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建设省市县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敏感性、及时性、主动性不够,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气象服务需求,因此需建立省、市、县三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从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管理权限、创新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省、市、县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论气象传媒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载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气象传媒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作用,通过对气象传媒优势的分析,得出了气象传媒是公共气象服务载体的重要结论,提出了气象传媒实现战略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编辑系统研究的内容及计划任务指标,从总体研究方案设计、研究的技术路线、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编辑系统的设想与实现。  相似文献   

4.
县级气象部门处于气象服务的最前沿,是将气象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的主阵地,县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建设也是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从黄石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并为黄石县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积极对策,提高县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气象服务应顺应改革趋势,以服务引领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本文通过公共气象服务的纯公共和准公共服务属性界定,分析了现有公共气象服务分类在新形势下存在的利弊,提出服务产品应重视差异化程度、与时俱进,改变重服务产品前段、轻服务产品中段、略服务产品后段的现状,加强产品深度加工,延长气象服务产品链条,对气象信息非法传播宜"堵"与"疏"结合,引导受众正确使用气象服务产品等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滨海新区发展对气象服务的实际需求,重点分析了区域地理气候特点,结合滨海新区特殊的功能定位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剖析了目前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在业务技术支撑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围绕提高滨海新区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技术支撑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价体系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个不可以缺少的生产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政府的职能,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最重要的组织,既是接受气象信息服务的单位,同时也要承担起为广大农民和生产经营者服务的职责,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气象信息供给上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明确村级财务,保证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把为农民提供包括气象信息在内的各种公共产品服务纳入职责范围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气象业务的发展,论述了在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并分析了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对今后我省气象业务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子显示屏做好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公共气象信息传播的重要性,介绍了现有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手段,详细论述了电子显示屏播放气象信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平台从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及制作发布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出发,以湖南省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模板、湖南省气象灾害预警用户分类分级标准为基础,实现了预警信息分灾种分群体的一键式发布.该文详细介绍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平台的设计思路、模块设计及应用情况,希望能够为项目设计人员如何从服务的角度设计业务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雪冻雨天气的发生,气象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气象电视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本文从气象电视的形式品种、节目质量、服务领域等方面展开论述,对气象电视服务策略进行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张梦男 《科技信息》2013,(10):456-456
北京721暴雨灾害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更让我们认识到气象服务在灾害来临时的必要性,从本次灾害的预警及应对当中看出目前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有很多做的不到位,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从721暴雨灾害入手,分析北京公共气象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发挥气象服务的保障作用,建设"三农"服务专项.夯实气象为"三农"的监测、预报和服务的基础,完善气象为"三农"服务的机制和体制.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为导向,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到2012年底,进一步完善宁城县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显著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提高气象服务效益,使气象社会化管理职能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利用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围绕气象影响关键点与气象服务介入点,分行业、分用户研究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结果表明:(1)农业领域不同行业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种植生产业重点关注降雨、气温/积温、土壤墒情和干旱;水产养殖业重点关注气温、降水、水温/海温、寒潮、气压和冰冻雨雪;畜牧饲养业对于气象要素依赖度相对较低,主要关注气温、降雨和强对流天气。(2)农业领域不同行业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时空精细度要求较高,但不同用户主体存在显著差异。(3)农业领域对于常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专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农用气象要素指数预报和灾害影响评估/资源评价产品的总体需求度均超过92.6%。(4)农业领域对气象数据直连、产品服务和系统平台等产品类型的需求度较高,普遍希望通过手机APP/小程序/公众号、微信/QQ群和手机短信获取气象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加强林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和提高林业气象服务质量,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开展了全国林业气象灾害风险调查与服务效益评估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和现场勘察等方法,广西共收集到196个风险点相关信息。【结果】数据显示:火灾、病虫害及风灾风险是广西风险点的主要类型。调查得知:在灾害风险点附近属于林业部门的监测站共77个,主要是监测火险灾害,其他灾害还没有布设监测点;预警设施还在不断完善;影响林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类型为干旱、大风及强降水,主要致灾气象因子为温度、风速及降雨量;森林防火、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造林抚育等对气象服务需求量比较大,并希望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及预警系统获取林业气象服务产品。专家对广西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给出了客观评价,全区林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为8.41%,按照2016年广西林业总产值为314.784亿元的规模测算,2016年广西林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已达到26.47亿元。【结论】加强林业气象监测、技术开发和应急联动等多方面合作,进一步做好林业气象服务,有效地减轻林业灾害损失是目前气象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气象灾害预警电话发布系统的主要技术功能、系统建设及应用。气象部门在承担全区防灾减灾和向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气象服务的同时,通过包括气象灾害预警电话发布系统语音信息服务系统的方式,承担各种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只有充分利用和扩展各项服务系统的功能,不断拓宽气象信息服务领域,进一步增加服务内容的科技含量,提高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和针对性,树立“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才能更好地发挥气象工作在我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调研许多农业和气象专家知识并总结多年农业气象服务经验的基础上,采用C++、VB和FOXPRO语言,研制开发了新疆棉花农业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对农业气象服务知识及服务指标进行存储、咨询和管理;有关棉花气象服务的全方位信息进行建库,测览和查询;农业气象预报应用程序;棉花农业气象情报分析;农业气象调研及旬报资料的存储与查询;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信息处理;农业气象服务决策的输出和用户意见的反馈;报表打印和图形处理。  相似文献   

18.
课题研究建立了城市专业气象信息的获取、加工、制作、分发、服务、管理的新流程,实现了城市专业气象服务整个过程的一体化、自动化.系统使用了信息采集新方法, 并在网络设计中采用开放的TCP/IP协议为骨干协议,通过Novell网、Windows NT网、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地面气象通讯网中采集实时气象信息和预报信息,并存入专用的SQL 数据库供预报员调用.  相似文献   

19.
在气象业务中需要实时关注气象设备及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采用手机短信报警是一种常见的通知手段,但是各个单位和部门的短信报警开发和使用没有统一规范。文章利用SpringBoot构建微服务框架,并借助阿里云短信服务实现了分布式短信报警服务,将阿里云短信服务封装后再发布成部门内部可调用的接口,不但节约了资源,还简化了短信发送的开发难度,为可靠的气象业务系统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田淑欣  朱煜  范永玲 《太原科技》2010,194(3):55-56
介绍了农村气象语音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农村气象语音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方案,农村气象语音信息服务系统的成功开发将为农民提供快捷、方便、经济、实用的农村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