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司法腐败日趋严重,我们亟须寻找一种完善的监督机制来抑制趋势的蔓延。纵观世界各国,律师协会能够有效防止司法腐败的国家莫过于美国,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与美国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得出我国律师协会之所以缺位于防止司法腐败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王书玲 《科技信息》2009,(35):403-404
司法腐败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司法过程中利用手中掌握的司法职权,违反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以非正当手段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行为。司法腐败是司法权的错位现象,其本质特征是权力对法律的凌辱。司法腐败的道德成因: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司法职业道德环境不良及某些司法主体道德素质低下。司法腐败的道德治理:宏观上,合理可行的司法制度建设;中观上,要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司法伦理道德规范;微观上,要加强对司法主体的道德培育。  相似文献   

3.
司法腐败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主要在于司法体制上的缺陷。为了遏制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改革司法体制,完善司法制度,以制度创新遏制司法腐败;2、加强司法监督,完善检察监督制度,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3、改进和加强司法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整个司法队伍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现存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客观分析得出,要实现真正的司法民主和抑制司法腐败,引进西方的陪审制度乃是我国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对构建我国的陪审团制度提出若干具体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在特定的时空关系中,司法腐败受到司法体制不当的影响即司法权的异化的影响,所以司法腐败不仅仅是司法机关、司法人员出于故意,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职业纪律、司法道德,损害司法关系或者司法权的行为。现今中国的司法腐败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宪政问题。遏制司法腐败不但应理顺司法体制,而且要提高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6.
何斌 《甘肃科技》2011,27(3):68-70
司法腐败,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利用法律赋予的司法权力,在履行司法职权的过程中违反法律,执法犯法的行为。它不仅破坏了法律秩序,而且动摇了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切实有效地惩治和预防司法腐败,对于提高司法的社会公信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程靖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4):105-107
当前,新闻媒体监督在遏制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及误区。本文对当前媒体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具体实例就现阶段我国媒体监督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是近年来我国法院审判中一项追究法官错案审判责任的重要制度,这一制度在现实操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法官判案正确率、防止司法腐败具有重要作用,运行中的不足应当通过制定责任承担书和追究法官执法过错责任来完善。  相似文献   

9.
个案监督是近几年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其宗旨在于抑制司法腐败的发生,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但在实践中由于一些认识的不足和法律上的缺憾,使得人大的个案监督刚性不够。所以,人大应充分发挥其权力机关的作用,对存在问题的有些方面进行明确和完善,才能更有效地加强时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和缓解司法腐败,保证司法工作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和人民意愿。  相似文献   

10.
论判决书的潜在功能--从刘涌案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决书在现代社会承载着重要的功能:确保判决的正当性与权威性,缓解社会矛盾;遏制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提高法官素质,造就优秀法官;推动民众参与司法,促进司法民主化。要使判决书在我国发挥上述潜在功能,还需现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犯罪概念,即犯罪是什么问题,首先要明确站在什么立场,解决什么问题。站在立法者的立场上解决的是"为什么它是犯罪";站在司法者的立场上解决的是"什么是犯罪"。从这两个立场出发,分别对现存的三种犯罪概念进行辨析,认为应当采用并立制的犯罪概念。  相似文献   

12.
死刑是剥夺人的生命的刑罚,它的适用必须受到严格地限制。限制死刑的路径多种多样,立法论者主张通过修改刑事立法来限制死刑,司法论者主张通过司法程序来限制死刑。在我国,限制死刑的最佳路径应数解释论,即通过司法解释来明确什么是罪行极其严重,什么是必须立即执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增多,然而很多企业面对纠纷不知道选择何种途径解决才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维护。介绍了司法外和解、仲裁、诉讼等解决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的途径和程序。  相似文献   

14.
论司法效率     
司法效率是解决司法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即司法效率的核心应当被理解为司法资源的节约或对司法资源利用的程度。效率之所以成为司法改革的目标,主要是由市场经济的性质决定的。公正目标依赖效率目标。司法改革绝不是枝尾末节的修修补补,其实质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司法效率目标,需要对司法体制和司法运作过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传媒作为一种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对于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导者,极易引发大众审判,这也给司法独立制度带来较大的威胁。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对于法治发展进程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司法充分尊重传媒监督权的基础上应如何确保司法独立?传媒在司法面前保持一种谦抑态度将更有利于二者的良性互动,"谦抑态度"强调传媒在监督的同时致力于维护司法权威,理性对待司法审判之结果,这对于法治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首次对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司法解散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在我国配套措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适用它将需要更大的成本。要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积极作用,必须明确我国公司司法解散的认定标准,即不符合股东合理预期和百分之十以上股东同意等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7.
小额诉讼程序和速裁程序皆为我国民事诉讼简易化程序改革之产物,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点。从司法改革趋势来看,速裁程序日益凸显其实践价值,小额诉讼程序则逐渐式微。但是,不能因速裁程序之"兴盛",小额诉讼程序之"没落",而在倡举速裁程序之时,完全摒弃小额诉讼程序之功能性价值。毕竟,小额诉讼程序与速裁程序并无本质上的冲突和矛盾,两者均有值得引鉴的内在机制。所以,改进和整合小额诉讼程序和速裁程序,将小额诉讼程序置于速裁程序之中,成为速裁程序一部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信力的结构性要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司法公信力既具有公共权力的性质,也体现了人们对司法的信任和尊重的心理模态以及人民对司法的认同和信仰的程度。司法公信力的内涵可以通过分析其四个结构性要素:司法权威、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司法信仰来予以阐明。  相似文献   

19.
"刑事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刑事司法程序的制度,它既有利于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达到社会宽容、报应和功利的相统一,也有利于实现实体正义、提高司法整体效率。文章从构建刑事协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刑事协商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主体及程序设计,在理念、进路、具体措施中努力探索适合我国现状的司法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0.
渎职犯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发生的职务犯罪,尽管公务员法对履行职务过程中执行错误决定或明显违法事项的责任承担有了一定的明确,但司法实践中渎职犯罪后果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如不能准确地对各行为人进行归责,或归责不规范,要么打击面过宽,要么放纵犯罪,影响司法权威。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渎职犯罪研究当中,以期待可能性程度规范责任,有利于厘清渎职犯罪主体的责任,做到不枉不纵,恢复社会的认知、认同,提高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