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在95年12月、97年1~3月对人工饲养的一个灰叶猴家庭(1幼猴、1成年雄猴、1成年雌猴)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①各猴的行为特点、活动地点、作用不同;②猴群中有明显的等级关系;③灰叶猴每天上午9∶00~11∶30和下午14∶00~16∶30各有一个活动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采用全事件记录法,2011年7—8月对秦岭南坡仿生态环境下养殖的中国大鲵繁殖前期夜间活动节律及影响其出洞活动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天19:30大鲵开始出洞活动,21:30至次日凌晨1:30为出洞活动高峰期,6:30后返回洞穴;雌性和雄性成鲵的夜间活动数量存在显著差异,成体与亚成体的夜间活动数量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大鲵出洞活动的数量与水温、光照强度的相关性较强;当光照强度在685~1 431lx、相对光照强度为3%时大鲵开始出洞活动或回洞隐藏,而当光照强度降至0lx后约2h、水温在17.1~18.4℃时出洞活动达到高峰期.表明在繁殖前期大鲵夜间活动节律同时受光照和水温的影响,光照强度是控制大鲵出洞活动的关键因子,水温是决定其出洞活动高峰期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对2006年8月采自陕西延安的16条中介蝮(Agkistrodon intermedius)标本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中介蝮标本的头体长为310~557mm,中段背鳞多数为23行,少数为22或25;腹鳞 尾下鳞为193~207,平均199.4±5.0.生态习性方面,它们主要见于农田及农舍附近,食物为田鼠、麻雀、蜥蜴等见于其生境的小型动物.基于3个香紫苏(SalviaSclareL.)地样方调查的种群密度约为24.39/km2,性别比(♂/♀)约为9∶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研究重庆大学城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白昼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取样和跟踪观察法观察和记录白颊噪鹛觅食、静息、运动、警戒、其他等5种主要白昼行为。【结果】白昼行为中,觅食、静息、警戒无明显的节律性变化,运动和其他行为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p<0.05)。觅食行为活动高峰出现在7:00~10:00和16:00~18:00两个时间段。警戒行为在7:00~8:00,12:00~13:00和14:00~15:00发生频率相对较高。静息行为在11:00~12:00和13:00~15:00有峰值。白颊噪鹛行为节律以觅食和运动行为为主,分别占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的比例为44.48%,21.13%。【结论】白颊噪鹛的白昼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是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研究重庆大学城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白昼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取样和跟踪观察法观察和记录白颊噪鹛觅食、静息、运动、警戒、其他等5种主要白昼行为。【结果】白昼行为中,觅食、静息、警戒无明显的节律性变化,运动和其他行为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p0.05)。觅食行为活动高峰出现在7:00~10:00和16:00~18:00两个时间段。警戒行为在7:00~8:00,12:00~13:00和14:00~15:00发生频率相对较高。静息行为在11:00~12:00和13:00~15:00有峰值。白颊噪鹛行为节律以觅食和运动行为为主,分别占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的比例为44.48%,21.13%。【结论】白颊噪鹛的白昼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是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iensis)、岩栖蝮(Gloydius saxatilis)、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和菜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jerdonii)5种蛇毒的混合物制备类毒素,免疫20~22周龄莱航母鸡并收集鸡卵,用冻融法、水稀释法和PEG法提取卵黄多价抗蝮蛇毒IgY,并用酶联免疫法和蛋白印迹法对所得IgY效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母鸡在免疫期间产下的鸡卵中,均存在可有效中和上述5种蛇毒的卵黄抗体IgY,且诱导量随免疫强度的提高而增加;不同方法所得有效抗体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且同一提取法所得抗体对不同蛇毒的交叉中和能力也不同,这可能与动物对5种蛇毒的免疫应答存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于2006年7-8月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对半散养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hemionus)的昼间行为与活动规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半散养条件下,夏季蒙古野驴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是摄食(48.45±10.01)%、站立(22.46±6.83)%、社会联系(10.33±11.68)%、运动(7.67±4.28)%、卧息(7.37±8.23)%、其他(3.71±2.03)%;1天内摄食有3个高峰期(8:00-9:00、11:00-12:00、16:00-18:00),站立有2个高峰期(8:00-10:00、12:00-15:00),运动有3个高峰期(7:00-8:00、9:00-10:00、15:00-16:00),卧息有2个高峰期(6:00-7:00、13:00-14:00);蒙古野驴的年龄因素与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以网络平台游客感知评价的文本和照片内容分析为手段,研究宁波植物园旅游形象感知与游客行为特征.结果表明:①园艺植物景观丰富多样、人文景观地域特色突出和主题活动可参与性强是游客体验后旅游形象的总体感知;②4,5月和10月为两个客流量高峰期,游客以亲子家庭为主要结伴方式,且赏景、拍照、游玩和亲近认知自然为游客的主要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少儿科技》2020,(5):39-39
