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浓度TGF-β1、不同作用时间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ERK信号转导通路在TGF-β1介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取大鼠胸主动脉,用贴块法进行原代培养,取3~5代细胞.分别施加不同浓度TGF-β1(0、0.01、0.1、1、10ng/mL)作用24h和10ng/mL TGF-β1作用不同的时间(0、8、12、16、20、24h),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吸光值,确定TGF-β1作用浓度和时间.再取生长正常的细胞,分四组:对照组,TGF-β1组,ERK阻断剂组和 TGF-β1 ERK阻断剂组.继续培养24h后,用MTT法测细胞的增殖活性.TGF-β1浓度≥1 ng/mL作用24h时吸光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0ng/mL TGF-β1作用时间≥12h时吸光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0ng/mL TCF-β1作用时间≥12h时吸光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三组吸光值均明显降低(P<0.05),ERK阻断剂组吸光值低于TGF-β1组(P<0.0 5).TGF-β1呈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ER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不参与TGF-β1介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rhBMP-6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0S的作用,分别用含rhBMP-2和rhBMP-6及重组绿色荧光蛋白的条件培养液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利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双染法、Transwell小窒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未实施任何千预的空白对照组和用rGFP干预实验对照组相比.rhBMP-2和rhBMP-6的干预致两种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存活率均随时间逐渐降低;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穿膜数明显减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逐渐增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rhBMP-2和rhBMP-6可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增殖和迁移、诱导其凋亡和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香青兰总黄酮对高脂饲料诱导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TGF-β 1/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香青兰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1、42、84 mg/kg/d)和辛伐他汀组(3.5 mg/kg/d)。小鼠给药12周后处死,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了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了各组主动脉TGF-β1,Smad2/3及P-Smad2/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轻,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IL-1β、IL-6、TNF-α、MCP-1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Western Blot显示各给药组主动脉中TGF-β1、p-Smad2/3以及Smad2/3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香青兰总黄酮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干预TGF-β 1/Smad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甲泼尼龙在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实验建立肾纤维化模型。实验将2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手术后第2天给药,14 d后,使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病理变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和IHC染色检测各组梗阻侧肾脏中Col-1、Col3A1、FN、α-SMA的表达情况以及TGF-β/Smad和NF-κB信号通路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UUO会导致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甲泼尼龙能显著减弱UUO小鼠肾间质细胞外基质Col-1、Col3A1、FN、α-SMA的生成,下调TGF-β/Smad和NF-κB信号通路中蛋白的表达。由此可知,甲泼尼龙对小鼠肾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它通过抑制TGF-β/Smad和NF-κB信号通路来减轻UUO诱导的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介入性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TGF-β1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能与新生内膜的发生发展存在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检测动脉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新生内膜中各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探讨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内膜增生以及TGF-β1与MSCs招募的关系。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程度的变化,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血管损伤后7、14、21 d时新生内膜中TGF-β1、P-Smad2/3、Nestin及Ki-67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内膜增生程度不同,损伤后7 d开始形成少量内膜,14d显著增多,21 d达最大厚度;(2)TGF-β1、P-Smad2/3于新生内膜中的表达含量变化与Ki-67阳性指数正相关;(3)Nestin在损伤血管内的表达阳性指数与TGF-β1的表达量正相关。由此可知,TGF-β1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促进作用可能通过Smad经典信号通路,且在损伤过程中,TGF-β1的分泌可能招募循环中的MSCs至损伤血管处,共同参与损伤后的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新疆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血压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新疆300名汉族(150名高血压患者,150名正常对照者)人群进行调查问卷,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TGF-β1浓度.