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个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这样,在中国也是如此。可是科学的发展在西方与中国并不完全一样。在西方,尤其是如果把希腊文化也算作西方文化的话,可以说,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和古希腊有更密切的联系。在古希腊时也和现代的想法基本相似,即觉得要了解宇宙的构造,就要追问最后的元素是什么。大的物质是由小的元素构造,小的元素是由更小的粒子构造,所以是从大到小,小到更小。这个观念是希腊时就有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过洋节日,只不过是大家觉得生活无聊想找个时间热闹热闹而已。西方的节日比较热闹一些,这可能是年轻人们喜欢过的原因。我国的中秋节,以前是小节日,现在不也挺隆重的么!如果谁能把端午节也搞得热热闹闹,过的人也不会少的。“不过是和朋友的聚会和资金的浪费,我们能期望在过洋节的时候得到西方的文化精髓吗?”我们过圣诞节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借洋人的日子热闹一下而已,不是为了什么西方的文化,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管他什么文化不文化。与西方文化无关@小流星  相似文献   

3.
正1964年,李约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问题"。其实,对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远在明末西方科学输入中国时就有讨论。当时,未被"挨打"的中国人没有以仰视的姿态看待这一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文化.而是以对等的心态探寻中西之间的不同与差距,寻求中西会通,并开始反思中国科学落后  相似文献   

4.
伽利略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来说,他的独特意义在于,几乎每一个科学哲学学派都从他那里找到根据。本文表明了这种奇特的现象。这对于我们深入和全面了解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无疑提供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中国物理学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美国《今日物理学》杂志高级编辑查尔斯·戴(Charles Day)两度来到中国,走访并接触了一些实验室和部分研究人员。在他眼里,中国除了文化和历史与西方不同以及创新性有待提高(涉及到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外,中国的研究实验室与西方的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及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为物理学发展注入了独特的内涵。以下是查尔斯从中国历史、政府支持、国际合作等方面撰文谈了他对中国物理学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西贝 《科学之友》2005,(15):80-83
"汉语热"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然 前不久,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在海外成立的第三所孔子学院.据了解,中国将陆续在世界各地开办100所中外合作的孔子学院,以推广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
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内涵的外化和表现,它的形成和形式都是独特的,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质。它甚至是神奇的,比如中国的许多节日,带有节令预告和神话情结的双重特征,当此节日时,不但气候应时而变,庆贺方式也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这是异邦异族难以学习到精髓的。然而,曾几何时,西方的节日却风行神州,圣诞节、情人节、狂欢节、感恩节等等不一而足,尤其近些年,这些“舶“来的“洋节日”在中国越来越像那么回事,过节的人越来越多,倒使中国本土的许多节日相形见绌,大有喧宾夺主之势。许多热心于传统文化保护的人站出来力推…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对世界海量文化的了解正在动摇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研究的基础。在世界上工业化西方国家之外的许多地方,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个人本身——非常重要。巴基斯坦的一个乡村就体现了这一观点,那里的大家庭通常一起住在有两到三个房子的家里心理学的学科主要发展自北美和欧洲。有人可能会说,心理学在理解是什么驱动了人类的行为和思维过程方面非常成功,这也得到人们普遍认可。但近几十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开始质疑这种方法,他们认为,许多心理现象是  相似文献   

9.
科学史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历史学科。可以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他把科学史当作他的科学方法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来使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科学史越来越重视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科学史的这一作用仍然是成立的。西方科学的历史为西方科学发展的本质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而这种本质应当是把西方科学移向其他文化的指南。但是,科学史也是一门很新的科学。虽然自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就已经有了各种科学的历史,但是在20世纪以前没有综合的科学史学,而以科学史作为一  相似文献   

