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盖涛  李欣 《科技信息》2009,(8):13-13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农民科学素质偏低。而传统科普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方面已经与时代发展、与农村实际不相适应,科学传播在科学信息传播方面从传统科普的“强制性的教化”转移到“非强制性的感化”中来,科学传播策略为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提供了一个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近些年大陆地区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与人交谈"是大陆地区农村居民获取科技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与人交谈是人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人际传播在大陆地区农村科普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大陆地区农村科普模式。该文分析了当前大陆地区在提升农民实用科学素质方面的三种科普模式,并对如何借助于这些模式来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近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相关数据发现,“与人交谈”方式是中国农村居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与人交谈”是人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人际传播在中国农村科普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决定了中国农村科普方式。分析了当前“与人交谈”方式影响下,中国农村在提升农民实用科学素质方面以“意见领袖”、“共同体”等为纽带的农村科普方式,提出应充分利用农村“与人交谈”方式,转变思维方式,通过扶持发展农村“草根科普力量”等进一步全面提升中国农民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4.
郭艳华 《广东科技》2009,18(21):44-48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对公众科学素质能力建设给予必要的关注:第一,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要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高度认识、理解和重视公众科学素质能力建设,公众科学素质能力建设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第二,要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即深入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推动科普工作创新;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发挥文化教化育人的作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建立健全科普人才队伍,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提供智力支持;推进公众科技传播体系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加广泛的科技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6月23日,中国科协发布"关于聘任第二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的通知",公布第二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名单。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国科协于2013年启动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继中国科协在全国学会中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并聘任首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之后,经各全国学会组织推荐,中国科协认真研  相似文献   

6.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为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实现,2013年,中国科协启动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相似文献   

7.
李源文 《广东科技》2013,(12):234+233
主要从农民的科学素质现状、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和强化农民科学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黄亚萍 《广东科技》2013,(14):235-236
当今社会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传统科普理念面临着诸多挑战。着重讨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普场馆如何从受众、施众、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等视角,重新审视科学传播的发展方向,促进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实现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曾铁 《海峡科学》2012,(3):88-89
报纸是重要的传媒和现代文明传播的主要渠道,它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不小,仍有自己的优势."报纸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是.能否继续是社会的先锋与灯塔,报纸的质量是关键.报纸的品位、品格和品牌以及报纸的亲和力、公信力、话语权和滋补力、感染力均与报纸的整体水平有关(包括科学传播的质量). 大众传媒时代,报纸的科学传播及其质量很重要.科学是主流文化的构成,科学及其传播是主旋律的一部分.科学是一种教养,是一种气质;科学传播既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又是大科普或全面科普(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的重要渠道.科学传播的目的是宣传、普及科学,让更多的人了解、感悟、理解和应用科学;用科学滋养国民,传递并帮助国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报纸的科学传播对提升国民的科学素质至关重要,科学传播不能浮躁、粗糙,其质量出了问题,既有违初衷,且危害性不小.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当前“科学家”不再受崇拜这一社会现象,呼吁人们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文章认为,可通过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普创新活动、发挥社会各界和家庭科普教育作用、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方式来达到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白沙县抓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等农村科普创新理念方面进行总结,研讨了民族山区农村科普工作的规律和长效机制,为加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科学素质提供经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公民参与科学”的范式下,科普短视频因其创作门槛低、内容短小精悍等特点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科学传播方式之一。基于系统分析法,文章从传播主体、传播形式、传播效果3个层面梳理了科普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剖析科普短视频发展面临的风险与难题,继而围绕科普短视频未来发展,从多主体协同参与、注重平台把关、强化技术支撑、提升科学素质等视角,提出寻找引领者、增加把关人、增强驱动力、奠定基石等4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军 《天津科技》2014,(7):37-38
在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如何进一步认识、推动、强化科普教育,是当前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命题。就《纲要》的定义、理念,科普教育中科技实践活动的特点,必须把握的原则和科学评价,充分动员社会资源,明确教师责任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客观梳理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实施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瓶颈因素,提出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多措并举加强经费投入,保障科普工作开展;加强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科普信息化建设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美美 《海峡科学》2013,(8):41-43,67
长期以来,台湾行政机构致力于推广和传播科学教育理念与观点,通过有系统的传播媒介,以科学影片制作方式,如"科学纪录培训班"与"科学影音内容创制培训班",帮助科学教育人员能以更恰当的方法将科普知识传播给一般民众。该文以科普影音创作节目"乌日斜张桥"为例,介绍科学影音创作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科技馆在公民理解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科技馆的科普展示内容贯穿着趣味性、互动性、启发性的科普理念,给观众营造了科学再发现的条件和场景。许多人在这种科学再发现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现象,发现科学问题、采用科学方法、找到问题答案,产生了学习科学、探索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陈曦 《天津科技》2022,(12):83-86
当今,信息传播已经进入了Web2.0时代。在信息大爆炸的环境下,流言与谣言充满了迷惑性。因此,高效传播科普信息成为破解谣言、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好的重要手段。自2010年开始运营的“果壳”经过了1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科普领域自媒体平台的领头羊。2020年到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科学传播提升至前所未有的位置,在此背景下“果壳”对于科普信息的传播成果更加值得分析。探讨果壳网及其相关衍生产品是如何在科普信息传播的各个环间进行“编码”,以达到使受众有效“解码”的目的。这不仅有利于为其他科普公众号提供成功经验,更有利于在当代青年群体中形成尊重科学、破除谣言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8.
李婧  李娜 《天津科技》2011,38(1):87-88
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分析了我市青少年科普工作现状,指出不足,提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研究思路、总体设计,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浙江省青少年科普杂志《科学24小时》为例,选取2020—2021年间国内外发生的科普性社会热点事件为研究素材,分析青少年科普杂志在嵌入社会热点事件进行选题策划、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的实践经验和具体作用,同时从提高编辑队伍能力、优化传播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对科普杂志如何增强科学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明敏 《科技馆》2005,(4):11-13
科普工作者承担着向社会普及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如何使我们的工作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提升国民科学素质,就成了我们搞好科普工作的关键。本文拟从科普工作者的角度对科普作品如何与艺术相融合这一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