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组学与非线性分子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宝忠 《自然杂志》2001,23(3):131-134
在宏观层次 ,达尔文开创的演化理论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猛烈抨击 ,濒临危机 .一个非线性演化理论正在形成 ,但是还未得到微观水平的支持证据 .看来比较基因组学将会为此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分子进化与蛋白质晶体构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分子进化与蛋白质晶体构象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吕宝忠传统的进化研究着手于比较不同物种的形态异同以及参考稀少难觅的化石资料,这显然是力度不大的。分子进化研究以往主要是以蛋白质和DNA(可能还有RNA)的一级结构为依据进行的,分子钟(molecul...  相似文献   

3.
吕宝忠  王健 《自然杂志》1998,20(3):163-167
盛极一时的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在对分子水平遗传多态性的解释以及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分析上,迄今仍不失其重要作用,但对远缘物种关系的分析上往往难以自圆其说.结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证实三维构象比一维序列数据更具进化上的保守性并可揭示分子进化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基于上述特性,一些学者分别提出了比较远缘物种(包含了近缘物种)亲缘关系的算法.本文对这些算法作一些扼要的介绍,并对非线性分子进化的美好前景作—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子与物种、恒速进化和非恒速进化、基因树与物种树,是分子进化中三个最基本的方面。如果不搞清其中的基本概念,就会产生一些纠缠不清的误解,挑起一些毫无意义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贺福初 《科学通报》1993,38(24):2209-2209
进化、发育、遗传为有机体三大基本的生命活动,而进化又是有机体发育与遗传的源泉。近两个世纪以来,进化论历经拉马克、达尔文、新综合论者和中性论者等数代人的努力,虽然取得了对进化及其机制的丰富认识,但同人们对发育与遗传的认识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其分子  相似文献   

6.
线性和非线性分子进化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血蓝蛋白在非线性分子进化上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强自然选择作用下,部分生物大分类元之之所以绝灭而另一些生物不但幸存且有了大爆炸式的演化,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同功分子的替代,这种变化显著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8.
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生物学其他分支深化到分子水平,进化历史和进化机制的研究亦不例外,这就是分子进化这一新颖领域在进化生物学的涌现。迄今为止,分子进化研究取得的成就已大大推进了进化生物学的前进,如在分子钟假说基础上以分子数据构建的系统树,极大地改善了昔日主要依靠难以猎取的零星化石资料批论的系统树,而且可以构建基因系统树(这是传统的进化生物学无法做到的);更有意义的是,对进化机制的探讨,进入到一个新的水平。随着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对一些基本问题如生物进化主要动力的争论,愈来愈激烈也愈来愈深刻了。  相似文献   

9.
在分子进化改变的产生中,机遇比自然选择更为重要。大多数突变在选择上都是中性的,既非有利又非不利。  相似文献   

10.
关于分子进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成就对综合进化论的发展。生物分子顺序的分析,可以重建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遗传密码的发现,证实了所有物种基本的生命机制的统一性。所有物种和个体的遗传和形态发生,都可归诸于基因组的信息。基因组的信息也是自然选择得以作用的唯一信息。核酸遗传信息向蛋白质传递的顺序的不可逆性,证明了“获得性状”是不可能的。分子生物学表明,生命体具有一种结构和机制以保证一模一样地复制自身结构以及复制在这个结构中发生的突变类型。由此可见,生命的特权是保守,进化不是生物的一个规律。有三类与选择进化论格格不入的理论:一是认为物理规律不能说明生命的存在和进化的活力论;二是认为进化不仅是生物的规律,而且是整个宇宙向上渐进的规律的泛灵论;三是以某些热力学家为代表的、主张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进化的必然性的泛灵论。如果接受选择的进化论,必须认为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任何物种以及人类、社会的存在,都是在整个宇宙中只发生一次的事件,是完全不可预言的。  相似文献   

11.
“反”达尔文主义与非线性进化生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达尔文主义与非线性进化生物学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吕宝忠科学巨人达尔文在1859年创建的进化论不仅对生命科学,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哲学都具有极深刻和极广泛的巨大影响,被誉为上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三大发现之一。然而时代的局限性使达尔文进化论的两...  相似文献   

