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物质的内部结构出发,讨论了水溶液中金属离子,无机化合物的颜色与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离子的极化作用,配离子的形成,温度,晶格类型及分散度等的关系,说明了某些无机物的显色机理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物质颜色的规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质的颜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数学中也经常接触无机物的颜色。本文对物质颜色的产生、特点,物质颜色与结构的关系以及无机物颜色的规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离子极化是化学键理论中的重要原理之一,在无机、结晶、结构、地球化学等方面有很多应用。本文以离子极化能为判据对离子极化作了定量研究,提出了一种计算离子极化程度的方法,并在量子化学理论和静电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离子极化的初步定量理论。归纳和总结了离子极化和化学键的性质即键能、键长、键型、键电荷关系的规律性,以及离子极化对无机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度、水解、金属离子的硬软分类、络合物稳定性,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相关盐偶稳定性的影响。这些规律的探讨比较深入了离子极化的本质,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不仅在实践上对新型电子材料、化工、冶金新流程、新工艺的探索有一定参考价值,在理论上也丰富了化学键电子运动规律的内容,促进了化学键键参数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颜色是物质的重要性质,它与物质的结构、聚集状态、颗粒大小及温度等因素有关。本文在简述颜色成因的基础上,对无机物(单质、水合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离子极化作用对晶体构型和化合物颜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极化理论是离子键理论的重要补充。离子的极化作用是离子极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因为它决定着物质的不少属性。如物质熔、沸点的高低,洁解度的大小,水解性的强弱,以及物质的键型、晶型、颜色等等。因此有很多学者在离子的极化方面作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对每一种离子来说,都具有吸引任何一种电性相反的离子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其变形。  相似文献   

7.
离子极化理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离子极化理论较全面、系统地解释了无机化学中有关离子晶体晶型反常的现象、无机化合物的颜色变化规律、无机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等具体问题.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定性的解释,着重分析了极化作用对分子结构的影响,即使键长缩短,键型由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导致无机化合物出现晶型反常现象,并介绍了其性质变化的规律;二是半定量的解释,引入极化力、极化率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用量变的规律解释物质性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一种离子使异号离子电子运动发生变形的作用叫做离子的极化作用,被异号离子极化发生离子电子云变形的性能,称为该离子的变形性。通常阳离子的极化作用大,阴离子的变形性大。无机化合物中的离子极化作用普遍存在,因此,凡是与离子极化作用有关的某些性质将要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离子极化理论是离子健理论的一个补充。离子极化力的大小是指离子使其它离子变形作用的大小,无论阳离子还是阴离子都有极化作用。因为极化力大小直接影响酸碱的电离,所以本文对离子极化力对含氧酸碱的酸碱性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无机物的颜色与电子光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机物的颜色与电子光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无机物显色机理。  相似文献   

11.
成千上万的物质都有千变万化的颜色,对物质颜色变化规律的探讨,将有助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本文对众多无机物的颜色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一些变化规律,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些规律的成立。  相似文献   

12.
对无机物的颜色与电子光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无机物显色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一、离子的极化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离子是一种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当它们相互远离时,每个离子的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是重合的;当它们相互靠近时,正离子吸引负离子的电子,负离子排斥正离子的电子,这样就使得离子的电子云发生了变形而产生了偶极,这种现象叫做离子的极化。  相似文献   

14.
无机物的化学合成,国内研究进展较迟缓。最近十多年来国外无机化学研究的趋向是要求从计算角度能够指导无机物的化学合成;推断无机物的性质和稳定性,探讨无机物的相关反应等等。本文在介绍离子晶格能公式的基础上着重说明无机物合成的理论根据,并闸述晶格能的重要意义,提出笔者的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离子反极化效应在三元或三元以上离子晶体中是普遍存在的,依据大多数离子反极化作用力与相邻另一离子极化作用力的方向相反,有时可以相互抵消,提出离子反极化能的计算式,并用热力学数据给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第一系列过渡元素的结构特点,揭示了其水合离子的电子光谱与谱项之同的关系,阐述了第一系列过渡元素水合离子颜色的成因,是由于d ̄n组态的离子在配位场对称性所确定的各谱项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颜色是认识和掌握无机物性质的基础,本文根据光学、光谱学基本原理,从电子跃迁、电荷迁移、晶体缺陷、化学反应等方面,对物质显色的规律和原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离子的电子组态考虑离子的极化能力,导出了离子势的计算公式,并用此离子势数据计算了某些阳离子的水合能和某些氧化物的△H^φf,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浓差腐蚀数学模型.该模型将管道壁面附近的离子导电层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根据电学中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导出了关于离子导电层腐蚀电位与离子电流以及极化电流关系的离散方程组.在施加适当的边界条件后,求解该方程组,得到了单元的极化电位、极化电流等关键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了总的腐蚀电流.结果表明:浓差腐蚀引起的极化电流和自腐蚀电流有相同的数量级,它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腐蚀电流的分布.一般而言,管道壁面氧浓度高的部位,不考虑浓差腐蚀时,腐蚀电位较高、腐蚀电流较大,而氧浓度较低的部位情况正相反;但当考虑浓差腐蚀时,电位将产生极化,原来腐蚀电位较高的部位将产生阴极极化,同时腐蚀速度亦有所降低;而原来腐蚀电位较低的部位将产生阳极极化,同时腐蚀速度也有所增大,即这种机制有将腐蚀电位均匀化的趋势,这和电化学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HMO法的计算,指出N_3~-是很容易被极化的。金属迭氮化物晶体中的离子极化程度取决于迭氮化物中阳离子的Z~(*2)/r值。作为起爆药,迭氮化物的性质是和离子极化有关的。本文讨论了离子极化对金属迭氮化物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以及慢速热分解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