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食品掺假概况食品中掺假是指向食品中掺入物理性状或形态相似的非同种的廉价物质,目的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食品生产与养殖业、农业、畜牧业发展有关,并受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所制约。现在由于一些食品经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以掺假、掺杂、伪造等手法,达到非法牟利目的。很多国家为了防止食品掺假、作伪,特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或法律。我国于1995年颁布实行的《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七、八款明确指出,“禁止生产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食品,还禁止生产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  相似文献   

2.
陈继国 《科技信息》2013,(26):430-430
本文介绍了常规理化检测法、计量化学法等检验植物油掺假的方法。对各种检验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与评述,简要介绍了植物油掺假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一、间口的捉出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品正在遭受着日益严重的污染。食品污染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废弃物污染农田、水源和大气,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的积聚;二是随着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促使这些化学物质在农产品中的栈留;三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适当地使用化学色素、化学添加剂,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增加。食品的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引起了世界广泛的关注。为了防止食品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建立生态农业的尝试,提倡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中树立“食品安…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食品要求的增加,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寻求、建立快速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方法十分必要.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的用于快速检验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技术及其在实际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蜂蜜的质量鉴别及掺假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蜂蜜的营养作用、医疗作用、质量、感观鉴别、鉴别后的食用原则、影响蜂蜜质量的因素、掺假掺杂的快速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金属离子与有机显色剂和助色剂的生色反应,本文研制了一种水质硬度快速测定试纸。这种试纸具有准确、快速、简便和经济等特点,可用于医学检验及某些工业领域(印染、食品加工、造纸、鞣革、锅炉给水等)的水质硬度测定。  相似文献   

7.
娄辉  李燕  刘垚 《科技信息》2012,(20):437-438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向食品中迁移研究是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国内外在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有害物质迁移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化学计量学、分析化学和食品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任务。评述了化学计量学中的多元校正、化学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无机元素分析、维生素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分析、分类和质量鉴别及某些过程分析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最小二乘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化学计量学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化学计量学、分析化学和食品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任务.评述了化学计量学中的多元校正、化学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无机元素分析、维生素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分析、分类和质量鉴别及某些过程分析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最小二乘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探索供港食品监管模式入手,利用RFID、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一种供港食品有害物质全程溯源与实时监控模型,并给出模型具体功能模块实现方法,对食品供应链各环节中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溯源与监控。该模型可为监管机构供港食品风险控制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内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食品的摄入对人体造成不同性质的危害。亚硝胺是四大食品污染物之一,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亚硝胺有300多种,其中90%左右可以诱发动物不同器官的肿瘤。大量的动物实验已确认,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并能通过胎盘和乳汁引发后代肿瘤。同时,亚硝胺还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人群中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类某些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可能与亚硝胺有关。本文通过对啤酒、肉制品中亚硝胺含量的调查,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性的介绍了简易鉴别掺假味精的化学检验方法。仅供有关专业人员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沙门氏菌快速检验装置(Oxoid公司出口)和可视免疫沉淀物(VIP)试剂盒(BioControlSystems公司出口)对广西桂林市的七星区某农贸市场的20种食品进行了沙门氏菌和O157:H7大肠杆菌的快速抽样检验,结果发现,其中的11种食品的沙门氏菌呈阳性反应,4种食品的O157:H7大肠杆菌也呈阳性反应,与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传统检验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效、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高温加工食品中产生有害物质丙烯酰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本研究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Maillard反应体系的抗氧化活性与丙烯酰胺形成的关系、抗氧化剂对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作了全面阐述;同时讨论了抗氧化剂影响丙烯酰胺形成和消减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食品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对食品安全意义重大。文章从食品检验检测样品的抽取、制备、试验仪器、检测人员专业水平及改善实验室环境等方面进行描述,为保证食品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蔡学芳 《科技信息》2009,(24):I0285-I0286
米是禾谷类原粮经加工碾去皮层,剩余的部分(主要是胚乳),也叫成品粮,统称为粮食。粮食是人类生存的主要食品,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每天都离不开它。但是,目前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随意提高或降低等级,从中牟取暴利;更有甚者,他们置人民生命于全然不顾,随意掺假、使假,食用这样的粮食,会给人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现就米类质量的检验方法提出如下几种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7.
肖琴 《科技信息》2012,(14):434-434
本文介绍了食品中常用色素的分类和特点,剖析食用色素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正确选购有色食品,确保食用时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生乳的收购过程中,有些农户为了私人利益,人为添加一些物质(如水解蛋白,乳清粉、尿素等)到生乳中,使用这种掺假生乳作为原料乳加工的乳制品在口感、风味都有很大缺陷,长期饮用此类产品甚至会危害到人体健康。针对部分生乳掺假现象,研究一种可以快速检测掺假原料乳的方法,首先在一定范围牧场或养殖园区收集样品,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PCA定标,最后使用建立的定标对搀假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技术在鉴别搀假乳上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纸包食品:为了让纸变"白",许多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使用漂白剂,而漂白剂在与食品接触后,会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极易对食品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20.
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教学实践,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传统实验课教学存在的弊端;着重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中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考核办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