结果显示:1.新疆汉族人TGF-β1水平与舒张压成正相关(r=1.141,P<0.05).2.EH组血清TGF-β1浓度(35.27±12.12ng/mL)与对照组(31.47±11.82 ng/mL)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GF-β1浓度与性别、年龄无关.3.超重、肥胖、腹部肥胖、高胆固醇、高血糖是新疆汉族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由此可知,TGF-β1浓度升高可能参与了汉族人EH的发病过程,血清TGF-β1浓度升高可以与其他环境因素(肥胖)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了个体患高血压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38例硬皮病患者活检皮肤组织和10例正常活检皮肤组织TGF-β1、Smad2/3、Smad4、Smad7表达含量,并结合病例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硬皮病患者组活检皮肤组织的TGF-β1、Smad2/3、Smad4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硬皮病患者组活检皮肤组织的Smad7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在硬皮病患者组内活检皮肤组织TGF-β1、Smad2/3、Smad4和Smad7表达量与患者病情分类、分期、合并有无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没有差异.提示TGF-β1/Smads信号传导细胞因子异常参与了硬皮病纤维化的整个发病过程,TGF-β1、Smad2/3、Smad4高表达和Smad7调控不足是促进硬皮病纤维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38例硬皮病患者活检皮肤组织和10例正常活检皮肤组织TGF-β1、Smad/3、Smad4、Smad7表达含量,并结合病例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硬皮病患者组活检皮肤组织的TGF-β1、Smad2/3、Smad4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硬皮病患者组活检皮肤组织的Smad7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在硬皮病患者组内活检皮肤组织TGF-β1、Smad2/3、Smad4和Smad7表达量与患者病情分类、分期、合并有无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没有差异.提示TGF-β1/Smads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杨梅素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骨性关节炎(OA)发展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通过CCK-8法筛选出IL-1β诱导损伤的最适质量浓度;采用诱导损伤最适质量浓度的IL-1β构建体外骨性关节炎损伤模型,通过CCK-8测定不同浓度的杨梅素对损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杨梅素的最适作用浓度.细胞实验使用分离提取的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模型组、杨梅素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能力;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质量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种细胞中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动物实验使用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OA模型组、杨梅素组,并通过灌胃进行给药;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的组织结构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关节液中TNF-α、IL-6和IL-10的质量浓度.结果:与质量浓度为0、1、5、50、100 ng/mL的IL-1β相比,当IL-1β的质量浓度为10 ng/mL时,细胞抑制率为48.36%(P0.01),接近半数致死量,因此IL-1β诱导损伤的最适质量浓度确定为10 ng/mL.与浓度为5、20μmol/L的杨梅素相比,当杨梅素浓度为10μmol/L时,能明显提高损伤后的软骨细胞的活性(P0.01),因此杨梅素的最适作用浓度选择为10μmol/L;杨梅素能提高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降低软骨细胞的凋亡能力;同时使TNF-α、IL-6的质量浓度均减少(P0.05),IL-10的质量浓度增加(P0.05);杨梅素也能使软骨细胞中PI3K、AKT、NF-κB P65、IKKαβ、IKBα蛋白的磷酸化程度均下调(P0.05),IKBα蛋白表达上调;Masson结果显示:杨梅素使受损的软骨细胞形态变规则,软骨组织的胶原纤维排列变紧密,同时使大鼠关节液中TNF-α、IL-6的质量浓度均减少(P0.05),IL-10质量浓度增加(P0.05).结论:杨梅素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抑制骨性关节炎炎症反应,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明显缓解关节软骨的退变,降低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CF-β1)及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4蛋白在肾脏的动态表达,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依病程长短分为①A组(2周组),②B组(4周组),③C组(8周组),④D组(16周组),⑤E组(24周组),每组分别设有正常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组(DM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菌素(STZ)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TGF-β1、Smad2/3、Smad4及纤连蛋白(FN)的表达;PAS染色光镜观察肾小球系膜、肾小管基底膜变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情况等的形态学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h尿蛋白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肾脏TGF-β1极少表达,Smad2/3、Smad4有少量表达.而糖尿病大鼠三者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糖尿病进展,肾组织纤连蛋白表达及24b尿蛋白都增多;糖尿病16周时肾脏TGF-β1表达分别与Smad2/3、Smad4及FN、24h蛋白尿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STZ-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和下游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4参与了肾病时肾脏肥大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诱导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模型中对线粒体的影响与机制,以及线粒体功能受损对EMT的作用。