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求浅埋工程围护结构传热数值分析的简便方法,在分析浅埋工程围护结构传热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浅埋工程围护结构传热的数学模型,并以某个浅埋工程为实例,探讨了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在浅埋工程围护结构传热模拟中的运用。对围护结构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围护结构传热模型的简化精度,并对围护结构传热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为浅埋工程围护结构动态传热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推广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主要是要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建筑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护物,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类型:不透明围护结构有墙、屋面、地板、顶棚等;透明围护结构有窗户、天窗、阳台门、玻璃隔断等。按是否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在不需特别加以指明的情况下,围护结构通常是指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窗户、阳台门、外门,以及不采暖楼梯间的隔断和户门等。  相似文献   

3.
针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提出了一种综合热工性能评价方法——等效传热系数法.等效传热系数评价法是基于指标评价法和等效能耗模型提出来的,将围护结构多个参数指标综合为一个等效指标,通过比较既有建筑和标准节能建筑的等效传热系数来评价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与节能潜力.研究分析表明,该方法只需要测试室内外温度,不需要对围护结构各项热工性能参数进行全面布点测试,可以克服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现场测试困难和实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并不均衡难以全面把握的问题,缩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诊断周期.可以用于指导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  相似文献   

4.
张扬 《科技信息》2010,(20):I0120-I0120
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结构中的能量损耗的主要部分,本文结合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的现状,讨论了建筑物外墙、门窗、屋面等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分析了应用较好的新型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研究了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建筑节能和建筑围护结构的关系,加强围护结构如墙体、门窗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措施,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围护结构的材料选择来加强围护结构隔热、保温,以减少传热损失和空气渗透热损失,从而达到建筑物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江门市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江门市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使用状态,利用天正节能软件模拟计算了某一既有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能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其节能潜力,并对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一栋实际建筑上的翻板-围护结构系统表面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实测,得出了在夏季晴日条件下,翻板遮阳、设置遮阳的围护结构和未设置遮阳的围护结构表面的温度分布规律;总结了翻板与围护结构之间的温差极值(平均温差极值约为10℃);对比了设置翻板和未设置翻板两种情况下,同一朝向围护结构表面的温度差异.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翻板设置引起的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变化,对其表面对流换热情况和长波辐射换热过程带来的影响,强调了正确描述这两种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围护结构型式是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合理的围护结构及基底的加固能使工程安全、快速完成,尤其在深基坑的施工中,因此,围护结构的型式和支护体系的选择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某基坑受连续降雨影响,基坑围护结构及其紧邻桥梁桩基受力变形影响较大,施工安全风险大增。为此,本文基于饱和与非饱和土体强度参数变化规律和线性内插法对坑内土体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坑内降水及开挖所引起的围护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及紧邻桥梁桩基变形规律,并探讨了降雨时长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至坑底,围护结构发生“踢脚”大变形,易引起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受拉脱落,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围护结构底部;桥梁桩基减弱了因开挖引起的基坑周围土体滑移,造成围护结构两侧受力不对称,导致其远离桩基侧变形过大;降雨引起坑内部分土体软化,使得围护结构水平位移进一步增大;在基坑非饱和区范围内且降雨强度一定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量随降雨时长呈非线性加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锋  张星  周岩 《甘肃科技》2003,19(7):92-93
