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福建省内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18)F、~(99m)Tc、~(131)I的辐射环境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工作场所周围γ吸收剂量率测值范围为0.10~0.64μGy/h,较环境本底值(0.20μGy/h)未明显升高;工作场所β表面污染水平控制区测值范围为0.02~10.4Bq/cm~2,监督区测值范围为0.03~3.58Bq/cm~2,均低于国家标准相应限值;废水的β放射性比活度测值范围为0.21~0.98Bq/L,低于国家污水排放β比活度限值(10Bq/L)。对给药患者体外辐射水平监测与分析可知,常用核素诊疗过程所致周围人员的年有效剂量符合国家技术标准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部分建筑材料产地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广州市花岗岩、基岩和常用建筑材料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用γ谱仪测量样品中232Th2、26Ra和40K的放射性比活度.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花岗岩石材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比普通建筑材料高;基岩中花岗岩放射性水平最高,常用建筑材料中以粉煤灰的放射性核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报道闽南常用石材的 33个样品中 ,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分析结果 ,并按照国家有关石材产品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分析结果表明 ,所采集的 33个石材样品 ,有 3个样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 2 6Ra,2 3 2 Th,40 K)含量异常偏高 ,其放射性比活度大于 C类控制值 ;而其余 30个样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处于正常本底水平 .所有石材比活度的范围 :2 2 6Ra为 15 .4~ 4 78.0 Bq·kg-1;2 3 2 Th为15 .3~ 6 6 9.3Bq· kg-1,40 K为 15 5~ 2 10 3Bq· kg-1.根据国家标准和建设部行业标准的要求 ,只有 11个石材样品 (其放射性比活度属于 A类控制值 ,内照射指数 MRa和外照射指数 Mr均小于 1)能用于住宅建设和内装修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江西某地区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进行监测,对该地区的河水和井水进行采样,将样品分别进行浓缩、转移、洗涤、灼烧,经马弗炉高温灰化,采用BH1216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量水中总α、β放射性浓度.测量结果显示,井水水样总α、总β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0.045 9 Bq/L与0.1102 Bq/L;河水水样总α、总β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0.079 9 Bq/L与0.146 8 Bq/L,平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少数井水样品与河水样品的总α比活度超过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测量铝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2 Th和238U质量活度结论, 即232 Th质量活度为2.3 ×10 - 3~7.0 ×10 - 3 Bq/ g , 238U质量活度为0.136 ×10 - 3~0.155 ×10 - 3 Bq/ g。同时也讨论了在测量高密度样品时样品对其本底辐射的自吸收及环境辐射的屏蔽修正问题, 实验表明测量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测量铝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2Th和238U质量活度结论,即232Th质量活度为23×10-3~70×10-3Bq/g,238U质量活度为036×10-3~055×10-3Bq/g。同时也讨论了在测量高密度样品时样品对其本底辐射的自吸收及环境辐射的屏蔽修正问题,实验表明测量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利用γ能谱仪对新疆伊犁盆地北缘600 km~2面积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进行了现场测量,计算γ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和年有效剂量,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和~(40)K比活度分别为11.12~462.26 Bq/kg,8.08~100.53 Bq/kg,62.6~1774.71 Bq/kg;γ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为16.06~241.59 nGy/h,均值为74.18 nGy/h,低于全国(81.50 nGy/h)和世界(80.00 nGy/h)的均值;γ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在国家标准限量控制的范围内。调查区~(238)U,~(232)Th,~(40)K比活度与局部煤层及其顶板铀矿化出露关系比较密切,但煤层及其顶板(如泥岩)铀矿化厚度和产出规模有限,其对放射性环境的影响具有范围小、不均匀特征。  相似文献   

8.
