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在实体是未经观察的自然客体;现象实体是自在实体与人加观察信号作用的综合产物。自在实体、现象实体、现象及科学理论结构的形成离不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科学理论结构形成的动因,相互作用实在论从动因角度讨论科学理论结构的实在性,是结构实在论中的一员。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的量子曲率构成曲率波场,曲率波场描述了一个新的物质波动存在形态,科学理论的结构与物质存在形态有了内在的统一性,科学理论的结构是实在的。  相似文献   

2.
粒子和波是物质的两种基本存在形态,而基本本体则定义为不可再分的物质实体。按传统观点,"机械以太","连续物质场","光子"均是不同时期赋予电磁场的基本本体;德布罗意—薛定谔波的基本本体一说是"物质波",一说是"粒子"。本体的断裂给本体论带来了深层认识危机,本体有被消解的危险。结构实在论为本体论做了辩护。相互作用实在论认为,如果把机械以太、连续物质场、光子、场量子、物质波(曲率波)等均看作是人与未经观察的"自在实体——电磁场及电子"等互动的产物,则它们都不是基本本体而只是基本现象实体,本体的断裂性即可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3.
莱布尼茨的实体思想是其庞大哲学体系的基石。他认为笛卡尔的广延概念既"复杂"又"相对","我思故我在"除了主体的思还存在"外在的多样化基础";斯宾诺莎的"上帝即自然"的思想也面临实体多样化的难题。莱布尼茨是在批判地继承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实体思想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实体观,在他看来,实体不仅包括元级作为主导单子(主动力),还包括有机形体(被动力),二者构成有形实体,有形实体构成现实世界。单子不能被分割,也不存在部分,但是单子与有机形体是必然统一并共在。莱布尼茨的有形实体观不仅为活力的自然找到了基础,而且也为身心问题提供了答案;不仅对自由意志的可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莱布尼茨的实体思想是其庞大哲学体系的基石。他认为笛卡尔的广延概念既"复杂"又"相对","我思故我在"除了主体的思还存在"外在的多样化基础";斯宾诺莎的"上帝即自然"的思想也面临实体多样化的难题。莱布尼茨是在批判地继承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实体思想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实体观,在他看来,实体不仅包括元级作为主导单子(主动力),还包括有机形体(被动力),二者构成有形实体,有形实体构成现实世界。单子不能被分割,也不存在部分,但是单子与有机形体是必然统一并共在。莱布尼茨的有形实体观不仅为活力的自然找到了基础,而且也为身心问题提供了答案;不仅对自由意志的可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在蒯因的著名口号“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中,“同一性”究竟指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恰当地被忽视了的问题。本文力图表明蒯因对同一性问题并没有作出合适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0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  相似文献   

7.
1.人享有自由,动物没有自由。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自在地存在着,并以其内在的相互作用变化着。人类作为是自然界本身的各种因素长期发生相互作用的产物,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就不是一种从自然界之外强加给自然界的外来的关系,是内生的。人作为一种生命体,其“类”的本质在于其生命运动的性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p.53)正是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活活动直接分别开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当前我国哲学界正在进行着一場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問題的大論战。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世界上无論什么事物,总是一分为二。”而楊献珍等同志却說什么:“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到人类社会、思維等等,沒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而他們的所謂“合二而一”,指的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是矛盾的对立面双方的“求同存异”、“共同要求”。因此“合二而一”論的实质是否认矛盾的斗爭和轉化,企图調和矛盾。用这种观点来研究社会现象,就必然会得出阶級調和的結論,用这种观点来研究自然现象,也必然会歪曲自然界的本来面目,从而引导出錯誤的結論。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究竟是一分为二还是“合二而一”’本文以信息过程作为例子,来談談对这个問題的几点看法。信息过程是自然界中一种相当普遍的过程,它不仅与很多自然科学有較密切的联系,而且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过程有关。为了使討論比較具体起见,不妨从几个典型的信息过程的例子开始。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扼要叙述经验论、结构论、实在论反对或坚持科学中的“理论实体”的主要观点和理由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方法论的分析和比较,着重从“相对价值”的角度,提出了我们在这一重要认识论问题上的基本意见和倾向:如果我们必须在那些无法让人满意的理论之间做出选择,我们可以遵循和采取“两害取其轻”的方法论原则——这有利于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开阔思路,且不再过分陷入一些细微或枝节问题的纠缠中。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3,(23):26-27
“鸣沙”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全球已经发现了数十处沙滩或沙漠存在“鸣沙”现象。但多年来,科学家们对于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一直未能找到明确的答案。但近日,法国巴黎市立高等工业物理化学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鸣沙”的形成原理是由上层运动的沙粒与下层固定的沙层之间摩擦而产生的一种弹性波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强纲领”是埃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提出的研究知识社会成因的社会学形而上学理论。巴里.巴恩斯和大卫.布鲁尔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家。他们把自己的纲领定位在“相对主义知识观”上,其批判的矛头直指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理性主义。他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反对逻辑的合理性是人类理性活动的普遍合理性的标准。然而,他们的论证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近代理性主艾的主体性哲学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变成无伦理约束的绝对主体,把物变成失去本钵论根基的“为我之物”。传统的人道主艾也阻塞了通向自然的伦理之路,否定了对人的改造自然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必要。发展伦理学从回答当代人类的生存问题出发,在“天道”、“人道”和“物道”的关系中重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的实践行为和发展的限度的论断,并以此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产生了“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结果。“生态环境再生产”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生态环境再生产”具有历史必然性。研究、建构生态环境再生产理论,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生态环境理论的完备,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开发和改造等工程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晚期海德格尔经常使用作为世界的"天、地、神、人"四重整体来言说存在问题。这种四重整体观念乃是对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一种典型重演:一方面援用了四因说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把专注于自然物的四因说扩展到技术制作物领域,并引入了特殊意义上的"人"这一重要因素。这种处理方式表明海德格尔既再次切近了古代形而上学,但也立足于自身的技术性时代做出了重要更新。  相似文献   

