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农作物良种区域试验工作,是农作物良种选育和繁育推广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农作物良种审定和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重要依据。我省按规定程序,较早的、系统的对掖单号玉米杂交种进行省区域试验鉴定,获得了比较完备的资料,为今后该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一、掖单号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抗性表现我省引进掖单号玉米较早,89年正式参加我省区域试验的有掖单10号、11号、13号,90年又增添了掖单12号,91年是在上两年的基础上继续试验。掖单10号、11号由于产量表现一般,无突出优点,先后停止了试验。掖单12号、13号经过  相似文献   

2.
张明友,1952年10月出生,河南郑州人,1979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79至1990年在郑州市原种场从事小麦原良种提纯复壮及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每年推广15~20万斤小麦原良种服务于农业生产;1990至1994年在郑州市种子公司任业务科长,每年为生产上提供100多万斤优良种子:1994年至今在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任农作物研究室主任、玉米课题组组长、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祁全成 《河南科技》2008,(11):20-20
河南豫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科研类种业公司,以北京、河南、山东等地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致力于玉米、棉花和瓜莱等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公司拥有农业中高级职称人才多名,科研实力雄厚,培育的十多个玉米和棉花品种在推广后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欢迎。  相似文献   

4.
<正> 科学家们预言:未来的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而生物学的最大受益行业是农业,农业又主要通过良种而受益,“种子战”将会取代西方现在的“农产品战。”增强农业后劲的问题,关键是增强种子工作后劲的问题。良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农作物增产的内因,加速选育高水平的新品种,并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实现本世纪末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重要手段。大家知道,农作物育种成果—新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大体上要经历选育、繁殖、推广三个环节,简称育、繁、推。目前,我们这三个环节是由科研单位、种子生产基地(国营原良种场和种子专业村、户)、种子公司分别进行的。虽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提高种子质量,促进农业增产,我省引进了复式和重力式种子精选机进行重点试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种子精选机的引进和推广种子精选加工机械在我省基本上是空白,只是个别大型国营农场、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使用,在种子部门没有推广。我省于1979年夏季开始引进仿制国外的种子精选机,在长葛、临颍等县进行重点试验。由于种子经过精选后,净度、千粒重、容  相似文献   

6.
<正> 豫玉23是安阳市农科所1992年用外引系掖478作母本,自选系昌7-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获国家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200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产量表现:1994年和1995年在省玉米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502.7公斤,比对照种“豫玉5号”增产12.3%.居参试品种首位。1995年和1996年参加河南大区生产示范,平均亩产455.86公斤,比对照种“豫玉12号”增产9.46%,  相似文献   

7.
<正> 棉花新品种82—10于1980年以中棉所十号为母本,黑山棉×棉乡一号为父本杂交,又经海南两年加代选育而成。试验示范证明该品种是一个纤维品质较好,早熟、丰产,综合性状好,适宜棉麦(油)一年两熟种植的棉花新品种。一、产量表现。1983年新乡县关堤乡刘庄村进行产量鉴定试验,在亩产小麦600多斤的基础上于六月三日播种棉花,亩产籽棉319.2斤,皮棉127.7斤,比中棉所十号亩产籽棉267.4斤,皮棉95.5斤分别增产19.4%及33.7%。1984年棉花品比试验,在晚熟条件下,由于该品种早熟性好,表现更为优异,籽、皮棉产量依次亩产405.8斤、184.6斤,经新复极差测验较中棉所十号增产达到极显著标准,分别增产37.9%及84.6%。同年在新  相似文献   

8.
蚕豆可以与大麦、小麦、油菜等实行隔年轮种,也可以与小麦或葱、蒜、香菜、菠菜等过冬蔬菜间作,还可以与棉花、玉米、甘薯、西瓜等套种,套种共生期不宜太长,一般在前茬收获前15~20天播种。一、选择适宜良种 适宜河南种植的蚕豆良种有大青皮、大白皮、扁豆1号、扁豆2号和日本大板豆等。其中的大青皮品种由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种皮青色,一般每666.7m2(亩)产鲜豆荚700-750kg,或干籽粒150-180kg。干种子百粒重115~125g,是一种干青兼用型蚕豆。日本大白皮品种原名陵西一寸,1994年从日本引进。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粒大、商品…  相似文献   

9.
<正> 我省地处中原,适生作物种类繁多,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发生面积约3.5亿亩次。常年需农药3.5—4万吨,百余个品种。而我省农药工业规模小,农药供不应求,难以有效地防治病、虫、草、鼠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 1.小麦品种:7023、郑引一号、丰产三号、阿夫、矮丰三号、郑州683、郑州761、博农74—22、濮阳五号、百农3217(第二次会议通过),宛7107、偃师四号、豫原一号、郑州三号,郑六辐、召麦二号、小偃四号、安选五号、偃大25(第三次会议通过)。 2.棉花品种:河南79、岱字16号、中棉所7号、86—1,豫棉一号(原名278)(第二次会议通过)。 3.玉米杂交种:郑  相似文献   

