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偶氮染料被广泛应用于印染、纺织和造纸厂,因其结构复杂,性质稳定,由其产生的废水是一种难以生物处理的工业废水,O3虽能与其反应,破坏其结构,但在投入量有限的条件下,偶氮染料分解不彻底,而且成本高.超声可以强化O3氧化偶氮染料能力,采用偶氮胂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声强化O3氧化降解偶氮胂能力,其试验结果表明:(1)与O3氧化降解偶氮胂Ⅰ相比,超声协同O3氧化速度快,偶氮胂受O3分解产生的O自由基作用,生色基团被破坏,溶液的颜色消失.(2)在超声协同O3的作用下,偶氮胂Ⅰ中-N=N-键断裂,形成硝基和亚硝基,苯环开环破裂,氧化形成羧酸,磺酸基断裂形成H2SO4,因此,溶液pH在处理过程中不断下降,直到3.2.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和较大比表面积的CuO-Fe2O3复合氧化物, 并研究了其吸附偶氮染料酸性红B(ARB)及其通过催化热解有机物进行再生的性能.结果表明, 该CuO-Fe2O3复合氧化物在弱酸性条件下对酸性红B(ARB)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溶液中共存的Cl?对吸附基本没有影响, 而对吸附却影响显著.吸附后经磁分离, 可在300℃、空气气氛中催化氧化吸附质而使吸附剂再生, 吸附剂经连续7次吸附-再生使用, 性能稳定.用原位FTIR反射光谱法研究了偶氮染料酸性红B单独热解及在CuO-Fe2O3复合氧化物上热解的反应过程, 通过跟踪反应体系IR谱图随温度及时间的变化, 推断了反应历程及其产物.研究证明, 酸性红B在两种条件下的氧化反应有很大区别: CuO-Fe2O3复合氧化物对酸性红B的氧化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不仅大大降低了染料的降解温度, 而且可使其发生完全氧化, 无有机副产物产生; 而对无CuO-Fe2O3吸附的酸性红B进行热氧化时, 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而且氧化不完全, 产生大量含N有害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VK3诱导的植物细胞凋亡及其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英丽  周军  戴尧仁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99,44(19):2075-2080
VK3可诱导烟草细胞的凋亡,表现为:染化体凝集,凋亡小体形成,DNA末端断裂、降解形成梯状电泳,此过程伴随特异核酸酶的激活,其活性依赖于Ca^2+,Mg^2+,可被Zn^2+和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抑制。DNA降解可被DEVD(Ac-Asp-Glu-Val-Asp-aldehyde)抑制。核纤层蛋白降解为35ku片段,DEVD,PMSF(Phenylmet  相似文献   

4.
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光解行为的量子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曦  余刚  王连生 《科学通报》2002,47(4):269-274
应用半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分析了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1,3,7,8-TCDD)及其降解产物光激发后的电子跃迁类型,发现其紫外吸收图谱和阳光光谱有明显的重叠,光解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降解途径,通过计算2,3,7,8-TCDD及其光解产物光激发后化学键强度的变化和氢原子自由基反应描述符fR的数值,发现UV-A和UV-B辐射下反 以断裂C-O键为主,而UV-C辐射下脱氯产物增多;2,3,7,7-TCDD逐级光解脱氯生成三氯,二氯,一氯取代的异构体,并最终生成二苯并二恶英,两个苯环上氯取代较多的一边更容易脱氯,2,3,7,8-TCDD及其脱氯产物也可以断裂C-O键,生成氯和羟基取代的二苯醚化合物,通过重排和进一步光解还可以生成氯取代联苯酚,苯酚以及多氰代二苯并呋喃。  相似文献   