15.
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顿首倡的科学人文主义,在西方各个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在中国也受到了特别关注,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快速演进,其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继承弘扬了萨顿的核心思想,既克服了科学主义的缺点,又超越了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狭隘性。具有开放性、人本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等显著的中国特色,从而是“中国科学人文主义”,它对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实践,对促进科技、社会和人的全面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一生产要素:形成生态环境危机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过度的生产活动造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生产方式又是由"第一生产要素"决定的,由此得出一个推论:"第一生产要素"是认识生态环境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逻辑推理和人类发展历史的实证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并提出了现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应面对的不同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实践的深入和拓展,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变革,使得规律的复杂性突出起来。规律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反思规律的基本理论,走出“必然趋势”或“确定秩序”的观念误区,肯定规律适用的有限性和规律误差的客观存在。对规律误差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和规律,有助于更加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严复天演哲学思想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西方近代进化论学说以及思想领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同时积极吸收了部分中国传统思想。严复天演哲学主要解决的是作为"天行"领域的生物进化学说及其自然选择机制与作为"人治"领域的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首先,严复通过将生物进化论的原理和自然选择机制提升和泛化为一种普天之"道",使其适用范围超出了生命现象的领域而成为对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普遍有效的原理,从而将"天行"与"人治"统一了起来;其次,严复强调,在遵循"人治天行,同为天演"的前提下,要突出发挥"人治"的作用,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才能取得进步而不遭淘汰。  相似文献   

19.
论非嵌入编码知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物理学到生物学,由科学技术到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所谓“大物理学主义”、“科学的皇冠”、“惟科学主义”,以度“经济学帝国主义”等等即说明了这一点。在本体论上,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特点是“脱域”,固其共性而成为交往的共同平台,因其普遍性而成为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础。对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全面否定,实际上就是在动摇自己赖以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认识论上,经由主客体分离、“两蒂道路”的转折,以厦理性而获得非嵌入编码知识。因而非嵌入编码知识是认识过程的必由之路,是一种只存在于思维中的抽象或理想状况。在价值观上,非嵌入编码知识与特定的价值无涉.同时又是所有特定价值的基础,就此而言。非嵌入编码知识具有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数字化技术可从周易象数观的"象与数"相互转换中,发现其思想源头.正如西方的"原子论"可溯及古希腊哲学家所提出的"原子"概念和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周易的"二进制"功能一样.<系辞>说象,拟诸形容而有象与极数而定象,说明了模拟和数字的两种过程.河图、洛书的图像,隐含着诸多神秘的数字关系,是世界上图像和数字之间完美结合的典范.邵雍给六十四卦赋以数字有两套系统:一是卦象的序数(含"加一倍"法);二是卦象的所当之数.周易的"数字化"思想,的确是开了先河.周易象数观的确有再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