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武术蕴含了中国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体现着华夏儿女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成为武术研究的重点。世界影视光环下的中国功夫展现了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武术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随着影视和武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影无武不关,武无影难成”的态势。透过武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武术文化和武侠影视的互动发展关系,阐述武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从主体和本体的关系视角出发,“学生和武术”的发展需要是决定学校武术教育成败的关键。针对学校武术教育存在武术发展与学生需要互不匹配的现实困局,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等,对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使命进行了历史性梳理,并提出了基于“学生和武术”双重维度需要的实施策略。研究认为:学校武术是武术的子体,应承担起“武化教育”的重任,从需要层面将学生和武术置于平行关系的同等地位,以满足二者的发展需要。提出应采取“理论和技术”双修的教育模式,满足武术自身发展需要——即技术层面把握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多样性并存,理论层面贯彻落实武德文化教育;依功能划分对武术实施分层利导,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相似文献   

3.
无论从武术实践还是从武术理论的角度看,“形神”在武术套路中所占的地位都是极其重要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阐述了“以形写神”、“以形写形”、“写意传神”是武术套路“形神论”的三种美学特征和不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4.
影片《少林寺》问世后,在社会舆论中和一些报刊杂志上,有些同志脱离我国武术史,对少林武术进行了过份的夸张和不切实际的宣传。如:“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术,天下无敌”等等。这种提法,显然阻碍我国武术运动的发展。现就少林武术的评价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和返本方能开新的历史规律出发,武术研究应具备原典精神,以原典为基、用原典说话。武术原典是记录和书写武技之圭臬和絜矩的原发性和原创性经典,是以武术技艺原典为本,以文化原典、历史原典、军事原典、哲医原典为其思想源头、训练理念和术语基础的文化系统。研究回到原典,能够让武术不再“失语”和“他者化”,为武术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播提供元训练理念和元术语。武术原典包含:武经和武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原典蕴藏了“劲力为体,攻防为用,体用不二”的元视域,涵摄了“阴阳并建错综”的元逻辑,能够在中国经典解释学的系统下,衍发出以“身意”和“躰知”阐释典文的基本方法:始于“释言”,经由“构形”、“诠象”、“著意”,至于“躰道”。  相似文献   

6.
儒家"仁礼"思想对武术的影响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儒家“仁礼”思想对武术伦理道德的影响,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儒家“仁礼”思想对习武者的人伦教化;加强武术伦理文化研究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武术的世界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武术套路创编与发展的简要回顾及国内国际形势分析可知:武术面对国内“体操化”、“伪武术”等窘境的同时,也面临诸如奥运瘦身计划和奥运项目欧美强势同化的国际形势.竞技武术套路随着其艺术难美化进程的加剧、“打练结合”已经成为历史,而淡化技击特点和文化特色绝非其发展的长远之计.武术项目管理重心向传统武术套路的改造方面倾斜是整个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8.
刘毅勃 《科技信息》2007,(6):195-196
通过对因特网中武术网页的调查,分析(尤其“SOHU”网站),并根据武术的本质特点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武术网页中存在问题,就进一步增强武术网页的特色,阐述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史中的概念,也是武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脊线。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体用观”对建构武术理论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基本内涵、内在机制以及方法意义进行分析与阐释。研究认为,拳势“以练周身一体的内气与劲力为体,以练攻防一体的技击战术与技巧为用”,拳理“以静为体,以动为用”和拳法以“体道、味道,进而以武入道”的体认阶序共同建构起了武术“练体”与“练用”的基本内涵;“道器不二”的道艺体用观、“已发未发”的动静体用观以及“摄用归体”的拳势体用观集中反映了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内在机制;武术的延续过程是在一次次“体用互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自身的内在超越,其对体用思想的吸收与借鉴,不仅从思想层面印证了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更为重要的是为自身在整个传统文化延续与更迭过程寻找到了“因循”与“通变”的理据。  相似文献   

10.
有些学生对武术不感兴趣,其原因之一是武术“不好学”,学会了“忘得快”。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一些基本步骤:首先让学生弄清动作方向路线,教会正确掌握动作势式步型,连贯完整学会套路动作,体会武术的技击方法和神形兼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佛山市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佛山传统武术时发展对策:重视“武术之城”品牌的打造,逐步实现武术产业化.设立佛山市武术文化建设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建设“佛山市武术博物馆”和让传统武术走进校园等。  相似文献   

12.
武术之美学因子亦是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炼出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对当代武术的创新性发展乃至武术学科的多元化建构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史料整理与分析,发现武术审美追求呈现出“三部曲”的态势。形美只是武术审美的初始阶段,随着武术审美文化的不断纵深发展,神美转而成为武术追求内在美的重要向度。形美和神美是构成武术动作评价的二维指标,武术动作之“完美”的和谐性、统一性最终聚焦于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形神兼备。明确形神兼备的武术审美追求之终极指向,能为当代武术的创编与展演、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通过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围绕高校的武术高水平运动队吸引体育赞助的影响因素等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在武术运动的产业化背景下寻求体育赞助”、“和企业建立互惠互利、资源交换式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体育经纪人寻求企业赞助”、“寻找与赞助企业利益的同质性”、“制订保障赞助企业权益的政策和制度”等观点,通过这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寻求企业对高校武术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赞助。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了解到武术教学中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为此我们设计了主体性武术教学改革方案.经过武术教学实验,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主体性武术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着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态度,在武术理论指导下,针对武术套路教学五期(或五步)中示范、讲解、口令的运用进行了长期教学实践研究.结果发现:示范、讲解、口令在动作技术教学不同期的运用上有所侧重,具有很强的技巧和适宜性,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要充分发挥示范———“兴奋剂”、讲解———“调味剂”、口令———“催化剂”的功效.研究旨在更好的提高武术套路教学质量,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武术;同时,也可为武术理论体系更加科学、系统、完善提供第一手教学实证.  相似文献   

16.
武术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武术审美文化的从无到有,研究它能够对武术学科的构建起到支撑作用。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武术审美意识的萌芽、形成、独立以及时代变迁进行史学维度的研究。研究认为:新石器中后期,为了安全自卫和生存需要而练就的搏击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理欲望的满足,让人们渐渐有了审美意识的萌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受“经史子集”的洗礼和熏染,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文化之物”,有力地促进了武术审美意识的形成;秦汉两朝,武舞的常态化和多样化带动了审美意识的快速发展;宋明以降,武术套路的虚拟化和程式化使得武术审美意识走向了成熟与独立;近现代,由民间武艺逐渐向体育过渡,增强了人们对其竞技性的审美需求;而在今天,以“读图”为主的视觉文化时代,武术的艺术化趋势又彰显其审美意识显著地发生了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综合分析法对武术中的四种典型运思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有机整体运思特征使武术追求内外一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直觉运思特征使武术的传承强调意会性或不可言说性;意象运思特征则体现于“以形喻势”、“重意不重形”;历史运思特征促使武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但同时又阻碍着武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薛锋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181-182
“江湖文化”是一种带有中华民族神秘气息的文化,它与“武术文化”息息相关。我们对武侠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以及江湖文化对武术造成的伤害进行反思,从而剔除腐朽的文化残枝,重返武术的光明。  相似文献   

19.
对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术运动向“难、美、高、新”的方向发展,对武术运动员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运动员发生损伤的可能性增大。通过问卷调查研究b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并就预防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重点即对“锦”的编织加工,对“花”的精雕细琢,处理好“锦”与“花”的关系,使套路中的技击特点、文化特色、难美表现性等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将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