5.
武荣成  曲久辉  贺泓  余运波 《科学通报》2003,48(16):1758-176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和较大比表面积的CuO-Fe2O3复合氧化物, 并研究了其吸附偶氮染料酸性红B(ARB)及其通过催化热解有机物进行再生的性能. 结果表明, 该CuO-Fe2O3复合氧化物在弱酸性条件下对酸性红B(ARB)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溶液中共存的Cl-对吸附基本没有影响, 而SO42-对吸附却影响显著. 吸附后经磁分离, 可在300℃、空气气氛中催化氧化吸附质而使吸附剂再生, 吸附剂经连续7次吸附-再生使用, 性能稳定. 用原位FTIR反射光谱法研究了偶氮染料酸性红B单独热解及在CuO-Fe2O3复合氧化物上热解的反应过程, 通过跟踪反应体系IR谱图随温度及时间的变化, 推断了反应历程及其产物. 研究证明, 酸性红B在两种条件下的氧化反应有很大区别: CuO-Fe2O3复合氧化物对酸性红B的氧化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不仅大大降低了染料的降解温度, 而且可使其发生完全氧化, 无有机副产物产生; 而对无CuO-Fe2O3吸附的酸性红B进行热氧化时, 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而且氧化不完全, 产生大量含N有害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苯甲醇与4,4′-联吡啶,PbCl2,I2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溶剂热反应,得到新颖的具有碘离子和氯离子混合的苄基紫精卤代铅盐[(BV)2(Pb5I8Cl6)]n(1)(BV2+=苄基紫精或N,N′-二苄基-4,4′-联吡啶鎓).化合物1的阴离子结构可视为通过共享PbI3Cl3,PbI5Cl或PbI6八面体的边缘形成的一维[Pb4n-5I8Cl6]n链状结构,而BV2+二价阳离子可能是由苯甲醇中的C–O键断裂后与4,4′-联吡啶苄基化原位形成的.在293~443 K的温度范围,化合物1的单晶电导率从1.54×10-6增加至2.11×10-5 S m-1,表明化合物1具有典型的半导体行为.  相似文献   

7.
胡笑颖  董长青  杨勇平  张俊姣 《科学通报》2010,55(36):3458-3462
生物质热解气再燃用于燃煤流化床N2O的脱除,既减少了矿物燃料的消耗,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解所产生的气体组分不同,采用化学动力学理论方法,重点研究了3种生物质热解气对流化床中N2O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木屑热解气对N2O分解的促进作用比稻壳和橘皮效果好;烟气含氧量增加(1%~8%范围内)对N2O分解起抑制作用;反应温度在1073.15~1323.15K范围内升高时对N2O分解起促进作用,温度为1223.15K时N2O分解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8.
奇数情形Goldbach问题在1937年已经被Vinogradov基本解决。设N≥9是一个奇数,用I(M)表示方程 P_1 P_2 P_3=N (1)的素变数解的个数。Vinogradov证明了 定理1 当奇数N充分大时有 I(N)=(1/2)б(N)(N~2/((logN)~3) O(N~2/(log~(3.4)N)),其中 这就是所谓的Goldbach-Vinogradov定理。设q≥1是任一整数,作为对方程(1)研究的一个自然推广,一些作者考虑了方程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脂肪醇自由基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俊峰  付华锋  过玮 《科学通报》2001,46(7):558-560
在低分子脂肪醇/过硫酸盐/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用伏安法研究了低分子脂肪醇α-自由基的产生和还原过程。结果表明,在汞电采表面于负电位发生了以下3个连续反应;(1)过硫酸根S2O8^2-经电化学单电子还原生成硫酸根自由基SO4^-;(2)SO4^-氧化低分子脂肪醇相应的α-自由基;(3)该类自由基单电子单质子还原产生它们自身的还原波,测得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和戊醇等直链脂肪醇α-自由基的表观自由能△rGm分别为107.09,116.74,12.53,126.39和129.28kJ.mol.L6-1,用这一方法研究醇类氧化比基于自由基链反应的现行方法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0.
沸石对于亚硝胺的选择性强吸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建华  沈彬  王英  严冬 《科学通报》2000,45(19):2017-2018
亚硝胺是强化学致癌物, 含有—N—N== O官能团, 其结构式为: N—N== O, R1 = R2时, 为对称性亚硝胺; R1 ≠ R2时, 为不对称性亚硝胺; R1和R2成闭合环状时, 被称为环状亚硝胺. 亚硝胺有强突变异性并能够通过胎盘遗传[1], 几乎在动物所有的脏器和组织都可诱发肿瘤, 还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2]. 人和动物的组织对亚硝胺的活化代谢途径完全相似, 而且其代谢产物也相似, 因此很难抵抗亚硝胺的致癌作用[3]. 环境中的气态氮氧化物如NO2, N2O3, N2O4可以与胺类形成亚硝胺[4]. 啤酒和腌制品等都能检测出亚硝胺, 而烟草及烟草烟气是除工业场所…  相似文献   