2018年搞笑诺贝尔奖人类学奖成果:黑猩猩经常模仿人类,就像人类模仿黑猩猩一样研究团队研究了动物园中黑猩猩与游客之间自发性的模仿行为,在游客高峰期(上午10点~下午3点)观察、记录,发现黑猩猩和游客都试图用各种花招吸引对方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新引入人工圈养环境的驯养时间的长短对野生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的活动持续时间和活动行为起始时刻的影响以及年龄是否会影响马来穿山甲的适应性行为。【方法】对已引入圈养环境下生活1年以上的81号和A1号共2只马来穿山甲的日常行为进行了为期50d的观察研究,对比刚引入圈养环境下的52号和53号共2只马来穿山甲的日常行为的观察研究,归纳得出野生马来穿山甲被引入圈养后的生理行为变化规律。【结果】刚引入圈养环境的52号和53号个体昼夜活动持续时间分别为3.83~626.63min和3.13~269.08min,比81号和A1号个体的昼夜活动持续时间即63.33~507.50min和31.67~765.00 min更短;52号和53号个体活动行为起始时刻分别为19:51:48和21:02:52,比81号和A1号个体的活动行为起始时刻即21:39:04和20:51:43更早。【结论】圈养时间对马来穿山甲的活动持续时间有明显影响;随着马来穿山甲对新环境的适应,它的昼夜活动持续时间会逐渐增加,范围为360~390 min;它的活动行为起始时刻会延迟,稳定范围为21:00~22:00。与亚成体马来穿山甲相比,成体马来穿山甲的昼夜持续活动时间和活动行为起始时刻变化明显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1.
2014-2015年利用视频监控法对保定市动物园5对笼养黑鹳(Ciconia nigra)的交尾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笼养黑鹳交尾最早开始于1月5日,最晚结束于4月24日.交尾持续日期平均为(14.60±2.967)d,一天中不同时段的交尾次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交尾的高峰期出现在07:00时和日出后的1h内;交尾时雄鹳尾部偏向性个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交尾的持续时间为11~24s,平均交尾持续时间为(15.07±2.560)s,主要集中在13s;交尾后的鸣叫时间为2~11s,主要集中在2~3s;交尾过程中雄鹳尾部下压1~6次,平均为(3.47±1.068)次,主要集中在3次.  相似文献   

12.
笼养雄性冠斑犀鸟繁殖期取食与哺育活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3年 5月 11日~ 8月 4日在南宁市动物园内跟踪观察 2只正处于繁殖期的冠斑犀鸟。目标雄性冠斑犀鸟个体发生的 ,或者与其他个体间发生的行为事件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全程观察记录。目标雄性冠斑犀鸟在巢洞口哺育的所有行为采用全事件取样法观察记录。观察得到的数据采用 SPSS10 .0 forwindows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雌鸟封巢期 ,雄鸟的取食频次与喂食次数呈显著正相关 (Sig. <0 .0 1) ,9:0 0~ 11:0 0是取食活动高峰期。雌鸟封巢 6周后 ,在早上 (6 :0 0~ 8:30 )和傍晚 (17:0 0~ 19:0 0 )雄鸟的取食和哺育活动性明显加强。封巢后的第 11~ 13天出现第一个喂食高峰 ,从第 4 2~ 4 5天开始又出现上升峰 ,之后是一个波动型的上升过程 ,第 75天即雌鸟出巢前的一天喂食达到最高峰 ,然后是较快的递减 ,直到雏鸟出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新引入人工圈养环境的驯养时间的长短对野生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的活动持续时间和活动行为起始时刻的影响以及年龄是否会影响马来穿山甲的适应性行为。【方法】对已引入圈养环境下生活1年以上的81号和A1号共2只马来穿山甲的日常行为进行了为期50d的观察研究,对比刚引入圈养环境下的52号和53号共2只马来穿山甲的日常行为的观察研究,归纳得出野生马来穿山甲被引入圈养后的生理行为变化规律。【结果】刚引入圈养环境的52号和53号个体昼夜活动持续时间分别为3.83~626.63min和3.13~269.08min,比81号和A1号个体的昼夜活动持续时间即63.33~507.50min和31.67~765.00 min更 短;52号 和53号 个 体 活 动 行 为 起 始 时 刻 分 别 为19:51:48和21:02:52,比81号和A1号个体的活动行为起始时刻即21:39:04和20:51:43更早。【结论】圈养时间对马来穿山甲的活动持续时间有明显影响;随着马来穿山甲对新环境的适应,它的昼夜活动持续时间会逐渐增加,范围为360~390 min;它的活动行为起始时刻会延迟,稳定范围为21:00~22:00。与亚成体马来穿山甲相比,成体马来穿山甲的昼夜持续活动时间和活动行为起始时刻变化明显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直接观察与录像机监控相结合的方法,对笼养条件下松鼠夏季的昼夜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松鼠夏季的昼夜活动节律为典型的昼行性,松鼠的活动时间为5:00~22:00,有两个活动高峰期和一个亚高峰期,即6:00~8:00、10:00~12:00、17:30~19:30;雌兽的巢外活动、取食和饮水的时间量分别为(12 773.00±2 207.32)s、(6 928.59±1 314.21) s、(75.59±8.95)s;雄兽分别为(14 865.82±2 859.87)s、(9 006.18±1 888.51)s、(93.24±16.65)s;取食频次雌兽(77.82±18.90)次、雄兽(76.88±14.59)次;饮水频次雌兽(14.71±3.57)次、雄兽(20.00±2.76)次;出入巢频次雌兽(25.29±2.59)次、雄兽(34.94±3.09)次;雌雄同巢时间量为(27 681.18±2924.19)s.