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林右旗农牧业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地处于大兴安岭与燕山过渡地带,西拉沐沦河畔,在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上具有农牧业发展的优势,作为右旗基础产业的农牧业,对全旗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论文试通过对巴林右旗的发展条件及农牧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农牧业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对主导产业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提出了具体的、合理的规划,从而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牧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牧业,提升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是内蒙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影响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有科研管理体制不合理、成果推广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实力不强、成果转化投入不足、农牧民现实生产条件薄弱等,提高成果转化效率需要从政策体系、经济策略、科技管理、资金投入、科技培训、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等方面来着手,这是保障内蒙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发展内蒙古特色农牧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蒙古农牧业自然资源和国际农业发展趋势着眼 ,内蒙古应把开发特色农牧业作为农牧业发展的主体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买方市场的出现 ,农牧业经济要向效益型转变 ,解决农牧业产品卖难以及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只有发展特色农牧业才能成为农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而带动农牧业一、二、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青海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快青海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对合作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是发展的关键。要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也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缓解农牧产品销售难,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本论述就农牧业产业化整理归纳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乌审旗1961-2010年气象数据与农牧业生产数据,分析了乌审旗近50年来气候变化规律、年末牲畜存栏变化、及其与农牧业收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气候要素与农牧业收入的"气候-生产力"关系模型和Ricardian模型.结果表明:MT、MTmax、MTmin、WI、CI以及H-PER呈上升趋势,其中MT、Mtmax、Mtmin上升速率分别为0.25℃/10a、0.22℃/10a、0.27℃/10a、7.86mm/10a;AP下降速率为8.67mm/10a.在该时段,年末牲畜存栏头数和载畜量呈增长趋势,年末大牲畜头数呈下降趋势;农牧业生产与气候要素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MT、MTmax、MTmin、WI、CI、H-PER和SH分别与农牧业产值呈正相关;WS、大牲畜存栏数与农牧业产值分别成负相关."气候-生产力"模型预测的农牧业产值与实际农牧业产值之间的相关性在α=0.01水平上分别达到0.753、0.766,决定系数R分别为0.723和0.729,"气候-生产力"模型比Ricardian模型更适用于乌审旗地区;整体来看,气候因素对农牧业收入的影响大于资本投入对农牧业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我区玉米生产取得的成就和在农牧业中的应用。我区玉米生产仅仅是低水平、阶段性的自给、发展玉米生产必须依靠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并举的方针。分析优质蛋白玉米的营养作用,列举了各地养猪实验,优质蛋白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增加日重、节省饲料、提早出栏、提高效益等优点,提出了优质蛋白玉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西藏“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实现“四个确保”,完成“四个创建”至关重要。研究采纳“投入产出分析法”,并运用“盯住关键指标法”解决西藏投入产出表数据缺失的问题,对西藏农牧业产业关联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要优先发展西藏农牧业,通过提高农牧业机械化、培养农牧产品物流、农牧产品加工业、现代乡村服务业与发展农旅融合来发展西藏农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牧民收入的增长.关键在于立足西藏实际,通过农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一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开发路子,以增加西藏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农牧业信息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供需失衡问题严重阻碍着农牧业的发展。传统的农牧业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所以探讨现代农牧业信息服务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困境,阐述了农牧业信息服务现状,探讨了农牧业信息服务的要素和现代农牧业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科技兴浓为西藏农牧区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景象,良种播种面积大幅度提高,麦类总产量增长迅速,示范县份尤。出现了年产量超五千万公斤的日喀则市和江孜县。影响农业持续的因素;提高农牧业劳动化、技术素质措施不得力,农牧业科研与教育单位聚合推广技术方面缺乏,国际合作和交流少,因地制宜推广技术欠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农牧业信息以及农牧业信息商品的经济特征和属性,并从供给角度,研究了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种模式.从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农牧业信息市场、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保证长期有效供给等方面探讨了相应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农牧业是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本区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下游和周边地区造成较大的生态威胁。探讨该州农牧业发展与生态恢复问题,对于认识西北高寒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规律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陆婷 《甘肃科技》2021,37(20):8-10,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甘南州整体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但从甘南州发布的相关数据来看,第一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促进甘南州现代化农牧业经济发展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甘南州的主要目标之一.基于此,对当前甘南州农牧民对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需求进行了剖析,指出甘南州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甘南州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为大力促进甘南州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林芝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客观上决定了其地表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是以农牧业为主,林芝自然资源丰富,区域位置优良、农牧产品安全质优、政策扶持力度大,发展特色农牧业的条件已经成熟,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省委、省政府"发展生态农业"有关指示和州委、州政府"构建绿色高地"有关要求以及我州"三十二"字总体发展思路中"生态立州"、"科教兴州"、"农牧稳州"有关工作思路,加快我州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发展生态农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品是解决阿坝州农牧民增收致富、提高全州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办法,并己成了我州农牧业发展强劲态势。为进一步发挥好我州优势,突出我州特色,本文作者就如何立足科技,进一步加大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我州生态农牧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其独特之处 ,因此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风险投资也要根据地方特点选择其自己的发展道路。本文拟对内蒙古风险资金投资农牧业高科技民营企业的利弊做一分析 ,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科研院所的改革定位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科研院所改革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按照建设现代农牧业强区的要求,农机科研工作明显滞后,并逐渐成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主要存在着机构布局不合理,科研定位不准,创新能力弱,管理体制落后,人才断层严重,整体科研实力不强等问题。加快发展农机科研事业,需要高度重视农机科研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公益性定位,调整研发方向,建设高素质科研队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机科研工作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人CI因素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CI的增加、减少及人CI素质的变化会影响农牧交错带的生产环境,人CI增加、人CI素质低在很大程度上使农牧业生态环境退化,人CI减少及人CI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制订符合当地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积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非金属矿在农牧业中的应用及二十一世纪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农牧业的非金属矿产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和前景广阔,在列述各种用途非金属矿产基础上,论述了农牧用非金属矿的储量、需求和应用现状,预示了非金属矿产在发展生态农肥、生态饲料、生态农药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开发农牧用非金属矿产品符合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提出了发展农牧用非金属矿产品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