方法:在TGF-β诱导肺癌A549细胞EMT的模型中,利用流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ROS)水平,通过RT-PCR检测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抑制剂和构建Smad2敲除的A549细胞,结合流式和RT-PCR手段验证TGF-β对线粒体调控的通路;利用RT-PCR和报告基因实验分析TGF-β对线粒体调控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影响;通过构建A549-tet-PGC-1α细胞检测PGC-1α诱导过表达对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构建PGC-1α诱导敲低的A549细胞株,结合Western blot、RT-PCR、损伤修复和细胞迁移等实验分析PGC-1α敲低对细胞EMT的影响。结果:TGF-β显著促进线粒体膜电位(P<0.05)和ROS(P<0.001)水平,并抑制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P<0.001),而TGF-βR抑制剂及Smad2敲低可抑制TGF-β引起...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扰素-γ(IFN-γ)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增殖的调节作用。应用组织块培养和差速消化法获取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正确后MTT法评价不同浓度的4种细胞因子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IGF-I、HGF分别在10~200 ng/m L,0.1~100 ng/m L浓度范围内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呈正相关。而TGF-β1(2.5~100 ng/m L)、IFN-γ(5~160 ng/m L)则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乳腺上皮细胞增殖。IGF-I、HGF均能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增殖,该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TGF-β1、IFN-γ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出现剂量抑制效应。该研究为下一步深入探讨细胞因子对奶牛泌乳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的方法,应用qPCR技术检测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α-SMA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μg/L TGF-β1组、10μmol/L ATRA组、5μg/L TGF-β1+0.1μmol/L ATRA组、5μg/L TGF-β1+1μmol/L ATRA组和5μg/L TGF-β1+10μmol/L ATRA组(TGF-β1和ATRA同时加入).处理24h后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TGF-β1诱导HFL-I中α-SMA基因表达明显上调(6.36倍).不同浓度ATRA干预后均可以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HFL-I中α-SMA基因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3.89、1.94和1.42倍).以上结果表明,ATRA可以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基因表达.ATRA对HFL-I细胞增殖和TGF-β1诱导分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α-SMA基因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的成骨定向分化,将成骨分化培养基培养作为成骨组,完全培养基培养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VON KASSA染色结果显示:h MSCs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能力,钙结节明显;碱性磷酸酶(ALP)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成骨组的ALP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12 d达到峰值,随后进入平台期.为验证h MSCs和聚乳酸-羟基乙酸/磷酸三钙(PLGA/TCP)的相容性,将PLGA/TCP上培养作为立体培养组、平面上培养作为平面对照组进行相关分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细胞能在材料上粘附生长并进行成骨分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结果显示立体培养组的增殖率在5和7天时要明显高于平面对照组(P0.01),ALP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立体培养组的成骨分化效果在3、5、7天时要好于平面对照组(P0.05),证明h MSCs和PLGA/TC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两者具有结合生成组织工程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哈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733名哈族人群进行调查问卷,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TGF-β1浓度。结果显示:蔬菜摄入不是超重、肥胖、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哈族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哈族人群TGF-β1水平与舒张压成正相关(r=0.158,P0.05)。EH组TGF-β1血清浓度(35.98±12.76ng/mL)与对照组(32.43±14.27ng/mL)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TGF-β1浓度升高可能参与了哈族人EH的发病过程,血清TGF-β1浓度升高可与其他环境因素(年龄、超重、肥胖)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个体患高血压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淫羊藿甙对高浓度葡萄糖抑制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是否具有保护左右,采用含10 mmol/Lβ-磷酸甘油、50 mg/L维生素C以及10~(-8)mol/L地塞米松的α-MEM培养基诱导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根据培养基葡糖糖含量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5. 5 mol/L葡萄糖)、高糖组(22 mol/L葡萄糖)和药物干预组(22 mol/L葡萄糖)。药物干预组各组细胞换液时分别加入0. 1μmol/L、1. 0μmol/L和10μmol/L的淫羊藿甙。通过茜素红染色、钙含量检测方法检测诱导培养25 d后细胞外钙含量,使用Real time PCR检测诱导培养7 d后成骨标志分子表达,观察各组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情况。