经监测,2013年~2014年,宁德核电厂外围环境中气溶胶总α、总β的监督性监测结果为:总α浓度平均值为0.10m Bq/m3,总β浓度平均值为1.02m Bq/m3,略低于福州对照点监测值(总α为0.18m Bq/m3;总β为1.11m Bq/m3)。数据表明,宁德核电厂运行以来,其外围环境中气溶胶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未见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植物和土壤进行长期的野外调查,重点寻找自然条件下放射性核素富集植物.结果表明,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地上部分镭(^226Ra)和钍(^232Th)的平均含量(比活度)分别为248.4和679.8Bq·kg^-1,变化范围为118.3~565.6和158.3~2272.9Bq·kg^-1,地下部分(根)^226Ra和。^232Th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7.8和314.3Bq·kg^-1,变化范围为103.8~239.8和149.3~563.6Bq·kg^-1.对应的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BCF)平均值为1.88和2.74,转移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TF)平均值为1.57和2.02.芒萁时镭和钍有显著的富集特征,这一发现为研究天然放射性核素在植物中的超富集机理和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宁德核电和福清核电首台机组投产,核电逐步发展成为福建省中远期的主力能源之一,由此,近岸海域的放射性水平受到民众关注。分布在海水中的多种裂变产物中,137Cs占有特殊地位,其半衰期长,对海水生物和人类的潜在危害深远。该研究选取了福建近岸海域7个地点海水进行调查,对这些海水进行137Cs的放射性水平检测,结果表明,7个地点海水的137Cs平均活度在1.33~1.89 m Bq/L之间,远低于海水水质标准中137Cs环境容许标准(0.7Bq/L),7个地点海水137Cs活度浓度均在环境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的影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53例接受131I 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48例和转移灶治疗5例)在给予74 MBq(诊断剂量) 131I 2~3 d 后进行全身显像;给予治疗剂量131I 7~10 d 后,用相同的采集条件进行全身显像; 给予治疗剂量3~6个月后进行131I随访全身显像,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接受131I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患者中, 3~6个月后进行131I全身显像随访,甲状腺一次完全去除率为91.7% (44/48),其中3例在完全去除后发现新功能性转移灶; 8.3% (4/48)未获完全去除.在5例接受131I转移灶治疗患者中, 131I全身显像随访显示功能性转移灶(如颈部淋巴结)消失, 肺和骨转移灶减少.结论:131I全身显像是评价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131I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水中的微量砷进行了分析讨论,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08μg/L,回收率为89.13%~116.03%之间,线性范围0.10~10.0μg/L,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和测定精密度明显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配套检验方法:对Millpore纯水与外海无砷海水进行标准曲线分析对比,线性良好,斜率基本相同;对海水样品进行平行双样的测定,相对容许偏差都好于国家标准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1998,因此本方法可以适用于测定海水中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制备载131I-OVA的荷正电聚乳酸-乙醇酸(PLGA/DDAB)纳米粒,探讨其在活体动物体内的生物分布与转运研究。氯胺T法对卵清蛋白(OVA)进行131I标记,Sephadex G 25纯化标记抗原,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物的生物活性和体外稳定性。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DDAB纳米球,将其与131I-OVA共混吸附,制备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粒。动物试验选择C57/BL6小鼠,肌肉注射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粒,分析131I-OVA在小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并于注射疫苗制剂后不同时间行SPECT正位静态显像,观察小鼠不同组织内放射性浓聚情况。结果显示,标记抗原经纯化后,测得131I-OVA比活度达32~42 μCi.μg-1,标记率达(71.92±0.08)%,放射性化学纯度为(85.94±0.15)%。标记物在新鲜血清中存放72 h后,仍保持很高的反应活性,表明标记的OVA稳定性良好。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DDAB纳米球,平均粒径、分散系数和Zeta电位分别为122.8 nm、0.084和+31.5 mV。将其与131I-OVA共混吸附,抗原携载率达(89.60±0.21)%。注射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球疫苗制剂,与无佐剂疫苗相比,抗原在注射部位消失的速度更为缓慢。