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论述了软硬酸碱理论在皮革化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用软硬酸碱理论的酸碱软硬度阐述了羟配络合物的稳定性,鞣性,铬从胶原中的脱除。提出了聚居性的概念。最后展望了这个领域的未来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酸碱软硬度的定量标度是软硬酸碱原则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诱导效应指数和非球形离子热化学半径作为键参数,可使软硬酸碱的键参数标度范围从简单离子扩展到复杂离子.文中计算了十七种复杂离子的酸碱软硬度值,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在浮选剂结构性能研究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浮选药剂结构性能研究中,软硬酸碱理论存在难以定量计算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在浮选药剂的研究领域引入了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并扩大了软硬酸碱理论的应用范围.提出了一个浮选药剂选择性判据,该判据是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和药剂分子前线轨道能级的函数,以赤铁矿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RA-315和硫化矿浮选捕收剂为例,应用药剂选择性判据研究了药剂结构性能,所得结论与浮选试验结果相符,从而证明了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对药剂结构性能定量研究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软硬酸碱原则研究了双组份有机缓蚀剂的协同效应.实验表明:某些复合缓蚀剂的协同效应,从软硬酸碱原则看是由于有机缓蚀剂与被保护金属之间有较好的酸碱软硬度的匹配关系.复合缓蚀剂的软硬度与被保护金属的软硬度匹配好的则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反之,则无协同效应.这种“软硬匹配的协同效应”,目前还未见文献报导过.  相似文献   

5.
软硬酸碱的概念是由美国化学家皮尔逊(Pearson)首先提出的,它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路易士酸碱理论。后来,皮尔逊又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概括了路易士酸碱反应的经验规律,得出了软硬酸碱规则。这个规则可以概述为:“硬亲硬,软亲软”。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经验规律。它可解释和预示许多路易士酸碱反应方面的事实,因而受到广大化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人们并不满足于这个定性的经验规则,试图用理论来解释它,同时也想为这个规则寻找定量关系。不少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仅对这方面的某些工作给以简单介绍。一、软硬酸碱规则的理论解释最早人们曾对软硬酸碱规则做过这样的解释:一般说来,硬酸趋向于形成离子键(因其抓电子紧,不易极化和变形),因而与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较大的硬碱较易结合;而软酸趋向  相似文献   

6.
软硬酸碱理论的一些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软硬酸碱原理(HSAB原理),解释了物质的溶解度、化合物的稳定性等问题,并通过对傅—克烷基化反应中催化剂的选择,季铵盐萃取分离钒和铬等的讨论,阐述了软硬酸碱原理在催化化学和萃取化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酸碱软硬度的新标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Lewis酸碱软硬度定量标度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Lewis酸软硬度标度的改进方法,用离子键与共价键力之差(即HSA=Z/r^2i-Z*/r^2c)来计算Lewis酸的软硬性标度;引用新的电负性的计算方法,计算有关元素或基团的电负性(X),并将其结果用为Lewis碱的软硬性标度,扩大了Lewis碱的标度范围。此酸碱软硬度标度结果与Pearson对硬软酸碱的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介绍其它计算酸碱软硬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计算广义碱的软硬度的公式,所得结果与其它方法大致相同,且大大增多了所能计算的碱的数目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路易斯(Lewis)酸碱理论,皮尔逊(Pearson)在总结大量化学事实的基础上,于1963年提出了软硬酸碱原理。应用这个原理不仅可以解释和概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等领域内许多的化学现象,而且将酸碱的软硬性和它们的反应性以及其它性质联系起来,还可以定性地预测无机和有机反应的方向、速率、化合物和络合物的稳定性等等。因此受到国际化学界的广泛重视。但是,这个原理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领域中,人们不断的实践和对许多物质反复多次的认识,提出了关于酸碱的概念。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是一种认识,认识是发展的,因而概念也是不断发展的。在化学发展史上,随着人们化学知识的积累,酸碱概念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化学家都对软硬酸碱的标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提出了各种软硬酸碱标度以及选定软硬酸碱标度的标准,如二参数方程,四参数方程,酸碱软度的键参数标度,酸碱软度的势标度及相亲强度等。有些较好地解释了一些化学反应现象。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定量标度可以把酸碱的软硬性和反应性联系起来,对选择酸碱软硬标度的标准还存在着争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用离子电荷数|z|和原子实半径r之比|z|/r以及标准电极电位E°为参数,利用作图法求出Lewis酸碱软硬度的另一种定量标度函数;D_A=|z|/r-1.28E°-2.75D_B=|z|/r+38.8E°-42.7同时,利用上两式计算出多种Lewis酸碱的软硬度标度值。计算结果基本与Pearson经验分类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HSAB原理的应用沈柏川(铜仁师专化学系铜仁554300)HSAB原理即软硬酸碱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硬酸优先与硬碱结合,软酸优先与软碱结合”。即所谓:“硬亲硬,软亲软,软硬结合不稳定,软硬交界就不管”。目前,这种理论正不断完善和充实,并在化学中得到...  相似文献   

14.
模式识别法标度软硬酸碱理论中酸的软硬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用化学模式识别法对62种金属离子即SHAB理论中酸的软硬度进行标度,定量反映了酸的软硬度。  相似文献   

15.
目前教学常用的酸碱概念日感难以满足化学发展的需要。现就各派重要的酸碱学说探讨其实质,分析各种酸碱定义之间的关系及各自在化学上的地位。并对近年来国际上大力研究的酸碱理论从测试手段到定量计算作一初步的讨论,说明作者的见解。[目录]一、导言二、关于四种近代酸碱理论的关系问题三、关于电子论酸、碱的定量问题1.DN法2.E—C方程3.HSAB原理四、关于克罗普曼方程在近代酸碱理论上的作用问题(注解)DN法、E—C方程、HSAB原理的简述  相似文献   

16.
作者提出以电离势或/和电子亲合势以及原子势为参数的称为亲势的酸碱软硬度,并求得不借任何其他经验参数而完全可以由酸和碱的亲势直接算出酸碱亲强的关系式,而计算的亲强值一般与碱酸络合物的一级稳定常数,log K_1 平行或多数与之近似。  相似文献   

17.
(一)来由根据路易士酸碱理论,酸碱反应即是电子对授—受反应。软硬酸碱理论以路易士酸碱理论为基础,把这种广义的酸碱理论进一步分类,根据路易士酸的受电子原子和路易士碱的给电子原子的价电子性质不同而采取的一种分类方法。当然,这种分类是粗略的,到目前为止,还拿不出定量的理论。这个六十年代提出的新观点,乃是实验的归纳总结,不具假说的性质,更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从目前展现的情况来看,它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现行无机化学教材中,对酸碱定义常常从1887年的 S.A.Arrhenius 的酸碱概念开始,一直到1923年的 G.N.lewis 的酸碱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企图通过各个历史阶段的酸碱概念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来表明科学理论的建立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关系,这是正确的。但是如此讨论得不出各种酸碱概念之间的联系性,也得不出一个科学的、理想的酸碱定义标准,因为酸碱概念是人们定义的。任何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软硬酸碱原则,并对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路易斯酸碱定义从发,以软硬酸碱规则分析配合物的形成特点,探求配合物稳定性规律,并从热力学角度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