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分子器件是指构建在单个分子或有限个分子上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它是电子器件向小体积化发展的极限,而它也被证明将会是未来电子元器件的替代者.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态格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卟啉铁分子与金纳米线电极构成的分子器件的自旋输运的性质.研究发现:该分子器件中存在自旋相干的量子现象;在非平衡态下,两种自旋态电流都随偏压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自旋过滤效应在偏压的调控实现正负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真空升华法制得酞菁锌(ZnPc)薄膜,与ZnPc溶液相比较,电子吸收光谱谱带明显变宽,且Q带吸收峰分别红移了22nm,表明ZnPc分子在基片上以J-聚集体存在;红外光谱谱图基本相似,表明分子基本呈无序状态,ZnPc薄膜为无定形.气敏性研究表明ZnPc升华膜对NO2气体的灵敏度与成膜时蒸镀电流和蒸镀时间均有关系,当电流控制在85A蒸镀时间1.5h时,所得ZnPc薄膜室温下对浓度为50.0mg/m3的NO2气体的灵敏度达到2300,而对醇类、SO2、Cl2等气体几乎不响应,表现出对NO2气体特殊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正>新郑卷烟厂两台WZ1004A型烟草用喷射式真空回潮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温度检测不准确(偏高),真空回潮机内部的实际真空度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设备抽真空系统却不能停下来,影响了下一步工作的进行和正常生产。经过检查发现,在真空回潮机内部的真空度很低的情况下,为温度传感器提供传热的温度检测缓冲装置中的传导水基本已蒸发完,只剩下很少一部分水浸泡着温度传感器的端部,致使真空回潮机内部的温度不能被准确检测出来。因此对温度检测缓冲装置进行了改造,以使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真空回潮机内部的真实温度。  相似文献   

4.
在真空开关的使用期内,真空灭弧室除开合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外,还承担着断口隔离的任务。为保证真空开关在电力系统中安全可靠地运行,真空灭弧室作为真空开关的核心器件,其绝缘能力的保证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一系列老炼试验,以及老炼试验过程中对真空灭弧室外绝缘的保护,为灭弧室生产过程提供一套提高真空灭弧室绝缘水平的有效途径,并通过老炼试验的摸索,寻找出真空灭弧室雷电冲击耐压水平与老炼电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合肥工业大学陆正亚同志在《接触电流与离子电流的循环》一文中写道,不同金属元素构成的金属球在电位相等后,利用由于不同材料其费米能级不同以及不同材料金属内部静止的一个电子与真空中静止的电子之间的能量差,由这些因素在静电平衡过程中可以形成瞬时电流,平衡后形成接触电位差。接触电位差的大小由两球的功函数φ之差决定。功函数由金属球的费米能级与真空能级之差米决定,即φ=U_S-E_F其中U_S为真空能级,E_F为费米能级,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在静电平衡时(即接触后),其费米能级必然相同,两  相似文献   

6.
真空干燥时,由于干燥室的压力始终是负压,气体分子稀薄,含氧量低,因而适合对容易氧化变质、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容易感染细菌的食品进行干燥处理;真空干燥由于是在低压下操作,降低操作温度,因此不会影响食品风味,能够回收干燥物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从环保意义上真空干燥被称为"绿色干燥",本文通过研究目前世界上关于基于沸点的真空干燥技术的专利文献,将有助于基于沸点的真空干燥技术的应用以及改进。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来,在传统的无机化学中,人们对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只是认为系电解质溶于水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并且,一般地按照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种理解和认识有待深化。因为只有对不同化合物的电离作具体的分析,才有助于对电解质的电离本质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为此,笔者提出见解是:共价化合物电离的本质是:原化合物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离子型化合物。在水中电离前是共价型反应物,在水中电离(即与水反应)后,是离子型化合物。共价型电解质在水中表现的是新的生成物的性质,而不再是原来反应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新郑卷烟厂两台WZ1004A型烟草用喷射式真空回潮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温度检测不准确(偏高),真空回潮机内部的实际真空度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设备抽真空系统却不能停下来,影响了下一步工作的进行和正常生产。经过检查发现,在真空回潮机内部的真空度很低的情况下,为温度传感器提供传热的温度检测缓冲装置中的传导水基本已蒸发完,只剩下很少一部分水浸泡着温度传感器的端部,致使真空回潮机内部的温度不能被准确检测出来。因此对温度检测缓冲装置进行了改造,以使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真空回潮机内部的真实温度。  相似文献   

