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笔者采用边界元方法,研究浮环转速变化对轴承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了轴承、轴颈、浮环内外表面所受压力随浮环转速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边界元方法,对错位浮环轴承润滑剂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带浮环的错位轴承中轴颈表面、轴承表面及浮环内外表面所受的压力随偏心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计入浮环传热的增压器浮环轴承润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增压器浮环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浮环平衡模型、流体润滑模型和热量分配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下内层油膜与外层油膜之间传递的热量,并以此作为润滑分析的条件之一,提出了没有热量传递时外膜偏心率的识别方法,并对浮环轴承润滑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分析讨论浮环传热在不同外膜偏心率和不同转速下对浮环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膜偏心率下,浮环传热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存在某一外膜偏心率,内膜-浮环-外膜间没有热量传递;转速越高,浮环传热量越多;浮环传热对环速比的影响较大;计入浮环传热后,浮环轴承内外膜温升、内外膜摩擦功耗、外膜端泄流量有较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边界元方法对橄榄形浮环轴承润滑剂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橄榄形浮环轴承润滑区的流场分布、轴瓦内表面上的压力分布及浮环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对几种偏心率下橄榄形浮环轴承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绘制出几种偏心率下橄榄形浮环轴承压力图及压力随偏心率变化规律曲线图。可为润滑轴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简捷有效的边界元方法研究了双错位浮环轴承油膜的流体动力特性,计算并给出了轴颈表面和浮环的内表面的压力在不同偏心率下变化的规律曲线比较图,以及浮环外表面压力在不同偏心率下变化规律比较图,另外还给出了润滑剂的流场及轴承表面的压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浮环轴承能否在内燃机轴承中应用.根据内燃机非稳定(动)载荷的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浮环轴承的工作特性,在S195柴油机上将原有曲轴主轴承改装为圆柱浮环轴承进行试验,首次获得成功.内燃机启动升速时,当曲轴转速达740r/min 时浮环开始浮起并进入正常运转.当停机减速时,曲轴转速下降到200r/min,浮环才停止转动.浮环一旦浮起就能良好进行工作,完全有可能在非稳定载荷的内燃机中应用,有希望进一步降低内燃机轴承的摩擦功耗和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采用了边界元方法研究了五叶轴承的稳定性,得到了五叶轴承表面的压力和润滑剂流场随偏心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动静压浮环轴承在高速、超高速旋转机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轴承的摩擦功耗是制约转子性能的突出因素。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和复合形法对内外膜独立供油的径向浮环动静压轴承静态性能进行了优化分析,在保证浮环平衡的基础上,以单位承载力下摩擦功耗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对供油压力和轴承重要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供油压力、浅腔深度等重要设计参数的最优值,优化结果对于降低高速轴承的摩擦功耗和温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浮环轴承的结构参数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浮环动静压轴承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浩  岑少起  杨金锋 《河南科学》2002,20(4):342-345
动静压浮环轴承因具有承载能力高、结构紧凑、摩擦功耗低等优点 ,常被用作高速旋转设备的支撑系统。但当转子高速旋转时 ,轴承的油膜就成为转子系统丧失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本文在建立内外膜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Routh Hurwitz判别法等方法 ,推导出浮环动静压轴承的稳定性判别准则和失稳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为动静压浮环轴承的稳定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判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表面微织构对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在极端工况下润滑过程的影响,基于浮环轴承基本工作原理,以VT50半浮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未织构、内织构和外织构3类浮环轴承内间隙三维润滑油膜模型,利用Fluent模拟获取润滑油速度及压力等信息。经研究获得以下结论:表面微凹腔的设置能够增强油膜承载能力,从而提高浮环轴承的工作平稳性,织构后最大平均油膜压力相对于未织构方案可提高1.92%;相对于外织构形式的动压作用,内织构形式通过挤压作用而在织构区域获得更高的油膜压力,前者油膜压力峰值可比后者高26.7%;在轴向润滑油出口区域附近设计微凹腔内织构是改善浮环轴承润滑性能的有效措施,可以防止轴承倾斜失效。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混合塔结合部承压板位置对承载性能及传力机理的影响,以两座混合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前承压板式和后承压板式结合部缩尺模型承载性能试验,测试了钢与混凝土的应变及相对滑移的分布,并对两种结合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塔前、后承压板式结合部的承压板传力比例均为40%左右,减少了连接件传递剪力的比例;由于承压板发挥较大作用,前、后承压板式结合部钢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较小;连接件剪力分布取决于承压板位置;前、后承压板式结合部均能发挥承压板传压和连接件传剪的复合作用,可作为混合塔结合部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12.
讨论圆弧曲线箱梁桥的偏心距及其对支座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支座采用单支座布置的曲线连续箱梁桥可以通过改变支座的偏心距来调整支座的反力差.不同的支座布置形式合适的偏心距不同,并随着圆心角的增大而增大,边跨端部布置固定支座时偏心距较大,中间内支座采用墩梁固结时偏心距较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种外径密封的螺旋槽推力轴承新结构,并利用螺旋槽近似理论对该轴承进行了分析计算。文中给出了承载能力和刚度公式,同时通过实例论证了该轴承具有远大于普通螺旋槽推力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该种轴承结构为进一步提高空气动压推力轴承的工作性能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摩擦学和传热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滚子轴承内部温度分布的研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以风机轴承、转子、轴承座为一体的系统建立了温度场数值仿真模型.对5种不同润滑脂容积比状态的模型进行了轴承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环境温度、运行负荷和润滑脂容量变化时滚动轴承内部温度的特征,并应用于现场223型滚子轴承的温度诊断技术中.  相似文献   