11.
<正> 《七五》期间我省农业科技工作面向国民经济建设,面向河南生产实际,组织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部门的科技人员,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组织农作物大面积高产高效益科技开发、实施“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和重大科研项目协作攻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探索总结出一套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经验,对推动我省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一因地制宜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加强农业技术改  相似文献   

12.
<正> 农业高科技新产品玉米种子包衣剂今年首次在我省济源市推广,获得巨大成功,2.5万余亩包衣玉米每亩增产47公斤,全市增收玉米117.5万公斤。玉米种子包衣剂已列入我国“八五”计划推广项目。这项新产品内含杀虫剂、杀菌剂、缓释剂和微肥等元素,用其包裹种子,等于为种子穿上了防护衣服,并具有在土壤中遇水浸泡不溶解的特性,因而能使药剂、微肥的效应在播种后两个月内逐步释放,既  相似文献   

13.
<正> 基本思路是:两个文明一齐抓,促进科研开发一体化,狠抓推广,加强研究,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深化改革,健全体系。具体措施:一是要把现有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省里重点组织推广10类农业科技成果,即:小麦、玉米、水稻、红薯、棉花、大豆、芝麻、烟草等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各种农作物的间作套种和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正>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的、不能取代的、有生命的基本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优良品种,是一项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的增产措施,搞好种子工作,可以直接促进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因此,种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解放以来,我省种子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是粮食生产有大幅度的增长。小麦我省是小麦的主产省,其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因此,解决好小麦优良品种问题,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解放初期,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良种和除草剂的推广应用,农业机械的改善,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已进一步增大,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密植的现况玉米五十年代以一前,美国采用宽行距播种,种植密度为每亩1500株;  相似文献   

16.
<正> 豫棉一号是我所杂交选育的一个中熟棉种,1981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由于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感病较轻、综合性状优良,颇受广大棉农欢迎,1981—1984年推广面积累计已达1000多万亩,经济效益3亿元以上,为发展棉花生产、支援四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示范推广概况豫棉一号试验的同时即开始小面积示范繁殖。1979年新乡县朗公庙、辉县韩营示范繁殖75亩获丰收。1980年扩大到5000亩,生产种子约100万斤,1981年种植10万亩;遍  相似文献   

17.
<正> 豫棉一号(新棉二七八),是新乡地区农科所以陕棉4号为母本,刘庄一号为父本杂交,一九七四年在杂交三代中选株,翌年进入选种圃,一九七七年参加品系比较和品种比较试验,一九七八、一九七九、一九八○等年,分别参加新乡地区、河南省和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一九八一年全省多点示范,均比河南79、鲁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省棉花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常年因病虫产量损失10—20%,甚至30%以上。信阳地区从多年与病虫害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到,对于棉花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即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针对棉花各个生育阶段可能出现的病虫危害,利用现有的生态条件,协调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防治措施,控制棉花病虫危害,确保棉花优质高产。一、苗期(出苗—6片真叶):棉花正处于长根伸叶,花原基分化,产量形成的基础时期。危害棉苗的主要苗病如盲蝽象、棉蚜、红蜘蛛等,及害虫天敌逐渐转向棉苗。这一阶段的主要措施:1、搞好田间管理,开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结合定苗、移栽,拔除病苗、虫苗。及时中耕、追肥,促进棉苗发根发  相似文献   

19.
<正> 省柑桔抗寒良种选育研究协作会,最近在驻马店召开。会议由地区林科所主持,中国农科院,河南农学院,省农林科学院,济源、镇平、确山、正阳等有关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柑桔抗寒品种选育的意义和途径。全国有十二个省区产柑桔,除南岭以南的沿海地带无冻害外,其它地方均有冻害。所以,选育抗寒柑桔良种,不仅我省需要,全国所有产柑桔的省区都需要。我省柑桔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20.
<正> 晚播麦主要是指寒露至霜降节(10月20号前后)播种的小麦,比普通栽培播期晚20天左右,这种晚播麦晚播不晚熟,高产了倒伏,据吴桥县1987—1988年度3500亩的试验示范,原产可达到400—450公斤/亩,是提高粮食单产增强农业后劲的一条新途径,使晚播麦高产稳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小麦晚播延长了夏玉米的生长期,使夏玉米可种植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种,如掖单4号、2号等,以充分利用高温多雨的夏秋有利季节,提高玉米单产(单产600—650公斤/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