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采用边界元方法,对错位浮环轴承润滑剂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带浮环的错位轴承中轴颈表面、轴承表面及浮环内外表面所受的压力随偏心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用边界元方法对橄榄形浮环轴承润滑剂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橄榄形浮环轴承润滑区的流场分布、轴瓦内表面上的压力分布及浮环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对几种偏心率下橄榄形浮环轴承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绘制出几种偏心率下橄榄形浮环轴承压力图及压力随偏心率变化规律曲线图。可为润滑轴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边界元方法,研究浮环转速变化对轴承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了轴承、轴颈、浮环内外表面所受压力随浮环转速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简捷有效的边界元方法研究了双错位浮环轴承油膜的流体动力特性,计算并给出了轴颈表面和浮环的内表面的压力在不同偏心率下变化的规律曲线比较图,以及浮环外表面压力在不同偏心率下变化规律比较图,另外还给出了润滑剂的流场及轴承表面的压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内燃机动载荷浮环主轴承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结合 S195柴油机的实际主轴承结构,运用 Holland-Butenschn 法进行轴心轨迹的计算,通过热平衡计算决定内外层油膜的粘度比,得到最小油膜厚度、功率损耗、浮环转速和流量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浮环轴承用作曲轴主轴承,无需改变现有最小油膜厚度的标准即可正常工作;内外层间隙不等时,单纯选取粘度比为1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7.
计入浮环传热的增压器浮环轴承润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增压器浮环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浮环平衡模型、流体润滑模型和热量分配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下内层油膜与外层油膜之间传递的热量,并以此作为润滑分析的条件之一,提出了没有热量传递时外膜偏心率的识别方法,并对浮环轴承润滑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分析讨论浮环传热在不同外膜偏心率和不同转速下对浮环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膜偏心率下,浮环传热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存在某一外膜偏心率,内膜-浮环-外膜间没有热量传递;转速越高,浮环传热量越多;浮环传热对环速比的影响较大;计入浮环传热后,浮环轴承内外膜温升、内外膜摩擦功耗、外膜端泄流量有较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浮环轴承能否在内燃机轴承中应用.根据内燃机非稳定(动)载荷的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浮环轴承的工作特性,在S195柴油机上将原有曲轴主轴承改装为圆柱浮环轴承进行试验,首次获得成功.内燃机启动升速时,当曲轴转速达740r/min 时浮环开始浮起并进入正常运转.当停机减速时,曲轴转速下降到200r/min,浮环才停止转动.浮环一旦浮起就能良好进行工作,完全有可能在非稳定载荷的内燃机中应用,有希望进一步降低内燃机轴承的摩擦功耗和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表面微织构对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在极端工况下润滑过程的影响,基于浮环轴承基本工作原理,以VT50半浮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未织构、内织构和外织构3类浮环轴承内间隙三维润滑油膜模型,利用Fluent模拟获取润滑油速度及压力等信息。经研究获得以下结论:表面微凹腔的设置能够增强油膜承载能力,从而提高浮环轴承的工作平稳性,织构后最大平均油膜压力相对于未织构方案可提高1.92%;相对于外织构形式的动压作用,内织构形式通过挤压作用而在织构区域获得更高的油膜压力,前者油膜压力峰值可比后者高26.7%;在轴向润滑油出口区域附近设计微凹腔内织构是改善浮环轴承润滑性能的有效措施,可以防止轴承倾斜失效。 相似文献
10.
基于耦合分析法的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以往对涡轮增压器的耦合分析中大都忽略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的导热,或者将导热过程简化,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的实际情况,将涡轮增压器轴承体、浮环轴承、涡轮轴、润滑油、冷却水作为一个耦合体,考虑各部件及相应物理场间的耦合关系,采用耦合分析法建立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的三维非稳态耦合数值仿真模型.该模型以三维瞬态热传导模型、动压润滑模型和润滑油膜传热模型为基础,对某型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的热、润滑、摩擦耦合进行分析,得到浮环轴承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并用试验证实耦合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为涡轮增压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简捷有效的边界元方法对双浮环轴承的流体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并把双浮环轴承与单浮环轴承的工作效率及承载能力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为设计高效轴承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边界元方法,研究了三叶错位轴承的稳定性,得到了三叶错位轴承的轴颈表面和轴承表面的压力随偏心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流体动压润滑轴承的计算模型-采用以侧隙为准的雷诺数来表征整个流场的紊流影响效应。这种模型区别地曾被普遍采用的局部效应假设,具有理论上的完备性。还分析了影响动力特性计算精度的几个主要因素。指出在紊流状态下,动特性系数的迭代是正确计算轴承稳定极限转速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边界元方法,对各种偏心率下螺线轴承的流体动力特性、流场和摩擦损耗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螺线轴承中轴颈表面、轴承表面的压力随偏心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