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癌农杆菌感染马铃薯叶盘伤口细胞并进行共培养转化,感染叶盘筛选培养基上可获得卡那霉象抗性的转化愈伤组织,并在转化细胞中检测到NPTⅡ酶活性,在两种分化培养基上转化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分别为17%和20%,DNA分子杂交证实以双向载体质粒PPZH1上的nptⅡ基因和zein-HEAAE融俣基因均已导入并整合到马铃薯再生植株基因组中,导入的外源基因引起了转基因气生块茎中氨基酸组分的变化,大多数氨基酸含量有  相似文献   

2.
外源基因导入部分脱壁的大麦细胞及其转基因植株的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EG法、电击法以及PEG+电击法将带有gus和nptⅡ基因的pBI121质粒导入部分脱壁的大麦细胞,通过Southern杂交、GUS和NPTⅡ蛋白活性检测,证实了外源报告基因已在大麦基因组中整合并在转化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3.
表达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的油菜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农杆菌素LBA4404(pCAMBIA3300RG)转化优良甘蓝型油菜恢复系W723的下胚轴节段.pCAM-BIA3300RG含有Rssl启动子引导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和CaMV-35S启动子引导的除草剂抗性基因(bar)。经过两轮除草剂(2.5mg/L bialaphos)筛选(两周/轮),除草剂抗性再生芽被传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对根系旺盛生长的植株中所含gna基因进行PCR分析,PCR分析证实了这些植株确为转基因植株,利用Western印迹法对随机选择的5株含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的分析发现,其中4株表达了gna基因。目前正对这些表达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后代遗传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4.
5.
外源基因1Dx5在转基因小麦后代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和SDS-PAGE技术,分析研究了转基因小麦后代外源品质基因1Dx5的遗传分离及表达规律,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麦后代的遗传分离完全符合孟得尔遗传分离规律,转基因植株都达到了纯合状态,1Dx5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已经稳定整合并稳定遗传,并发现了超表达的差异表达现象,在转基因植株中没有发现基因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Multiplex PCR和SDS-PAGE技术对转1 Dx5基因(ORF)T1代小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Multiplex PCR能够扩增出转基因T1代材料中1 Dx2基因和1 Dx5基因的特征片段,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SDS-PAGE检测到一新的蛋白质亚基X,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引起了转基因T1代籽粒中HMW-GS组成的变化.该研究不仅验证了线性基因片段遗传转化策略的可行性,而且印证了普通小麦Glu-1D等位基因的多重PCR分子标记体系的有效性,为培育安全型的转基因作物新种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快小麦分子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
BYDVCP基因转化小麦原生质体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与PEG介导的直接转基因方法相结合,使高频率分裂的小麦济南177悬浮细胞系原生质体与具有分化能力的小麦济南177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融合细胞;同时,利用PEG对原生质体的直接转基因作用,将带有抗病基因的质粒P^pp15与带有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质粒P^BlAetSN导入融合细胞中。经抗性筛选获得抗潮霉素的阳性克隆并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作PCR检测表明,  相似文献   

8.
用基因枪法转化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水稻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可以产生大量胚性愈伤组织.将分别含有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CryⅠA(b)]、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的质粒混合包裹在金粉上轰击上述胚性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和再生培养,得到92个系的潮霉素抗性再生植株.点杂交结果表明97.8%的抗性植株含有hpt基因,73.9%的植株同时含有CryⅠA(b)基因和hpt基因.Southernblot杂交分析进一步证实外源CryⅠA(b)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
PCR扩增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抗体基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法,以一组人抗体重链和轻链简并引物,直接从人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中扩增出抗体重链Fd和κ轻链基因.结果提示: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RNA,以Olig(dT)引导合成cDNA第一链,再经PCR扩增的方法,是值得优先采用的方法.细胞总RNA的提取不必追求高纯度,少量外周血即足以满足构建抗体库所需,简并引物可获得良好的扩增效果,为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非特异性PCR产物的分离和扩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产物的非特异性电泳带位置上及弥散状背景的一定间隔位置上,分别以切胶分离相应分子量的DNA分子作为模板,用产生这些非特异性DNA分子的一种引物在通用PCR条件下进行PCR扩增,仅在切胶的相应位置出现DNA分子量同样大小的电泳条带。阐述了这种模板DNA分子形成和出现非特异性电泳带与弥散状背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大量种植.近年来,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转基因植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外源基因拷贝数与插入位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外源基因拷贝数与插入位点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钙调蛋白(Calmodulin)是生物细胞内一种重要的调控蛋白,通过其与靶酶的相互作用控制细胞正常的生长发育及细胞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我们从甜菊顶芽和花芽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以此为模板,参考GenBank上已发表植物的钙调蛋白基因序列合成5′端和3′端引物,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克隆得到了甜菊钙调蛋白基因的两个异型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均由45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48个氨基酸,在核苷酸序列上与迄今已知的多种植物钙调蛋白均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源率在83%以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更同,同源率高达95%以上,这两个基因之间存在差异,其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85%,编码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为99%,仅在第122个氨基酸由ALA代替了VAL。  相似文献   

