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就要重视和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高等学校肩负着创新知识的产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也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之中,做好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就要重视和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高等学校肩负着创新知识的产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也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之中,做好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兴珍 《科学之友》2010,(3):118-119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就要重视和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高等学校肩负着创新知识的产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也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之中,做好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09,(6):F0002-F0002
借助“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暨联席会议2009年工作会议”在沪召开之际,作为“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起草单位及“长三角科技创新政策调研”、“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预研”等课题承担单位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于5月18日邀请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和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等单位在沪举行了“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发展战略联合研究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6月22—23日,"浦江创新论坛——2018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外科技创新智库的专家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群与未来机遇"主题展开研讨。其中,15位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他们共同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献计献策。胡志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高质量、全面的知识供给,国家创新体系集中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知识经济含义和区域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四川省科技发展的条件和机遇,提出建立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四川科技创新体系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90年代下半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形成。知识开始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知识的来源在于不断创新,因此,努力提高国家的农业知识创新能力,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对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且建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迅速,一场以高新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兴起,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加速应用,正孕育着一次世…  相似文献   

8.
编后记     
在本期的“科学家论坛”栏里,对我国科技,教育改革问题继续开展讨论,卢嘉锡、潘毓刚、胡之德等教授发表了文章。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以《立足改革,立足竞争,立足创新》为题对我国科技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了深刻透辟的阐述。美国波士顿学院潘毓刚教授《对于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就大学职称评定问题,考试与教材、教学的问题、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问题等等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兰州大学校长胡之德教授就高等学校加强横向联合的必要性、前提、内容、途径包括应注意的具体问题、处理原则等等做了精细的论述,从而指出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形势,写了《加强横向联系和合作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文。  相似文献   

9.
闫爱青 《科学之友》2003,(10):46-46
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高校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与知识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才的摇篮,而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又是使之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应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改革迫使高校必须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了彻底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封闭发展的管理体制,在教  相似文献   

10.
江世亮 《世界科学》1999,(11):28-28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彭定中博士在'99上海科技节主题报告会上以“创新求变”为题,介绍了杜邦公司200年来创新成长的历程。会后,彭博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知识就是用最小资源创造最高价值记者:创新知识经济已成为全球性话题,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您怎么看待知识和创新?彭定中:我想强调一点,科技与知识分不开,20世纪知识的很大部分是从科技来的;另外科技与创新分不开,好的东西都是创意的结果。知识是什么?知识就是用最少的资源去创造最高的价值。资源除了天然资源以外,还包括人力资源,时间也是资源,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创…  相似文献   

11.
聂飞 《科学之友》2009,(9):116-117
基于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军队建设的需求,军医除了要掌握现代化医学高科技的专业本领,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对地方入伍大学生进行军事卫勤的任职教育,对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增强部队战斗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调查以一部分地方入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调查和思考探索适应新形势、符合基层要求的任职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知识密集型组织,每年都产生许多的科研成果,如何对这项成果资料进行归档,是高校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怎样提高科技档案的归档率和归档质量,笔者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加强房产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只有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才能为房产企业的繁荣和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此,要以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强房产企业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房产企业人才队伍,对于促进房产企业繁荣和跨越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淑琴 《科学之友》2009,(3):100-101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图书管理员必须吸收人类社会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增强图书管理工作的生机和活力,采用当代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实现图书保管利用的高效化,只有这样才能开创图书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青藏科学研究范式与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度 《自然杂志》2009,31(5):249
20世纪50 年代以来中国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自然科学考察的历史上有它自己的地位。青藏高原科学研究范式的特点是:长期基础研究的平台,传播知识的过程,出成果又出思想。青藏科学研究范式产生了明显的结果,即探索自然奥秘的凝聚效应、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效应、人才涌现的催化效应和不断扩展的社会效应,可称之为“青藏效应”。上述青藏科学研究范式是在国家支持、组织体制改革、学术自由以及国际合作等文化氛围下形成的。蕴藏在“青藏效应”中的精神内涵包括:创新意识,瞄准国际前沿;立足实地,取得原创信息;提倡协作,加强综合集成;结合实际,服务高原建设;持之以恒,献身青藏事业。  相似文献   

16.
重视煤矿职工培训 提升职工整体科学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积极探索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多种载体,不断在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下工夫。因此,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科学素质是当前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山西省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高校人才资源与山西省经济发展的辨证分析,结合山西人力资本的现状,提出高校在人才资源开发中,应通过机制创新推动人才资源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化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需要营造一个有利的文化氛围。文中分析了科技文化对科技创新的重要影响,并对科技文化的构建思路提出可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9.
质量检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种质量控制的手段,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检测报告是评判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在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做到科学检测,要掌握工程质量检测的相关知识和管理方法,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