15.
风电机组主轴承选型与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比较了各种风电主轴承布置和选型的特点,包括使用调心滚子轴承的三点支承布置形式、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与圆柱滚子轴承的组合、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组合、双列圆锥单轴承等,提出了根据不同的风机结构形式、载荷特点、受力状况、成本、重量等因素来设计轴系布局的思路。研究了影响风电轴承可靠性的综合因素,介绍了风载、传动系和轴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一个轴承可靠性分析的实例,分析了复杂地形的异常风切变和湍流对载荷和轴承失效的影响,发现大量发生风机故障的风场都存在共性,故障机位点的地形和风况条件较复杂,例如机位点坡度陡峭,机位点旁边有山包、陡壁、深谷等不利地形特征,各个机位的相互距离过近,造成较大尾流影响等。这类因素容易产生异常风切变和湍流,导致风载超出轴承的设计载荷。讨论了对风场的地形和风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滚动轴承时域振动信号和频域振动信号中的无量纲特征参数作为故障诊断中的评价指标;在传统的灰色关联度基础上,引入熵值理论,将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到轴承的故障诊断中;最后通过故障诊断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轴承故障状态的诊断,通过熵权赋值取得了理想的灰色...  相似文献   

17.
针对CB-FA40齿轮泵采用复合材料轴承代替20高锡滑动轴承的可行性进行试验台试验,并用铁谱技术对轴承磨损状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轴承在承压能力,温度变化、合同寿命等方面,都大大优于20高锡滑动轴承。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轴承失效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故障模式与效应,研制出轴承失效故障树;编写出计算机辅助故障树分析程序;求出导致轴承失效的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从而建立系统的故障谱,为轴承设计和维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深沟球轴承设计方法基础上 ,以低噪音为目标优化了轴承结构参数。基于AutoCAD 2 0 0 0平台 ,在ObjectARX和VisualC 6 .0开发环境中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设计方法 ,开发一套低噪声滚动轴承设计CAD系统 ,该系统提高了此种轴承设计精度 ,缩短了轴承开发的周期。  相似文献   

20.
平箔式箔片径向气体轴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种用于高速低温透平膨胀机的新型平箔式箔片径向气体轴承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箔片径向轴承的直径为25.0mm。试验结果表明,轴承的结构参数决定了轴承的性能;通过选取合适的轴承半径间隙和刚度,此种结构的箔片轴承上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启停性能。因此,该型轴承在小型高速低温透平膨胀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还就轴承结构参数对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