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性的电阻率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阻率测试方法,以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和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为例,对水泥土搅拌桩芯样电阻率进行测试.通过对其电阻率及其表征水泥土微观结构的结构因子、形状因子和各向异性指数的定量分析,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在水平方向和沿桩身方向的均匀性;通过与搅拌桩桩身标贯击数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宏观力学指标对比,验证了利用电阻指标评价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性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结论表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搅拌不够均匀,桩身水泥土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随深度增加变差,表现出方向上的差异性.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桩身水泥土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沿桩身分布均匀.取芯和标贯试验论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2.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土搅拌桩是软弱地基较常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其桩身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讨论了水泥土搅拌桩常见质量事故,提出了工程对策和提高水泥土搅拌桩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扰动情况现场测试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华 《河南科学》2014,(8):1520-1523
基于某软土路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工程,设计并进行现场试验来研究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土体的影响,测量了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位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周围土体的扰动情况与离桩距离、桩到达深度有关;大面积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位移都会不断累积增加;泥土搅拌桩由近及远施工比由远及近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小;得到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打桩点距离之间的拟合关系式.上述结论为软土地区的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和施工优化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焦炳辉  宋博 《科技信息》2009,(13):241-241
水泥土搅拌桩是软弱地基较常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其桩身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讨论了水泥土搅拌桩常见质量事故,提出了工程对策和提高水泥土搅拌桩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泥土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的一种常用地基加固方法,且在广东地区应用广泛。本文总结近年来水泥土搅拌桩应用的情况,浅析水泥土搅拌桩在地基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实际工程介绍水泥土搅拌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变径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新型的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它针对传统水泥土搅拌桩的弊端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介绍了变径水泥土搅拌桩在高速公路桥头软基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说明.试验结果表明,变径水泥土搅拌桩保证了桩体中的水泥掺入量,提高了水泥浆分布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桩身质量,特别是深部桩体的质量;28 d龄期桩体的强度和均匀性较7 d均有较大提高;桩身水泥土芯样的电阻率与其强度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在其他试验条件相同时,扩大头高度越高,变径搅拌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越高;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变径水泥土搅拌桩能相对节约了工程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加劲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性状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现场试桩静载试验,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加劲水泥土搅拌桩模型和灌注桩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设定和接触模拟,试验和模拟的Q-s曲线吻合较好;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力大于相同尺寸的灌注桩.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水泥土搅拌桩在加固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为例,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的成桩原理,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优化设计中的几个控制指标,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并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基于目前的地基处理技术和施工设备,研究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的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影响因素与桩身强度存在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本次实验用土场地的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公式。这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公式,无论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设计理论,还是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工程设计及施工指导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为主要视点及研究对象,从成桩机械、准备工作、艺性试桩、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分析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要点,期待可以成为相关人士学习和参考的重要指标,从而不断优化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最大限度提升其应用效果,推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拓扑遍历映射等相关概念,讨论了f拓扑混合与f链混合、f拓扑双重遍历的关系,得到了f拓扑混合和f链混合的等价条件,给出了f拓扑双重遍历等价命题及证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强脉冲离子束(IPIB)对Ni/Ti和Al/Ti体系的混合效果,并与常规离子束混合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IPIB辐照确实获得了比常规离子束辐照更厚的混合层,且混合效率远高于常规离子束。但对于不同的膜/基体体系,IPIB混合效果相差很大。