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除了系统掌握法律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诚信善良、忠于法律、坚持真理、捍卫正义、不畏强权、富有仁爱之心的法律品格;具有自觉的守法意识、公民意识、证据意识和正当程序意识;具有无师自通的学习能力、法律法规的检索能力、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和说服能力以及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细心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传统法律心理同任何文化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公民的权益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道德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效率意识等等,对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起着二重作用。为此,必须培养公民的健康法律心理并探索建构现代公民意识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澳大利亚的民族认同经历种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多元文化政策的推行,在共同国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国民认同才趋于独立和成熟。民族认同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也是澳大利亚走向开放的、民主的、成熟的现代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树立现代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代中国人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基本矛盾,提出要树立现代法律意识必须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依赖感;制定良法,确立公民的法律正义感;公正司法,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加强法律教育,塑造公民现代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5.
区分对文化国家的归属性认同和对政治国家的赞同性认同有助于我们明晰有关香港人的国家认同问题的困惑,也为当前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即国家认同教育不应该停留在文化国家认同教育的维度,而是同时推进对政治国家的认同教育。以公民身份为制度与价值平台,在公民与国家认同之间建立起动态的逻辑关系,不同的认同基于公民身份这一制度与价值平台得以整合。教育作为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应明确两种类型国家认同的区别,通过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教育使学生具有一种能包容分歧与冲突的能力,从而提升国家认同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政治认同是人们产生的一种对现存政治体系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社会转型时期,重构我国政治认同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政治生活现实的双重诉求。基于哈贝马斯的“重建性”合法性理论的启示,应从价值规范和经验事实两方面对社会转型期我国政治认同重构进行新思考:一方面,以和谐、正义、民主、法冶、自由和平等为社会转型期我国政治认同重构的基本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以增进公民对执政党的认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提升公民政治社会化程度以及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为社会转型期我国政治认同重构的具体经验取向。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同伴的认同应成为学生的第一期望"、"品德的认同应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我们通过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公众意识、团队意识、公民意识等四驱动,以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同伴认同和品德认同,以创新性的德育理念和创新性的德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作为重要的精神纽带,国家意识对国家的形成、统一、强盛有巨 大的促进作用。它是公民义务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基础。树立国家意识,有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处理好各种关系。在新时期,缺乏国家意识,对中华民族就是一场灾难,为此,我们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加强公 民国家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民族问题的新情况,提出应该重点强调和培养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公民认同,处理好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与公民认同、国家认同与公民认同之间的关系。国家/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公民认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结构关系;从认同角度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培养民族/公民的国家认同。指出在中国,存在着忽视国家认同和公民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认识偏颇、多重身份认同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林阳 《科技知识动漫》2007,(11X):113-11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同伴的认同应成为学生的第一期望”、“品德的认同应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我们通过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公众意识、团队意识、公民意识等四驱动,以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同伴认同和品德认同,以创新性的德育理念和创新性的德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一定社会主导文化的传播将一个社会人转变为政治公民的过程.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主导者,理应在这一过程中起引领和率先模范作用.不过,受社会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难以将国家和法律赋予的公民身份转化为内在的、深层次的、正确的公民身份自我认同.揭示政治社会化视野下大学生公民身份自我认同规律,探索提升大学生公民身份自我认同的对策,对推动当代中国社会文明与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就业领域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特别是妇女就业歧视,这不仅破坏了宪法所规定的平等权原则,而且严重损害公民的平等就业机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提高,有关就业歧视争议案件将越来越多,我国应结合国际上反就业歧视的举措,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体系的同时,通过专门立法和引入平等权行为政策等措施,以更充分地保证我国公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公民法律理解-解释问题的分析引出了对公民的法律理解-解释活动与和谐社会善治的内在关系的探讨。和谐社会的善治模式内在地蕴含了公民法律理解-解释的要素,这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心理基础。公民法律理解-解释活动过程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具有社会整合作用,正确引导与教育以及优化公民法律理解-解释活动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塑造大学生公民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剖析主要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教育等几个方面分析在新形式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塑造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塑造大学生公民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剖析主要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教育等几个方面分析在新形式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塑造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不少宪法规定了公民遵守宪法的义务。对普通公民而言,遵守宪法主要是指维护宪法而非服从宪法,维护义务是伦理性质的,服从义务才具法律性质,但对公民并无直接法律效力。宪法规定公民遵守宪法的义务的主要作用在于培育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7.
江文力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4):115-117,125
通过对小城镇公民政治意识的调查,发现小城镇公民的"政治认同"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公民因年龄、职业、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和政治面貌的不同对政治体系中的相关要素的认同度有着较大差异.对此,应该更加注重小城镇政治权力来源的合法性、政治权力运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以及对政治认同诸影响因子的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现代法理型权威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司法信任。利用CGSS2017数据,揭示了媒体使用对我国公民司法信任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公民的司法信任水平较高。新媒体使用不仅对公民的司法信任具有显著的直接抑制作用,而且会通过抑制公民的社会公平感间接地削弱司法信任;传统媒体使用对公民的司法信任则没有明显的影响。社会公平感在公民的新媒体使用和司法信任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公民的传统媒体使用和司法信任之间则不起中介作用。因此,在新媒体话语日趋强势、功能日益突出的信息化时代,相关管理机构必须加大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鼓励、引导新媒体使用恰当的媒体语言,在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的框架内开展有利于塑造司法信任的客观、真实的报道和积极、健康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公民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过程,大众传播媒介在公民政治认同中起着培养公民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整合亚政治文化、传播主导文化的作用;在公民政治参与中起着培养公民民主意识、整合舆论、引导理性政治参与的作用,毫无疑问,大众传播媒介在公民的政治社会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建设优良家风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优良家风文化有利于塑造个人道德意识与现代公民人格意识,推进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优良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推动新时代优良家风文化建设,必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奠定家风文化传承的基石;加强良好家风文化宣传,增强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和认同;将家风教育贯穿到终身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家风教育融入生活,培育和提供直接的思想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