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载131I-OVA的PLGA/DDAB纳米球,生物活性较好,可用于抗原在活体动物的生物分布与转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广西喀斯特地貌对放射性核素分布及当地环境放射性的影响,利用高纯锗探测器对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大曹天坑和邓家坨天坑采集来的苔藓样品中7Be、40K、238U、232Th、226Ra、210Pb和137Cs的放射性比活度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苔藓植物中, 7Be的放射性比活度为202.3-698.8 Bq/kg [平均值:(430.7±169.7) Bq/kg,n=7];40K为33.7-159.9 Bq/kg [平均值:(91.6±44.1) Bq/kg, n=7];238U为检测限(3.0 Bq/kg)至54.4 Bq/kg [平均值:(16.9±23.6) Bq/kg,n=7];232Th为1.2-42.5 Bq/kg [平均值:(14.7±15.9) Bq/kg, n=7];226Ra为0.7-48.4 Bq/kg [平均值:(16.9±20.3) Bq/kg,n=7];210Pb为284.1-950.5 Bq/kg [平均值:(555.5±231.0) Bq/kg, n=7]; 137Cs为检测限(0.1 Bq/kg)至2.3 Bq/kg [平均值:(1.1±0.9) Bq/kg,n=7]。对比后发现所有测得的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天坑这一喀斯特地貌对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并没有显著影响,该地区也不存在其他污染来源,同时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大气示踪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放射性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疗效。方法:对845例131I治疗后的甲亢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845例甲亢患者,1次治愈率为86.4%(730/845),好转100例,无效15例,有效率98.2%(830/845)。早发甲状腺机能减低79例,发生率为9.3%。结论: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效果好,治愈率高,副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16.
运用1∶50000化探数据评价天然放射性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运用区域化探数据预测地-空界面天然放射性水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术.运用成都市区1:50 000土壤化探数据中铀、钍、钾的含量数据,成功预测了成都市区的放射性水平,并具有如下特征:(1)成都市区天然环境放射性核素40K,238U和232Th的比活度分别为300~900 Bq/kg,15~70 Bq/kg,25~80 Bq/kg,其外照射指数为0.35~0.7,内照射指数为0.17~0.31,二者都在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控制值的范围内.(2)成都市区空气中吸收剂量率分布呈正态分布,其均值为88.5 nGy/h,均方差为9.7 nGy/h;γ外照射年剂量当量为:0.43~0.67 mSv,均属于正常范围.(3)由于双流-成都-德阳隐伏断裂带的影响,使得断裂带附近外照射指数和空气吸收剂量率相对偏高,并且造成成都市区西部外照射指数和空气吸收剂量率高于东部,其外照射指数比东部约高0.05,空气吸收剂量率约高10 nGy/h.与常规的核辐射测量仪器实地测量的方法相比较,该文提出的评价方法更加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植物和土壤进行长期的野外调查,重点寻找自然条件下放射性核素富集植物.结果表明,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地上部分镭(226Ra)和钍(232Th)的平均含量(比活度)分别为248.4和679.8 Bq·kg-1,变化范围为118.3~565.6和158.3~2 272.9 Bq·kg-1.地下部分(根)226Ra和232Th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7.8和314.3 Bq·kg-1,变化范围为103.8~239.8和149.3~563.6 Bq·kg-1.对应的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BCF)平均值为1.88和2.74,转移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TF)平均值为1.57和2.02.芒萁对镭和钍有显著的富集特征,这一发现为研究天然放射性核素在植物中的超富集机理和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设计研制了一套放射性废水实时监测装置,可实时监测核设施排放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浓度。该装置的探测器使用HPGe半导体,通过泵抽取核设施所排放的废水从而实现连续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废水测量10min,~(137)Cs的最小可探测活度达0. 4 Bq/L,可快速有效监测到废水中放射性超标事件并给出报警信号。通过实验测量和蒙特卡罗(MC)模拟计算,对该装置的探测效率进行校准,给出了能量范围为50~2 754 keV的探测效率曲线。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不同颗粒大小的土壤样品所含核素铯-137的比活度,发现土壤所含铯-137的比活度与土壤表面积存在着对数相依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2017年度水中锶-90盲样考核情况,主要采用的是平行样和加标样分析,以及不同型号的仪器监测比对。结果表明,本次水中锶-90盲样考核结果合格,考核结果满意;并通过测量计数衰变统计分析,验证了核素半衰期。本次考核提高了辐射环境监测水平,验证了辐射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为今后放射性盲样考核积累了经验,有利于实验室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