究区现状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648.02~1 659.33,整治后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761.81~1 783.04,耕地质量平均可提高0.79个利用等;2)得到的现状耕地利用等指数与折算为基准作物的实际产量的相关性(R2=0.895 0)大于农用地分等成果(R2=0.797 4);3)高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的丘陵地带,整治重点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低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陡坡中山地带和有石灰岩分布的喀斯特丘陵区,整治重点为防止水土流失与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提供的潜力测算方法适应了差别化土地整治需求,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真实性和潜力实现的可行性,可为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提供参考.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耕地质量提升的核心因子有所差异,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应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16.
以中方县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耕地质量、区位条件和政策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选取土壤肥力、坡度、地貌类型、灌溉能力和连片性等指标,建立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MapGIS 6.7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适宜性综合指数.再通过TOPSIS法对中方县耕地的综合质量进行排序,最终得出基本农田布局图.实例研究证明,该方法可以减少基本农田划定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基本农田的划定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辛油田注水井解堵措施应用选择针对性差的问题,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建立了注水井解堵措施应用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研发了计算软件.它考虑了与解堵措施效果相关的各个主要因素及其与效果指标间的数学关系,利用现场资料统计分析的方法,构造一级评判矩阵,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评判的权数集.经东辛油田2002~2005年注水井应用解堵措施的206井次的验证,符合率为86.41%.对20口注水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预测与评判的处理措施效果与实际应用处理后的效果等级符合率达到90%.因此,本研究有利于提高不同类型处理措施的应用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处理效果差的措施应用所造成的作业工作量和施工费用,提高了注水井解堵措施工作质量和油田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8.
周谧  李燕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7):804-810
随着消费方式的升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且对产品的诉求变化迅速,企业需要更及时地了解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态度,而通过传统的问卷方式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质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为更及时地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评论数据的消费者感知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缩减调研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还能帮助企业更快地找到消费者关注的产品质量属性,获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属性层面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信息化通过提高经济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信息资源开发的水平而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为整个社会提供质优而快捷的产品与服务。信息化也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它通过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内在的信息联系而使与信息流相伴的物流更加快捷和发达。  相似文献   

20.
在ArcGIS软件的技术支持下,以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为研究区域,研究镇域耕地整治潜力的测算和分级,即在测算耕地整治数量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将反映耕地整治质量潜力的产能潜力换算成为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得到综合了耕地整治质量潜力与数量潜力的新增耕地面积与新增耕地系数,实现了耕地整治潜力在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并利用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双指标法对青羊镇进行了耕地整治潜力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