9.
<正> 由三门峡长征电器厂试制成功的汽车光电分电器是一种无触点全晶体管点火装置,专门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该装置的转子上开有与气缸数相等的透光孔,按点火正时遮断发光管(红外发光管)与受光管(光电管)之间的光线,光电管在每次受光和遮光的瞬间产生讯号脉冲,经整形、放大、功放使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导通或截止,次级形成高达30KV的感应电势,该电势能产生足够强度的电火花,使气缸内的可燃性气体得以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扭曲库仑波函数描述碰撞电子,用R-矩阵密耦波函数处理被电离电子与剩余离子构成的系统初末态,在库仑-一玻恩各级近似下计算类锂离子C^3+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及相应速率系数。所得结果与Jakubowica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载流子电导是空间电荷限制与空间电荷在器件内部指数减小的假设,通过引入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及有效迁移率,并考虑注入电流为热电子电流和隧穿电流,由此对器件的输运特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对器件中的载流子浓度、电场强度及电流有很大影响;器件功能层厚度对器件的电场强度影响较大,对器件I-V特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汽车的技术性能已变得越来越好,其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故障诊断的难度也随之有了相应的增加。借助一些仪器或设备来诊断汽车故障,已是现代汽车维修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利用真空表对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进行检测,并通过其数值对发动机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真空表检测真空度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一种光谱连续的真空紫外辐射源的设计和特性研究。为提高其辐射强度,辐射源设计在高气压、短脉冲状态工作。实验测得当充氢0.2~0.9MPa、极距0.4~0.8mm时,辐射源击穿电压为4~10kV,脉冲宽度1.2~2.2×10-7s.与充氢压强、极间距有关,用Meek的击穿判据,理论计算了击穿电压,用放电通道膨胀理论,计算了放电脉冲宽度,发现两者都与实验基本相符。真空紫外辐射源的轴向光谱辐亮度,用一事先标定好的真空紫外光谱探测系统测量,其连续光谱辐射主要在140~160nm和175~200nm两个区间,来源于氢分子辐射,其最大积分轴向辐亮度可达11mW/Sr·cm2。  相似文献   

14.
仿照多元酸的分布电离,作出氨基酸各种离子形式在不同pH值下的分布曲线.氨基酸水溶液的pH值不同导致了氨基酸电离形式和离子存在形式的不同.氨基酸在水溶液中会发生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当溶液的pHpI时,中性氨基酸及碱性氨基酸以两性离子、阴离子为主;酸性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单阴离子、双阴离子为主.当溶液的pHpI时,中性氨基酸及酸性氨基酸以两性离子、阳离子为主;碱性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单阳离子、双阳离子为主.  相似文献   

15.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N,N'-双[4-(羧基亚甲氧基)亚苄基]乙二胺的酸式电离常数,并用假环效应与分子内氢键等说明了电离常数的变化,试剂对硬酸离子Th、Zr、RE、Al、Fe等生成难溶盐,探讨了沉淀的条件和沉淀条件对沉淀组成的影响,探讨了试剂用于分离Th和RE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在EDTA的络合滴定中,因EDTA为多元弱酸的盐,滴定剂的有效成分受溶液酸度的影响很大,即存在酸效应;在不同PH时,它的有效成分的浓度不同,在高的PH时,酸效应较小,甚致不存在。另外,滴定中对共存其它离子的影响,通常要加入其它络合剂进行掩蔽,加入掩蔽剂后,掩蔽剂或多或少地也会与被滴定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而减少溶液中自由存在的被测离子的浓度,即存在有络合效应;当溶液PH较高时,被测离子(尤其是高价重金属离子)又会因水解(水解效应)而降低浓度等。因此,络合滴定和其它滴定分析法相比,关系较为复杂。滴定曲线的计算就此其它滴定复杂了。  相似文献   

17.
将纳米分子器件的电极和分子本体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到入射电子在原子电极和分子本体中的传导,在电极与分子之间界面上的透射的量子状态,在满足Fisher-Lee关系式的基础上,一个新型的Green’sFunction被设计出来。这一理论模型把三个区域上的不同量子状态完整地表达在一个方程式里,符合物理学基本原理,可以系统地用来研究纳米分子器件的量子传导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高真空多层绝热理论计算模型,针对多层绝热中的辐射换热、残余气体导热及固体导热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给出了多层绝热层中理论温度分布,当量热导率随真空度、绝热层数变化的情况,并利用不同绝热模型计算了层间固体导热,得到了各影响因素对绝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N原子掺杂对富勒烯C20分子电子结构与传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Au原子面为电极的富勒烯C20分子及C20分子内掺杂N原子后的分子的电子输运模型,使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NEGF)对构建的分子器件进行了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的计算.得出了电子结构和电子传输谱,分析了产生这个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原因.结果显示N原子的掺入有利于提高C20分子的电子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槲皮素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槲皮素分子印迹薄膜修饰电极,并将其用于槲皮素的检测.在HAc-NH4Ac缓冲溶液(pH 4.0)中,以微分脉冲伏安法为电化学激发信号,槲皮素在0.37 V(VS.SCE)处产生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0×10-8~1.0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实验检出限为5.00×10-8mol/L.将新方法应用于2种银杏叶类药物中槲皮素的测定,回收率在99.2%~10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