巢外活动、取食和饮水活动时间量,进出巢频次以及饮水频次雌雄差异均显著,但在取食频次上雌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投食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但也影响了非人灵长类的日常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为探究投食对川金丝猴日常活动的影响,2017年7月~2018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基地投食川金丝猴群(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在上午10:00~12:00和下午16:00~18:00为两个取食高峰期,且在中午14:00~16:00为较长的休息期.取食、移动和休息行为构成了川金丝猴昼间活动的主体(81.99%),各类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休息行为55.45%、取食行为13.34%、移动行为13.20%、理毛行为8.33%和其他行为9.68%.此外,不同性别-年龄组个体间的活动时间分配也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这可能是不同性别-年龄组在生长发育、繁殖投入等过程中的差异,反映了其对环境的生存适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特征,2015年1月至12月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布设红外相机开展监测。结果表明:在黄楝树、愚公和蟒河等3个林区37个相机位点中监测到太行山猕猴。猕猴在全年的日活动节律中出现2个活动高峰期,分别位于6:40—9:30和15:20—18:20。与其他季节相比,猕猴在夏季的早活动高峰提前0.5~3.2 h出现,活动高峰期延长0.3~2.4 h,夏季晚活动高峰提前0.2~0.7 h结束,活动高峰期缩短0.5~2.7 h。此外,在黄楝树、愚公、蟒河和邵原等4个林区66个位点中监测到人类干扰活动,人类干扰的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0:00—18:00,与其他季节相比,人类干扰在夏季的活动高峰提前0.5~2.8 h出现,活动高峰期延长0.5~1.7 h。由此可见,太行山猕猴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可能主要受到温度、日照强度、日出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受到人类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桂花访花昆虫种类、访花频率、访花时间、访花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桂花的主要访花昆虫有13科18种,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其中鳞翅目共有7种,膜翅目6种,双翅目3种,鞘翅目、半翅目各1种。蜂类和食蚜蝇类访花频率高,数量大,为桂花主要的传粉昆虫。访花高峰期为桂花开花的盛花期,停留时间与传粉频率呈负相关关系。日活动规律为双峰型和单峰型,活动高峰期有一定交错。  相似文献   

18.
陕西3种蝮蛇血清及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聚胶电泳研究了陕西境内3种蝮蛇:日本蝮短尾亚种(Agkistrodon blomhof-fii brevicaudus)、秦岭蝮(A.qinlingensis)及中介蝮(A.intermedius)的血清及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3种蝮蛇的血清及酯酶图谱显示一定程度的共性,又存在明显差异,支持形态学将其划分为3个独立种的观点;秦岭蝮与中蛤蝮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日本蝮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9.
采用视频记录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凡纳滨对虾活动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饥饿初期(1~4d),凡纳滨对虾白昼活动频率和游走速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饥饿中期(5~8 d),白昼活动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饥饿后期(9~12 d),昼夜活动频率和游走速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饥饿胁迫下,凡纳滨对虾采取降低活动水平的行为对策,减少能量消耗,将有限能量用于维持基本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0.
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了白鹇的行为时间分配、日活动节律、集群模式以及季节变迁对其活动节律的影响.共获得216个有效样本,共观察到白鹇216群次,计271只次.结果表明:白鹇的主要行为类型有警戒、觅食、梳理、育幼和移动.其中警戒和移动是白鹇的主要行为,分别占其总行为的46.18%和40.63%,依次是觅食占10.82%、育幼占1.58%、梳理占0.79%.白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觅食和梳理行为有2个高峰期,育幼只有1个高峰,警戒和移动行为没有显著的时间波动.在不同的季节,白鹇的5种行为中只有警戒行为具有显著的节律性.白鹇的集群大小为1~6只,平均1.37±0.74只,其集群类型包括单雄、单雌、雄-雄、雌-雌、雄-雌和母-子6种类型,以单雄群为主(占52.2%),单雌群次之(占35.2%),然后依次是雄-雌群(占6.0%)、雌-雌群(占3.9%)、母-子群(占2.3%)和雄-雄群(占0.4%).白鹇多以单只型为主.在春季期间开始出现了母-子群,冬季期间单雄集群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