使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诱导培养7 d后的各组MC3T3-E1细胞内自由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水平。结果表明:22mmol/L葡萄糖组细胞钙含量最低,成骨标志分子ALP、Osteorix及Runx2表达降低,细胞内自由氧生成水平升高,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受到抑制。使用不同浓度淫羊藿甙干预后,细胞钙含量升高,成骨标志分子ALP、Osteorix及Runx2表达升高,细胞内自由氧生成水平降低,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的减弱。可见淫羊藿甙能够通过降低细胞内自由氧水平,减弱高浓度葡萄糖对成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尼古丁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尼古丁作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前后,一氧化氮(NO)、细胞内钙离子(Ca2+)的变化及α7 nAch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尼古丁作用于MSCs后24、36、48h,MSCs内NO的释放情况;尼古丁作用MSCs 24 h,fluo - 3/AM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内Ca2+变化;用RT - qPCR检测尼古丁作用后α7 nAchR的表达情况.结果:尼古丁作用MSCs 24、36 h后,各实验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呈时间、质量浓度依赖性,但在48 h,质量浓度0.8与1.0 mg/mL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尼古丁作用后,各实验组质量浓度(0.6、0.8、1.0 mg/mL)的Ca2+荧光强度分别为( 141.26±16.01)、(164.90±18.39)、(198.76±17.63),均高于对照组(119.30±14.14),其中质量浓度0.8、1.0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MSCs可表达α7 nAchR,且尼古丁作用后表达水平增高,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尼古丁可上调人脐带MSCs的α7nAchR表达,并通过刺激MSCs释放NO、升高细胞内Ca2+从而致MSCs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131(TGF-β1)及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4蛋白在肾脏的动态表达,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依病程长短分为①A组(2周组),②B组(4周组),③组(8周组),④D组(16周组),⑤E组(24周组),每组分别设有正常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组(DM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菌素(STZ)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TGF-131、Smad2/3、Smad4及纤连蛋白(FN)的表达;PAS染色光镜观察肾小球系膜、肾小管基底膜变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情况等的形态学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h尿蛋白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肾脏TGF-β1极少表达,Smad2/3、Smad4有少量表达,而糖尿病大鼠三者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糖尿病进展,肾组织纤连蛋白表达及24h尿蛋白都增多;糖尿病16周时肾脏TGF-β1表达分别与Smad2/3、Smad4及FN、24h蛋白尿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TZ-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和下游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4参与了肾病时肾脏肥大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为特征,肾脏损伤是SLE的重要脏器受损之一,影响预后,是风湿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将以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Smad7对该通路的影响。各入组60例LN为实验组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健康对照,(1)探讨LN病人TGF-β、Smad基因的表达。(2)通过MTT、ELISA、PT-PCR、免疫组化方法对狼疮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尿液、肾组织中TGF-β、Smad、Smad7的表达差异,以期发现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Smad7对该通路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尿液中TGF-β的含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含量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RT-PCR半定量分析发现TGF-β、Smad7 mRNA表达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肾组织TGF-β、Smad7蛋白主要表达在皮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TGF-β、Smad7蛋白表达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5)。狼疮肾炎患者血清、肾组织中TGF-β、Smad、Smad7的表达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血清、肾组织中高,且统计学有差异(P0.05),进一步验证了狼疮肾损害患者的炎症损伤机制,且炎症发挥作用的途径为TGF-β/Smad7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新疆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血压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新疆300名汉族(150名高血压患者,150名正常对照者)人群进行调查问卷,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TGF-β1浓度。结果显示:1.新疆汉族人TGF—β1水平与舒张压成正相关(r=1.141,P〈0.05)。2.EH组血清TGF-β1浓度(35.27&#177;12.12ng/mL)与对照组(31.47&#177;11.82ng/mL)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GF—β1浓度与性别、年龄无关。3.超重、肥胖、腹部肥胖、高胆固醇、高血糖是新疆汉族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由此可知,TGF-β1浓度升高可能参与了汉族人EH的发病过程,血清TGF-β1浓度升高可以与其他环境因素(肥胖)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了个体患高血压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