12.
钟扬 《自然与人》2009,(1):18-21
生命的蓝图是用DNA来书写的,因而人们可以通过比较DNA序列来研究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构建“进化树”。这一新兴的学科领域被称为分子系统学,它为预测基因的功能、追溯传染病病毒的感染源提供了新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3.
14.
分子进化的速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仅从低级向高级进化,而且伴随着分子进化。生物界虽然千姿百态,但其基本构成都是蛋白质和核酸。经过研究,发现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氨基酸差异数越小,反之则越大。这种蛋白质分子差异为揭示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分子进化的速率问题》一文或许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子遗传学的成就提倡的中立学说在发表后的十多年中,对中立学说越发有利的观察事实正在增多。本文个别地方作了删节。  相似文献   

16.
潘星华  傅继梁 《自然杂志》1995,17(4):189-192,193
Dobzansky说:“不从进化的观点看问题,生物学的一切将不可理解”。分子进化研究不仅是一种特定的学科方法,而且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科学理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分子进化研究赋予了重要使命,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综述了分子进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最新发现,包括同源性分析、进化速率估计、系统发育树、分子种和基因及基因家族起源等方面,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三十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到现在为止,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物种有多少呢?据辛普森(Simpson)估计,约有五千万到四十亿种,而格兰特(Grant)则估计有十六亿到一百六十亿种。现存的物种又有多少呢?也有不同的估计数,一般认为在一百五十万种到四百五十万种之间。倘若我们假定曾经有过的物种为二十亿种,现存的为二百万种,那就是说,原有的物种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已灭绝了。  相似文献   

18.
生物适应进化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分子生物学成就为依据,从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生命存在的环境基础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论证,提出了生物适应进化学说以及生物适应进化的分子机制,这一理论指出生物对其环境的适应是进化的主要原因,而环境因素(负熵流)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分别是对进化树的自然疏枝和人工修剪。  相似文献   

19.
贺福初 《科学通报》1996,41(24):2264-2268
分子水平“中性突变”的发现与“中性学说”的提出丰富了人们对生物进化尤其是分子进化的认识,同时对达尔文主义提出了严峻挑战.中性论者认为:分子水平的绝大部分突变对生物体既非“有利”,亦非“有害”,而是中性.它们主要是通过在群体中的遗传漂变被随机固定或消除,因而具有恒定的,与生物世代长短无关的突变速率.60年代中期Zuckerkandl等提出的“分子进化钟”假设(即分子进化速率在整个物种演化中恒定)是中性理论的主要支柱.但此假设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存有争议,只是由于双方均采用相对分子进化速率(为两物种分子进化速率均值),双方的证据均不能让对方信服.为解决此论争,我们建立了绝对分子进化速率(指单一物种分子进化速率)计算方程,揭示多系-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与GM(粒单系)-CSF在哺乳动物进化中不遵守“分子进化钟”,其进化速率随物种进化程度提高而降低,即呈现“减速进化(slow-down evolution)”.为判断此现象的普遍性,本文系统分析了4种不同蛋白质从单细胞原核生物到单细胞真核生物、植物、节肢动物,直至灵长类中人的绝对分子进化速率的变化情况,证明“减速进化”在不同蛋白质/酶中,在不同物种进化中均普遍存在,因而推测为一种普遍的规律.此外,本文还尝试了用此规律来分析、估计相近物种(  相似文献   

20.
贺福初 《科学通报》1994,39(2):179-179
“分子进化钟假设”(Molecular evolutionary clock hypothesis)由Zuckerkandl与Pauling于1965年首次提出,并迅即成为Kimura建立的“分子进化中性理论(简称中性理论)的主要支柱,在进化学、考古学、分类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已产生广泛影响.多年来,蛋白质进化速率的计算一直沿用Zuckerkandl与Pauling建立,并由Kimura改进的方法,其结果为蛋白质在两物种中进化速率的算术平均值(即相对进化速率).显然,当蛋白质在不同物种中进化速率存在较大差别时,相对进化速率不能反映其分子进化的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所得的结论将难免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