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基于缩短交货期费用分担的供应商交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蕾  唐小我 《系统工程》2005,23(8):42-45
研究供应链上下游间的交货期决策,基于上游先公布交货时间下游再决定订货批量的订货过程,建立了供应商交货期决策模型,提出了供应商基于费用分担的交货策略,为提前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算例分析证实了基于费用分担的交货策略的有效性,供应商可通过分担交货期缩短费用吸引零售商接受其交货期决策并调整订货批量,从而降低双方的运行成本和供应链系统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2.
收益共享协调机制下两阶段供应链提前期压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前期压缩可以使供应链柔性增大、库存成本减少和供应链收益增加.提前期压缩所增加收益的合理分配对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维护和加强起着关键性作用.建立了基于收益共享协调机制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制造商投资柔性设备压缩订货提前期给零售商带来的额外效益在供应链上下游间分享的情形下,分析了提前期压缩和零售商库存管理的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在收益共享协调方式下,零售商先行动公布收益分享比例激励制造商进行合理的订货提前期压缩,供应链整体及上下游的收益均要高于订货提前期压缩前;提前期压缩比例和收益共享比例与零售商的终端需求、订货批量等库存管理参数等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多级供应链不同主体间应对碳限制与碳税机制问题,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研究了由单制造商、多分销商和多零售商构成的多级供应链生产-库存系统碳税博弈策略.针对政府对于企业超标准排放的容忍程度,设定了级差等级碳税,并据此建立了多级供应链生产-库存系统策略集合;对比级差碳税与统一碳税下四种博弈策略的成本及碳排放水平变化,给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主导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以及供应链成员间合作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上两种不同促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由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运用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对供应链上的产品联合促销问题进行研究.对零售商进行产品价格补贴和促销费用分担,是制造商常用的两种联合促销策略.首先建立制造商为主导、零售商为跟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接着对两种联合促销策略进行求解和分析,讨论相关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最后对两种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验证了两种策略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供应链补货模型中没有考虑在供方可选择情况下的协同, 从而影响库存补充策略及供应链成本的问题, 研究了由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多级供应链中的基于CPFR的协同补货问题. 考虑订货概率参数, 建立了基于分销商订货量和零售商订货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协同补货模型, 以求通过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同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 并采用MATLAB对协同补货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其结果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考虑了一个基于MTS生产方式的制造商和一个销售多种物品的零售商构成的两层供应链, 研究了由制造商原材料、产成品和零售商商品构成的三层库存系统的多物品生产和补货问题. 建立三种生产-补货模型, 研究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和多物品之间共同生产补货对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成本的影响. 研究了模型的最优解特性, 给出了搜索算法. 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合作策略下多物品共同生产补货策略总是 使制造商和供应链的总成本最低, 非合作策略下多物品共同生产补货策略总是使零售商总成本最低.最后, 给出一个延迟支付策略, 实现了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7.
针对考虑损失规避型零售商与产品质量水平的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分别分析了分散供应链情形下供应商与损失规避型零售商的最优策略和集中供应链情形下供应链的最优策略,并构建了回购–质量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协调契约模型,并且证明了该供应链协调契约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博弈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损失规避型零售商订货量的增加会促使供应商提高其产品质量水平以便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能够促使损失规避型零售商增加其订货量;回购契约不能协调此二级供应链;一定条件下回购–质量成本分担契约能够协调此二级供应链.此外,在分散供应链和集中供应链情形下,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模型参数变化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策略以及供应链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流费用分摊比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电零售商为制造商提供丰富的销售渠道之时,也给制造商带来大量具有盘剥性质的费用成本.针对这一现象,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引入到闭环供应链系统中来,通过分析正向和逆向物流费用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分担比例,发现零售商承担的正向或逆向物流费用比例越大,则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利润均会得到提高,从而通过设置合理的分摊比例,可以达到优化供应链的目的.另外进一步分析了非合作博弈下的外包策略及步骤,发现运用物流费用分摊比例的大小可以进行外包决策;在合作决策下,为了避免合作失败的风险,运用不对称的NASH协商模型设计了供应链系统的利益分配方法及步骤,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中交易信用是普遍存在的,交易信用的激励作用是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生产商给定数量折扣的条件下,设计了零售商向生产商提前付款的交易信用激励机制,研究了分散式供应链的库存控制与协作问题,得到了供应链成员的最优订货批量、最优提前支付信用期以及系统最优新增利润。研究表明:在生产商的机会投资收益率较高时,通过采用基于数量折扣的交易信用激励机制,能够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成员企业利润境况的帕累托改善;而当零售商的机会投资收益率更大时,生产商不需要给予零售商数量折扣,此时可以提供延期付款激励机制以协调零售商的订货策略。最后,一个数值算例和敏感性分析说明了论文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消费者对实际交货期与承诺交货期之间的感知差异,研究政府、消费者激励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及送货渠道选择的影响问题.本文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针对3种激励方式(无激励、政府激励、消费者激励)和2种送货渠道(制造商负责送货、零售商负责送货)的6种组合情景,构建6个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型,并得到相应最优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实际交货期、回收率、利润的解析公式.通过比较不同模型下的最优值和数值计算,研究发现:政府和消费者激励能提高回收率,缩短交货期,并且由零售商送货时,回收率更大,交货期更短.此外,消费者激励时,产品销售价格和批发价格会增大;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由零售商还是制造商送货取决于消费者激励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