10.
线在中西古今绘画中一直是被视为造型语言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传统、美学观念、观察与表现方法、使用材料等方面的差异,它们在艺术面貌中各具神采。文章通过对同一时期的绘画大师唐寅与波提切利绘画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历史背景、共性、观念、来源、功能特征、审美取向的研究,比较唐寅与波提切利这两位绘画大师在人物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异同,进而对中西方绘画用线造型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创新文化与创新社会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50多年前,英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留下的“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讨论至今尚无定论,然而,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都直指中国近代科技创新背后文化环境这一潜在的深层次的因素。类似的问题与讨论很多:杨振宁教授一句“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立即引起了相当多的议论;每年诺贝尔奖颁奖时节,国人总要习惯性地表现出“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毋庸置疑,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跻身世界民族强林的“身份证”,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持续创新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其实质是科学文化与人文创新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线在中西古今绘画中一直是被视为造型语言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传统、美学观念、观察与表现方法、使用材料等方面的差异,它们在艺术面貌中各具神采.文章通过时同一时期的绘画大师唐寅与波提切利绘画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历史背景、共性、观念、来源、功能特征、审美取向的研究,比较唐寅与渡提切利这两位绘画大师在人物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异同,进而对中西方绘画用线造型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世界上,提到中国,人们总会提到丝绸。在古代西方,"赛里斯"(丝)甚至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西方人对中国最鲜明的印象,大都是借着丝绸之路传来的各种物产、文化,慢慢在脑海中形成的。世界各地的商人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大动脉",在亚洲和欧洲之间穿行。除此之外,探访邻国的使者走过它,远嫁他乡的新娘走过它,追寻宝藏的探险家也走过它……和亲公主她的幸福关乎民族的幸福和亲是邻近国家之间的政治联姻,是一种和平的外交手段。以汉族为主的中原大国和西域游牧民族如果保持睦邻友好,那么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商业往来,自然会更加畅通。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研究生培养体制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的时候,常常在报刊上读到一些由留学生写的文章,谈论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当时对这类文章很关心,也总想从留学生的经历中了解西方教育体系,可是总觉失望。因为那些文章大多只谈论西方教育是如何严格,作者自己又是如何地艰苦奋斗,在这种严格的体系中获得成功。这类文章,对打算出国留学的人员来说,确实有益,可对于改进和完善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有欠缺了。为了填补前类文章的不足,我们对中国和加拿大的研究生培养体制作了比较,为改革完善中国的研究生培养体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学生来源 中国各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学生,除了少数学校、少数  相似文献   

15.
汪晓勤 《自然杂志》2000,22(5):300-304
我国古代圆周率研究的历史,特别是南北朝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年)的圆周率曾是我国数学史家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经清末岑建功,现代茅以升[1]、钱宝琮[2]、严敦杰[3,4]、许莼舫[5]、孙炽甫[6]等的研究和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在圆周率方面的成就已为国人所熟悉.但是,以祖冲之密率为代表的中国圆周率是如何为西方人所了解、接受的?对这一中西数学交流史上的问题迄今尚未有专文论述.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文献的考察,对中国圆周率在西方的历史境遇作一次较全面的研究.我们将看到,它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数学西传历史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公众对科学的了解呢?首先,对科学是我们的文化的最伟大的成就这一点是有疑义的,而且值得人们对它进行了解;其次,科学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而人们需要了解它;第三,许多的国家政策的制订都包含着科学,而且只有当这种决策是通过了解情况的辩论而制定出来的,它们才会真正是民主的;第四,科学需要公众的支持,而这种支持至少是(或者说至少应该是)建立在公众对它有一种最起  相似文献   

17.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情结,在西方文化中自然也不例外。这种情结有时是事实发生的,比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比如"911"恐怖袭击,等等;而有时则出自文学虚构,比如著名的"亚特兰蒂斯"。  相似文献   

18.
象思维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炎  张启明 《自然杂志》2011,33(3):133-136
在西方文化中,现象是由物质实体或空间结构决定的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强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或观察的可重复性。中国文化中的“象”具有物我合一、现象与本质相融、自然、整体、动态时序的特点。直觉体悟和比类取象分别是中国人认识和表达“象”的常用方法。象思维过程可分为物象、具象、意象3个不同阶段。中医辨证乃至中医理论的形成集中体现了象思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孔令宏 《大自然探索》1999,18(2):120-124
中国传统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真正产生时起,就依属于,服务于王道政治,这形成了它的一系列特点。在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中强化成熟后的明,清两代,这些特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是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May_may 《科学之友》2004,(4):83-83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东西方的文化不断地融合,以前保守的中国人开始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思维方式,习惯了西方的许多节日,其中不少是宗教的节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