分析了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估算围护结构墙背土体沉陷的实用方法,并对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及位移的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作为空调蓄冷介质的共晶盐的构成,给出了共晶盐融解潜热的理论表达式,并采用规划论的方法,为寻求具有目标融解潜热的蓄冷介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管壳式相变蓄冷单元传热肋片结构设计固化,概念设计缺乏理论指导,强化换热效果有限等问题,基于拓扑优化理论,构建二维管壳式相变蓄冷单元的物理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选取最终时刻平均温度为目标函数,以肋片材料体积占比为约束条件构建管壳式相变蓄冷单元二维肋片拓扑优化模型;对模型进行特征求解得到肋片清晰的拓扑轮廓以及动态演化特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肋片体积占比下所得优化拓扑构型的异同,得出20%的体积占比是综合考虑优化效果和成本的较优值。对比相同肋片体积分数下直肋单元与拓扑优化肋单元的蓄冷特性,结果发现,采用拓扑优化肋片的蓄冷单元中蓄冷速率较直肋提高了41.7%,最终时刻设计域的平均温度较直肋降低了3℃左右,从而验证了拓扑优化在相变蓄冷单元传热结构优化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含水层储能地下温度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ipp K L推出的地下水流动和热运移方程,对热泵耦合含水层储能系统连续运行3年的储能井温及地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地下温度场的分布,对该系统的储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供热和供冷的同时分别向地下储存冷量和热量,起到反季节储能的作用,提高热泵效率;但由于系统的冷、热负荷不均匀,造成了储能井周围区域温度的逐年降低,这对地下生态是不利的.因此,在设计热泵耦合含水层储能系统时,应保证系统的冷热负荷均衡,这样才能既提高热泵的效率又避免对地下生态平衡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冷藏库的设计要满足制冷设备及制冷工艺的要求,这不仅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密联系,更与隔热设计和防潮隔湿设计直接相关,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革断,冷库建筑设计也必然进行相应的改进,可以说这是冷库设计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集总参数法和有限差分法,用编制的程序对浅水池的蓄热量进行了非稳态传热计算,并给出了各不同参数对其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水池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浅水池热源热泵作为小型建筑的主要空调冷热源和大型建筑的辅助设备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蓄能型蛇形管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蛇形管蓄能型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结合了空气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和蓄能技术三者的优点,是一种高效新型的热泵系统。在搭建好实验台后,通过实验分析了该系统在常规空气源热泵供热模式、蓄冷模式、取冷模式、蓄能热泵供热模式、边蓄热边供热模式下的性能特性。实验结果证明蓄能型蛇形管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运行高效、安全、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广东某厂水产品冷库的控制系统为基础,全面论述了利用计算机测控系统取代常规仪表对冷库进行智能监测控制以及管理的有关具体问题。探讨了水产品冷库集中式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控制对象组织以及充分发挥微机功能的控制模式;设计了水产品冷库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深入全面地探讨了该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配置以及各功能机的控制任务和信息传递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一台由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内燃机车司机室空调样机,该样机的空调系统采用具有蓄冷装置的固体吸附式单效制冷循环,以沸石-水为吸附工质时,吸附时间长于解吸时间,解吸时的供冷由蓄冷器的放冷来实现。对样机在实验室工况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吸附器的温度变化,制冷功率变化和系统的总体性能。结果表明,该样机节能环保,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可以满足机车驾驶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数据加密存储与传输是应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文章详细讨论了使用Spring Security进行密码加密和验证处理的实现方法。着重分析了PasswordEncoder接口的2种定义形式和具体实现类的使用,给出了基于XML和数据库存储用户信息的认证配置方法,并对使用SSL实现站点受保护数据的加密传输的配置进行了介绍,从而对用户密码的传输与存储建立了有效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典型竹材的材性参数,明确竹木之间以及不同竹材之间的差异,选择整竹展平板、竹集成材、竹胶合板、竹重组材、竹刨花板、大片竹材定向刨花板等6种代表性产品,系统地进行基于建筑围护结构HAM模型的热湿物理性质测试.项目包括:测定基本物理性质的密度计算和真空饱和实验;测定湿储存性质的平衡吸放湿实验;测定湿传递性质的毛细吸水实验、蒸气渗透实验和干燥实验;测定热储存性质的热分析;测定热传递性质的导热系数测试和表面光热性质测试.测试结果初步形成竹材热湿物理性质的参数基础;与18种木材产品的对比表明,竹材湿储存和湿传递性质普遍小于木材,而同时表征热储存和热传递性质的蓄热系数大于木材;6种竹材之间的对比表明,竹材改性有利于均匀性的提高,可拓展其材性频谱范围,并使区别于木材的特性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