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曼丽教授在学术上专注国家统一、边疆安全和跨国而居的边疆聚居少数民族等现实问题研究,最早提出了"和平跨居"理论。现代跨国民族已经成为民族生态现象,是一种自然发展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任何国家必须研究跨国民族及其相关问题。无论什么民族、什么制度的国家、什么文化,其最终都应同归于追求"人的安全发展",同归于"人类的发展"以及"全球的和平发展",当然这还会经过很多曲折,但毕竟,以和平民主为主流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在矛盾冲突中寻求和谐发展的时代,所以,只有大家"殊途同归"于追求"人的最大发展"而共同努力,世界各民族才能达到和谐共生,因此"殊途同归"是现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REFACE当今世界,跨国民族的和平跨居与和谐共处,深刻影响着全球的和平与发展。本刊主打栏目于2007年第5期推出由周建新教授主持的"跨国民族"、2012年第1期推出  相似文献   

3.
从跨国民族历史形成原因、现实存在形式、聚居和散居情况、国家政治认同情况、语言文字涵化情况等方面 ,对跨国民族进行了类型划分。以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现象为例 ,对“和平跨居”模式的主要衡量指标进行了分析 ,认为跨国民族文化内部彼此之间明确的国家政治认同、国内边境地区各民族共生互助互补互制的和平人文生境 ,是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论及三个重要观点:一论跨国民族(transnational min-zu)是全球化后殖民主义时代民族共同体的普遍形态,这就意味着代表不同文化的跨国族群及其多元文化现象成为了世界主流的民族生态现象,而宣告了资本主义国家构建同质化单一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终结,在当代全球化初期不可能实现这种同质化;二论当代全球化跨国民族新时代中国内政外交的核心问题;三论遍布世界的跨国族体向"和谐共生""殊途同归"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世界民族问题中的跨国民族问题进行梳理,对跨国民族问题凸显的世界社会背景进行简述,分析了各类跨国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全球跨国民族问题发展的趋势及主权国家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跨国民族"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之后即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近十多年的研究中,国内学者逐渐建构了一套跨国民族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种研究范式,这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和谐世界"理念是在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当今时代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和谐世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展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自信.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西北边疆跨国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基础上,认为当代跨国民族与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和时代特征密不可分,因此应扩大对各类跨国民族问题的研究视野,做到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9.
11月8日至9日,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20多家研究机构联合举办的"中国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十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前政要和专家、学者与会,议题包括中国和平发展前景、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关系、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安全、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经济、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等。  相似文献   

10.
王毅 《世界知识》2013,(15):28-31
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中国向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传递和平的理念,播撒和平的种子,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殷切期待,也是当代中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1.
《科技智囊》2014,(8):70-73
<正>以"加强文化软实力互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三届年会于6月18日、19日在上海召开。在本届论坛的年会上,中外嘉宾精彩对话,畅谈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实现"和谐共存的世界梦"。实现共赢依赖软实力文化凝聚着过去,连结着未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文化软实力互动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德意志第二帝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历史教训及经验表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实现大国崛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要处理好和平发展与奋发有为、和平取向与底线思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共走和平发展道路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的民族精神包涵实现民族统一的奋斗精神,也包涵有争取民族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献身精神,包涵有争取实现民族融和、共同进步的精神,也包涵有爱好和平与发展、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还包涵"济弱扶倾"相互帮助,实现世界民族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等等。孙中山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来救国、振兴中华,体现他的爱国情怀,他通过宣扬民族主义去弘扬其"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和平理想,并公开承诺中华民族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这些都充分表现出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具有关心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和实现全人类和平、进步国际主义精神的杰出政治家。他的民族精神对于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引言当前,爭取和平的斗爭已經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問题和对一切国家的人民具有决定意义的任务。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結,是保衛和平最根本的保証;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民族独立国家及其他和平民主力量也是保衛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我国政府坚决維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結,并与以苏联为首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一道,密切注意联合民族独立国家以及其他一切和平民主的力量,來共同保衛和平事業。在民族独立国家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国家是印度。印度是一个偉大的国家,按人口計算,它居于世界第二位。印度有广闊的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它并且是世界文化摇篮之一。在很長时间内,英国殖民者統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跨国民族研究是 2 0世纪末叶兴起的民族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周建新副教授、博士的《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 ,最近由民族出版社 (北京 )出版。全书 2 7万字 ,定价 2 2元。《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出版@大禹  相似文献   

16.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主题所决定的。中国和平发展,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共同繁荣。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者们希望这一伟大的社会活动能够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能够促进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进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4,(24):7-7
<正>【习近平11月24日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习主席在贺电中表示,历史反复证明,武力无法带来和平,谈判才是解决彼此分歧的惟一途径。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实现巴以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和在北京市密云县建设"中国印"摩崖石刻一样,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创意、发起和推动的旨在推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的重大文化项目,具有深刻的文化理念和内涵。经过长期深度研究以及大力弘扬中华龙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将这一文化理念和内涵提炼为"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中华龙文化,其"和谐、包容"的内在气质与奥林匹克精神所强调的"和平、友谊、进步"相通相融。致力于中华龙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永远贯通,也致力于中华民族内部,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深度文化沟通,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方案自去年年底向全球广泛征集后,今年进一步拓展为以"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为主题的第二轮征集活动。我们期待更多华裔同胞、中华儿女、国际友人团聚在一起,更持续、更深入地参与到中华龙文化的开掘、弘扬、创新中来,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共美、恒久共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池田大作先生认为只有和平思想与和谐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教养”水平,唤醒人们捍卫世界和平的意识,加强国际、民族间交流与理解.让世界各国人民宽容多元、尊重差异,是实现“人与人之闻心怀宽大地共处”和平景象的关键。读书能培养人们遵循生命至上法则的和平思想,提高人们的教养水平,是实现“人性革命”的重要路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读书是培养人们和平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和谐教育形式之一。阅读培养人的高尚人性,从而理解对立、宽容多元、尊重差异,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