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1月,本刊曾在开年第1期开设专栏《走近诺贝尔奖》,此后共连载15期,旨在介绍近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一些获奖情况,让广大读者朋友进一步了解科学、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2015年10月,当我们正在制作第12期专栏的时候,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喜讯: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们惊喜不已!似乎我们之前开设这个专栏都是为  相似文献   

2.
祝汉民 《自然杂志》1996,18(6):361-364
19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名科学家诺贝尔逝世100周年,也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至今96年,本言语总结了3项自然科学奖的颁奖概况,获奖国籍分布,获奖年龄分布和获奖学科的分类。  相似文献   

3.
1996年12月10日是瑞典著名科学家诺贝尔逝世100周年,也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颁发至今96年。本文总结了3项自然科学奖的颁奖概况,获奖者国籍分布,获奖者年龄分布和获奖学科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正>捷报传来,让国人耿耿于怀多年的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桂冠终于戴到了中国人的头上。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打破了中国多年来自然科学"零诺奖"的纪录。青蒿素是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一个典范。屠呦呦作为青蒿素的重要发现者,对疟疾病的治疗作出了不可磨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杂志》科普撷英丛书最近十多年来,《自然杂志》编辑部组织到了很多优秀科普文章.或由大家写就、视野开阔,或对科技热点进行深度解析,或观点独到令人耳目—新。今天看来,这样的文章也是弥足珍贵的。这些文章散落于各期杂志,不易为读者所注意。因此我刊将部分精品文章编选成册,以便读者鸟瞰式地了解近年来国内外的科学进展。这套《自然杂志》科普撷英丛书,首先推出《院士解读科学前沿》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全解读(2D05—2015)》两种,今后可黻照不同主题选编相关文章出版其他科普图书。科普撷英丛  相似文献   

6.
正"走近科学"是本刊科研项目科普化报道的传统栏目,从本期开始,我们选择一批上海市获得国家及上海市科技奖励的成果进行报道。本篇报道的是2018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细胞属性转变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惠利健团队获得。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下简称"诺奖")由抗疟疾新疗法发现者屠呦呦与抗丝虫病新疗法发现者William C.Campbell及大村智共同分享,这是屠呦呦继2011年获得拉斯克-德贝基临床医学奖后,再次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的最具国际声誉的科学荣誉,也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的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在得悉获奖消息时,Campbell竟然不相信那是真的,他率性地冲着电话那头喊道:"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吧!"大村智似乎对自己获奖并不感到意外,但他还是以日本人惯用的恭敬口吻说道:"我谦卑地接受这个奖".在接受诺奖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5日,当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传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的消息,那一刻,我国科学界沸腾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我们翘首以盼的中国人首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终于诞生了!此时,与获奖同样使我们感到激动人心的是,屠呦呦研究员对于青蒿素的研究工作,正是通过青蒿素化学结构的首篇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于1977年在  相似文献   

9.
“冒险是文明的本质”,在过程哲学家怀特海看来,“要提高和保持文明,冒险是很重要的。”盘点近期的世界科学事件,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揭晓、中微子超光速实验以及乔布斯的辞世无疑令世人瞩目,而其间闪烁着的创新的冒险精神也引入深思。  相似文献   

10.
池晴佳 《世界科学》2009,(12):17-18
因在端粒和端粒酶研究中作出的重要贡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卡萝尔·格雷德(Carol Grelder,下图)等3人被授予了2009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纵观诺贝尔奖历史,只有8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此前没有3位女性一齐被授予同一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纪录。为此,《纽约时报》记者克劳迪娅·德莱弗斯(Claudia Dreifus)专程采访了格雷德,就其从事的端粒酶研究以及未来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的公民.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中国自然科学奖领域的最高奖项.1956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向科学进军",并在当年第一次授奖,名称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一等奖殊荣由华罗庚、吴文俊、钱学森三位科学家获得.此后直到1982年第二次授奖,一等奖正式更名为国家  相似文献   

12.
因在端粒和端粒酶研究中作出的重要贡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卡萝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下图)等3人被授予了2009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纵观诺贝尔奖历史,只有8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此前没有3位女性一齐被授予同一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纪录.为此,<纽约时报>记者克劳迪娅·德莱弗斯(Claudia Dreifus)专程采访了格雷德,就其从事的端粒酶研究以及未来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3.
《知识就是力量》2014,(1):76-77
正2013年11月2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将"卡林加"科学普及奖授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政府科普工作顾问,中国科技馆原馆长、中国科协科普部原部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原理事长李象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依瑞娜·博柯娃为李象益教授颁奖时卡林加"科学普及奖获得者李象益  相似文献   

14.
<正>为推进《科学24小时》办刊水平,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与公众科普宣传的成效,加强科普业务的专家指导,从2017年第一期起,我刊特别邀请了著名科普专家、作家担任本刊特约指导,以期更好体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特色,满足青少年和公众了解最新科技信息,体验科学魅力的需求。三位专家的盛情加入,一定会让这一全国科普名刊有更加精彩的呈现。李象益著名科普专家,中国首位联合国"卡林加奖"获得者。长期从事科技馆建设、青少年科技教育等理论研究与实践,曾任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科协普及部部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主持中国科技馆一、二期工程建设,引进世界科学中心教育理念,率先开展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等,在全国各地进行过数百余场科普、科学教育、科技馆创新  相似文献   

15.
2012年4月7日下午,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现身浙江省科技馆,出席果壳网与省科技馆共同主办的"菠萝科学奖"系列活动之一的科学论坛。本刊记者亲临现场,感受科学大师的睿智人生……  相似文献   

16.
1933年,六十七岁高龄的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以创立遗传的染色体理论的出色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从而跻身于本世纪的著名科学家之列。今年12月4日适值摩尔根逝世四十周年,本刊编辑部特发表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今年九月三日,恰是世界著名科学学家、已故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普赖斯博士(Derek de Solla Price)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我们在本期特刊登了一组关于科学计量学的译文,以志纪念。大家知道,物理学、化学、医学等有诺贝尔奖,数学则有菲尔兹奖。如今年轻的科学学也有了自己的国际科学单项奖,跻身于世人敬慕的二十多项国际科学奖的行列。钱三强教授指出:“普赖斯科学学奖的设立,表示世界对交叉科学的重视”。他勉励我国科学家,尤其是中青年科学家,志存高远,为赢得像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普赖斯奖等国际科学奖而努力奋斗,为国争光。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中的抽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海森堡(1910~1976)是著名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曾获1932年诺贝尔物理奖。本文从科学史的材料——分别从数学、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考察了科学发展的抽象过程,表明科学由于“内在的强制力量”而向越来越抽象的方向发展,提出在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始终贯穿着“抽象结构的展现”这种“基础现象”。他在说明了抽象方法在科学中的作用之后,还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都已尘埃落定。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因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独享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授予大卫·索利斯(David J.Thouless)、邓肯·霍尔丹(F.Duncan M.Haldane)和迈克·科斯特里兹(J.Michael Kosterlitz),以表彰他们关于拓扑相变和物质拓扑相方面的理论发现。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维  相似文献   

20.
在前几年里,诺贝尔医学奖的颁发曾引起过争议.例如,作为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获奖成果的"关于‘普利昂’(prion)这种蛋白质能充当传染因子的理论",至今仍受到怀疑.但是,1999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颁发却似乎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