11.
倪沛红  曹新培  颜德岳  侯健  府寿宽 《科学通报》2001,46(21):1774-1777
用氧阴离子聚合方法制备了超支化聚(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HP)接枝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氧基乙酯)(DMA)的具有三维结构的星形温度/pH响应型共聚物。聚合引发剂为超支化聚(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的羟基与KH完全反应形成的大分子醇钾盐,这类引发剂有较高的引发效率。聚合产率为95%(质量)以上,且产物中没有残余的大分子引发剂和单体。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共聚物的水溶液性质发现。HP-p-DMA存在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LCST受共聚物的DMA链段长度及溶液pH条件影响。实验发现,随着DMA键段长度增加,LCST降低。另外,溶液pH条件对LCST也有影响,pH值增加,LCST减小。  相似文献   

12.
AlCl3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相平衡PT轨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怀彦  郑艳红  吴保祥 《科学通报》2002,47(16):1229-1232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分解过程和稳定存在的条件是能否进行天然气资源精确评价和水合物灾害防治的技术关键,用可视蓝宝石高压釜水合物实验装置,测定了甲烷水合物在AlCl3溶液中的三相(甲烷水合物-AlCl3溶液-甲烷气)平衡条件,结果表明,当压力在4.040-8.382MPa范围时,形成甲烷水合物的温度在272.15-278.15K之间,随着压力增大,生成甲烷水合物的温度下降,同时,对相同库尔浓度的AlCl3,KCl溶液和其他盐类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生成/分解的PT轨迹和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与前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甲烷水合物相平衡压力与温度的经验公式,认为在盐类溶液(介质)中,AlCl3溶液对甲烷水合物生成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发 《科学通报》1989,34(14):1068-1068
自由基正离子通常采用光解、电解、射线辐照或单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方式产生,用超声波作为自由基正离子的生成方法迄今尚未见报道。Reize等研究发现,氯代甲烷经超声辐射可发生C—Cl键断裂,并以自旋捕获法鉴定了所生成的自由基中间体。他们还进一步发现,H_2O经超声辐射处理也可发生H—O键断裂,生成·OH自由基,并用DMPO(5,5-dimethyl-1-pyrroli-ne-1-oxide)作为自旋捕获剂捕获并鉴定了所生成的羟基自由基。本文  相似文献   

14.
陈次平 《科学通报》1993,38(15):1382-1382
最近,用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有害物质的研究引起人们极大兴趣,这是因为选择适当的半导体催化剂可以利用太阳能处理毒物,节约能源。同时如TiO_2这样的半导体的光生空穴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分解许多有机物质。而且将它们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避免通常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带来的二次污染。在毒物被氧化成最终产物的过程中,有许多氧化的中间物产生,因此研究中间体的形成对了解反应机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Si_3N_4的氧化预处理对浆料流变性及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α相Si3N4粉为原料,通过氧化预处理改善Si3N4粉体表面性质,制备具有高固相含量、低黏度的陶瓷悬浮体,添加5%(质量百分比,下同)Y2O3为烧结助剂,经注浆成型工艺及液相烧结工艺制备多孔Si3N4陶瓷.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温度对Si3N4粉体表面化学性质、浆料流变特性及对多孔陶瓷的影响.在低于850℃的温度下对Si3N4粉末进行处理,在表面得到了以Si2N2O为主的涂层;随着温度的增加,涂层中的Si2N2O含量增加,Si3N4含量降低,750℃以后Si3N4消失,出现SiO2.当氧化预处理温度为850℃时,Si3N4浆料的黏度由原始粉料的1680 mPa s降至30 mPa s.粉料表面氧含量的增加导致了烧结时液相量的增加,促进了致密化,同时也抑制了β-Si3N4的成核,液相量过高时,形成低长径比、大尺寸的β-Si3N4晶粒.因此氧化处理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条件,在降低浆料黏度的同时保持一定的气孔率.  相似文献   

16.
空气环境菱铁矿分解氧化过程的穆斯堡尔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天然菱铁矿热处理中磁化率变化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穆斯堡尔效应分析了空气环境下菱铁矿的分解氧化过程及其矿物组合变化 .结果表明 ,菱铁矿在 41 0℃已分解氧化生成少量磁铁矿 ,在 5 30℃时完全分解并全部氧化生成磁铁矿 ,之后向磁赤铁矿和赤铁矿转化 ,赤铁矿含量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而增加 ,在 6 80℃时氧化产物主要由赤铁矿和部分磁赤铁矿组成 .在分解氧化的早期阶段 ,可能出现FeCO3 →FeO +CO2 和 3FeO +CO2 →Fe3 O4+CO中间过程 ,FeO被立即氧化成磁铁矿而在穆斯堡尔谱中未见 .解释了菱铁矿热处理过程中磁性变化的原因 .  相似文献   