这与膜和基体的热力学特性的差异相关。在IPIB辐照过程中,膜材料损失严重,特别是膜和基体的热力学特性差异大的样品损失更加严重。探讨了IPIB辐照不同于常规离子束混合的两种特殊混合机制以及膜材料损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简述维劳夫特纤维(Viloft)用于服装面料的基本特性和纺纱时的工艺特点,重点指出该纤维和涤纶纤维;昆纺时应打破传统的并条混纺工艺,采用圆盘混棉、必不可少的多仓混棉工序以及三道以上的并条混合,才能使成纱质量得以提高。列出了并条混棉和回盘混棉两种工艺路线的对比实验结果,分析了维劳夫特纤维纱毛羽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重点介绍了正面为涤棉纱、反面为维劳夫特和涤纶中空纤维混纺纱的经二重组织织物特殊织造工艺以及印染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塔板上液体混合对板间汽体混合影响的概念,并获得了相应的关联式。经塔板效率的计算结果比较,本文关系式的计算值与Diener的数据相当吻合,而与不考虑液体混合对汽体混合影响的相比,误差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钚同位素的海洋地球化学行为,提出了钚从海水到沉积物的连续输入模式,讨论了层段输入因子与深海沉积物混合速率的关系,并计算了一个深海站位沉积物的混合速率.该站位沉积物与海水界面层混合速率147cm~2/kyr,近表层低混合区平均混合速率119cm~2/kyr,次表层高混合区平均混合速率343cm~2/kyr,反映了深海沉积物混合层中各层段混合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吕若琳  张海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4):10485-10490
为了研究两阶段拌和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采用试验评价与细观图像处理技术,对常规拌和与两阶段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细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两阶段拌和的最佳沥青掺配比确定、常规拌和与两阶段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对比、不同拌和方法的试件断面细观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阶段拌和对大粒径和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提升明显,水稳性和耐高温性有明显提高。研究成果对两阶段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称与不对称Y型混合器混合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Y型混合器的混合机理,通过实验研究了混合时间、旋转速度、不同初始装粉方式以及改变混合器结构的对称性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通过观察左右装填粉末和上下装填粉末2种初始条件下硅胶颗粒在Y型混合器内的混合运动,定性比较了对称和不对称Y型混合器的混合过程与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测定混合物的取样成分,定量研究了氧化铝粉-铁粉的混合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粉体的对流和扩散运动是Y型混合器的主要混合机理,在混合初期以对流运动为主,在混合后期经扩散运动进一步均匀混合;与对称Y型混合器相比,不对称Y型混合器中粉体的径向对流运动明显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  相似文献   

18.
开发了一种基于电容探针的稠密气固两相流中异质颗粒混合特性测试新方法。研究了鼓泡流化床内异质颗粒混合过程中微观混合比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流化床一系列位置处对流与扩散机制对于混合过程的作用规律及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流化床床层高度的增加,对流机制对于颗粒混合的作用先增大后减小;壁面处微观混合比随着混合时间出现小幅波动,主要表现出扩散混合行为;不同高度处颗粒达到混合平衡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异,而壁面处颗粒达到混合平衡所需时间是轴线处颗粒混合时间的2倍左右;混合平衡状态下最终微观混合指数相近。  相似文献   

19.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an ocean heat pump induced by tropical cyclon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river RL  Huber M 《Nature》2007,447(7144):577-580
Ocean mixing affects global climate and the marine biosphere because it is linked to the ocean's ability to store and transport heat and nutrients. Observations have constrained the magnitude of upper ocean mixing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processes, but mixing rates measured directly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ferred from budget analyses, suggesting that other processe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winds associated with tropical cyclones are known to lead to localized mixing of the upper ocean, but the hypothesis that tropical cyclones are important mixing agents at the global scale has not been tested. Here we calculate the effect of tropical cyclones on 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s by comparing surface temperatures before and after storm passage, and use these results to calculate the vertical mixing induced by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opical cyclones are responsible for significant cooling and vertical mixing of the surface ocean in tropical regions. Assuming that all the heat that is mixed downwards is balanced by heat transport towards the poles, we calculate that approximately 15 per cent of peak ocean heat transpor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vertical mixing induced by tropical cyclones. Furthermore, ou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is mixing is strongly related t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dicating that future changes in tropic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may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ocean circulation and ocean heat transport that are not currently accounted for in climate models.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混合澄清萃取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新型混合澄清萃取槽.采用专业的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软件ANSYS/FLUENT,对新型萃取槽内流场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油水两相流速分别为0.22和0.11 m/s,混合室搅拌转速为800 r/min,澄清室搅拌转速为20 r/min时,与传统萃取槽相比,在搅拌作用下,新型萃取槽澄清室内桨叶附近的混合带更窄,两相分离效果更佳;混合室内桨叶上下方流场呈涡旋流,与六直叶涡轮桨搅拌特点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