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了培育师范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师范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人际交往心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技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自信心欠缺、适应性不强的表现,论述了积极的人际交往的作用、原则和方法。增强和提高与同学、老师等人际交往的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才至关重要,尤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他们心理和日常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该群体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就高职院校学生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原因所在,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相应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史长青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9(3):56-57
<正>实验教学是学校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在实验教学上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二是实验数据处理方式繁琐,教师面对学生的结果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判别其 相似文献
6.
人际交往与沟通智能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有以下策略:一、互动教学,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二、搭建学生人际交往的平台:合作小组。三、集体思考:激发学生个人表现欲和创新思维。四、情景模拟:有效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际关系又是这个时期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反个性发展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注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对442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专业和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加、医患之间彼此缺乏信任。构建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谋求医患双方崇高价值取向共同归宿的基本条件,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基础。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构建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该文分析了当前医患矛盾现状,结合现状探讨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总结了具体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大学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际关系又是这个时期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及个性发展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注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是统领专业课程建设的纲,是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宏观框架.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说明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基本达到了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作为一名全面负责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的班主任,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呢?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育之需、家长之需、社会之需。教育部长周济曾说:“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出实招、硬招、高招,要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要带着一种爱、一种情来做德育工作,真心实意地把青少年一代培养好。”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优良的性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应从5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1)优秀的班级文化是锤炼、完善学生良好性格的熔炉;(2)教师是学生性格形成的楷模;(3)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学生的性格;(4)在多种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性格;(5)实施有效奖惩,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是实现体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形式,最显著特征是身体活动,用身体练习方法完成体育教学目的任务。本文从运用身体练习方法,增强学生体质;运用科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运用身体发展规律,提高健康水平;运用理论,提高认识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体育意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
高等院校的系办公室是高校的基层行政单位,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沟通四方的作用。鉴于需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人际交往.办公室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具备人际交往技能。而良好的个人形象树立,工作中的礼仪运用和个人的口才能力都能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书写习惯往往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风格、品质乃至素养。写好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作为语文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长期规范的书写训练,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要教育学生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能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画清晰,书写规范,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注重细节、规范书写,思想重视、常抓不懈等措施,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