17.
以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为衬底,采用溶液浸渍法并通过改变浸渍时间、温度和所用铜盐种类,制备了Cu_2O/Si-NPA,Cu_2O:Cu/Si-NPA(Cu_2O为主相),Cu:Cu_2O/Si-NPA(Cu为主相)和Cu/Si-NPA四种复合纳米结构,并对其表面形貌和微结构以及材料对甲基橙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于面积为1.8 cm×2cm的样品,在光功率密度10 m W/cm~2,波长400~800 nm的可见光辐照100 min后,Cu_2O:Cu/Si-NPA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率达到~53.6%,较Cu_2O/Si-NPA提高~20%.降解率的提高被归因于Cu_2O中少量金属Cu的存在极大减少了光生电子被缺陷俘获或者与空穴复合的几率,从而有利于光生电子从材料内部到表面的传输,并藉此产生相对于纯相Cu_2O更高的活性含氧基团浓度.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Cu_2O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山西黄土中主要温室气体组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刘嘉麒  隋淑珍 《科学通报》2001,46(8):677-679
对晋北偏关至晋南稷山5个黄土剖面的大范围空间调查发现,黄土-古土壤序列中主要是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学普遍高于它们的大气浓度,甚至可高达几倍或数十倍,黄土中CO2浓度在同一剖面的不同层位中没有规律性的变化,但空间上从北至南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马兰黄土中CH4浓度不高,但该层之下的CH4浓度远高于大气中的水平,黄土中CO2和δ13C值范围大多在-11.14‰-15.48‰,(PDB)之间,CO2的碳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黄土中CO2主要来源于稳定型有机质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因与黄土中碳酸盐物质发生同位素交换,故其碳同位素组成偏重,由于黄土富含碳酸盐,因此它不仅是一个巨大的碳库而且其所含的碳酸盐在次生碳酸盐化作用中对大气CO2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颜文  汤贤赞  陈忠  陈木宏  古森昌 《科学通报》2001,46(17):1476-1480
南沙群岛南永2井珊瑚礁古地磁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黑色沉积夹层”的底界(99.69m)与布容正极性/松山反极性(B/M)转换、δ^18O曲线冷/暖(19/20)气候变换界限相对应,距今年龄约0.78Ma;“红色沉积夹层”与留尼汪事件I(Reunion I)地球磁场极性漂移(反转)相对应,距今年龄约2.04~2.01Ma.相对于正常的浅色礁岩沉积,黑色沉积层的磁化率(χ)、剩余磁化强度(Mr)以及MnO和Fe2O3含量均呈明显正异常;红色沉积层的磁化率(χ)、剩余磁化强度(Mr)和Fe2O3含量也出现正异常,结合古生物的分析结果,认为这一对特殊而典型的“沉积夹层”与古气候的突变有关,即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所伴随的地球磁场极性反应,直接影响到古生物的生境状况,同时也影响到某些化学元素,特别是Fe和Mn等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分散与富集,如当气候突然变暖时,冰期时浓缩的Fe和Mn等金属会大量氧化稀释;而当气候突然变冷时,原来被氧化的高价铁等又高度浓缩,这可能是珊瑚礁与“红与黑”沉积事件产生和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彭艺  阎世平  程鹏  廖代正  姜宗慧  王耕霖 《科学通报》2001,46(23):1948-1950
在低温下利用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强度与时间的相关性,研究了双核铁(Ⅱ)配合物[Fe2(N-Et-HPTB){O2P(OPh)2}](ClO4)2(1)和[Fe2(N-Et-HPTB){O2P(Ph)2}](ClO4)2(2)与分子氧反应生成过氧化物桥联的双核三价铁过渡态配合物在不同的温度下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在实验条件下,分子氧加合物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并利用Eyring方程得到了分子氧加合物分解反应相应的活化参数,对于1/O2来说,△H^≠85.62kJ.mol^-1,△S^≠19.43kJ.mol^-1.K^-1,对于2/O2来说,对于2/O2说,△H^≠97.97kJ.mol^-1,△S^≠55.68kJ.mol^-1.K^-1,,这一结果与其他分子氧加合物以及天然酶(MMOH)中O-O键断裂的活化参数值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