13.
虎纹蛙Sox基因的PCR扩增及SSC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PCR技术,以特异扩增人SRY基因HMG-box保守区的一对引物,扩增了虎纹 蛙Sox基因(SRY-box gene)。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SSCP分析。结果雌雄虎纹蛙个体均扩增 出一条带,大小为221 bp,表明虎纹蛙Sox基因在雌雄个性间无性别特异性。SSCP分析结果 显示虎纹蛙Sox基因雌雄个体片段的单链迁移率无差异,而与人的有较大差异。本文为探讨 虎纹蛙的性别决定机制及Sox基因的进行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微弹轰击获得的含有bar基因的转基因燕麦植株自交产生转基因后代。利用PCR方法检测bar基因在后代中的传递情况。  相似文献   

15.
根据核酸扩增基因芯片杂交检测的原理设计了一个能够集扩增、杂交、检测于一体的新型检测仪的主体结构.利用大型仿真软件ADAMS对检测仪的主体机器人虚拟样机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得到基因芯片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曲线.应用机构运动可靠性原理对主体机器人的运动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主体机器人的运动精度.结果表明,无论考虑横向误差还是纵向误差,检测仪都具有良好的运动精度,从而证明了样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把修饰合成的带有甘薯信号肽序列的抗冻蛋白成串基因与β-葡萄糖醛酸苷酶(GU S)报道基因融合克隆在大豆热休克启动区下游构建了温度诱导型双元载体pBF 04,三亲株配对法转化根癌农杆菌,叶盘法导入烟草,获得了转基因烟草植株.将10株转基因烟草放置在40℃诱导不同时间,利用荧光光度分析法测定水解液中GU S活性,结果诱导18、24、48小时的4株中GU 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诱导6、12小时组,说明我们修饰合成的抗冻蛋白与GU S基因融合构建的载体在热休克启动区控制下可以诱导表达.经组织化学法测定这些阳性植株的叶片和茎段切片细胞间隙显示GU S活性,提示甘薯信号肽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鸡10型腺病毒以及人2、5、40、41型腺病毒、牛3型、鼠1型腺病毒六邻体蛋白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区,设计和合成一对引物,以鸡腺病毒内蒙古分离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0.55kbDNA片段.将此DNA片段克隆于pUC19的SmaI位点,筛选重组质粒,进行限制酶切分析和PCR检测,得到含有六邻体蛋白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为进一步开展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Using the BrdU antibody technique followed by an immuno-chemical staining (BAT), the amplification of DNA fragments specific to human Y chromosome on cell specimen slides was efficiently detected. Whether direct BrdU incorporation into PCR products or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PCR products on slides, the amplified target DNA fragments of specimen were visualized by BAT under the microscope. The availability of BAT and differences in the sensitivity and efficiency between BAT and dig-11-dUTP labeling in cellin situ PCR were discussed. Zhang Xiyuan: born in Oct. 1935, Professor,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 in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献血者中新型肝炎相关病毒--TT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TTV感染与ALT异常的相关性,方法:设计通用引物,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ed PCR)方法检测195份献血者血清标本,结果,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HBsAg及抗HCV阴性的99份献血者血清标本中,检出TTV DNA阳性标本36份,TTV DNA的阳性检出率为36.3%,而在96份正常献血者血清标本中,检出TTV DNA阳性标本16份,TTV DNA阳性检出率为16.6%,明显低于ALT常献血者人群,对2株阳性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一株与TX011(G1b日本代表株)的同源性为98.6%,属于G1b亚型,另一株虽可归属于G1,但与G1a ,Blb差异较大,可能为G1的新亚型,结论:江苏地区献血者人群中存在TTV感染,国内首次报告检出TTV G1b亚型及新的亚型,献血者ALT异常与TTV感染密切相关,输血可能成为传播TTV感染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