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庄勤亮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1):21-25
外部压力对液体在织物间传导有很大的影响,较高的压力能触发液体在织物间传导的发生。至于外部压力对织物间液体传导速度的影响,则存在一个压力最佳值,在最佳压力值下,织物间液体的传导最快。湿层织物初始含水量高则明显地增加了织物间液体的传导量。由于单面毛绒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毛细管尺寸,当干层织物的光面与湿层织物的光面和毛面分别接触时,液体在织物间发生转移,传导量前者大于后者;当干层织物的毛面与湿层织物的光面和毛面分别接触时,织物间没有液体转移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流道和扩散层中的压力损失,并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出了沿流道方向气体总压力以及水蒸气分压力沿程分布的表达式.根据液滴生成的机理分析,得出了PEMFC阴、阳两极扩散层中液态水沿程分布的表达式.结果表明:阳极中一般很难有水生成;阴极中加湿度越大,进口压力越大,过量系数越小,液体出现的位置离进口越近,且同一位置液态水的生成速率越大,当阴极气体完全加湿时,液态水的生成速率仅与其到进口的距离、电流密度、膜中水传输系数以及流道的宽度有关,而受流道的高度、过量系数、进口压力以及温度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庄勤亮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1):21-25
外部压力对液体在织物间传导有很大的影响,较高的压力能触发液体在织物间传导的发生.至于外部压力对织物间液体传导速度的影响,则存在一个压力最佳值,在最佳压力值下,织物间液体的传导最快.湿层织物初始含水量高则明显地增加了织物间液体的传导量.由于单面毛绒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毛细管尺寸,当干层织物的光面与湿层织物的光面和毛面分别接触时,液体在织物间发生转移,传导量前者大于后者;当干层织物的毛面与湿层织物的光面和毛面分别接触时.织物间没有液体转移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4.
一体化电机系统中传导干扰抑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抑制一体化电机系统中的传导干扰,分析了一体化电机系统传导干扰的产生机理及其耦合途径.根据干扰机理、耦合途径及干扰源的分布,分别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功率器件的电压过冲和电压变化率可以通过缓冲电路来进行抑制.基于传导干扰的耦合途径不同,以变流器为界,前后分别从漏电流和共模电压的角度进行抑制,采用有源滤波来补偿漏电流和消除共模电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于抑制传导干扰的新型滤波器.实验结果证明,增加缓冲电路和滤波器后,一体化电机系统的传导干扰强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5.
浅谈影响服装CAD打板系统在国内服装企业深入应用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影响服装CAD打板系统在国内服装企业深入应用的因素,提出加快服装CAD知识的普及、加快培养合格的服装CAD打板人才是当务之急,也是解决国内服装CAD打板系统应用不太理想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定量考核织物的弧度塑形性,设计了贴近织物实际使用情况的直接评价方法.采用自制的塑形模型使织物产生弧度造型,并用弧度塑形高度H表征织物弧度塑形性的强弱.试验结果显示,用于不同服装廓形的面料的弧度塑形高度有很大差异.为探索方便易行的弧度塑形性的间接评价方法,定义了两个新指标:残余弯曲曲率和残余剪切变形.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可以用经向剪切滞后量评价织物经向及45°方向的弧度塑形性,而纬向弧度塑形性则可以用纬向残余弯曲曲率考核.分析总结了弧度造型面料的设计要领:以无捻或弱捻的低线密度聚酯长丝为原料,配以紧密组织结构织造,后整理工序不用减量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电晕放电效应和漏电效应的抗静电机理及其在抗静电服装中的应用进行扼要论述,指出必须根据实际用途和工作环境来选择相应的抗静电工作服。 相似文献
8.
9.
过硫酸钾已较为广泛的应用于织物的前处理过程中.在织物的退/煮/漂一浴前处理过程中加入少量过硫酸钾,不但可以提高处理效果,还能使纤维的强力得到有效的保护.为了更充分了解过硫酸钾在织物退/煮/漂一浴前处理过程中的分解行为,本文对过硫酸钾在该处理过程中的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并得到了其动力学参数和建立了动力学方程.结合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测定结果,推定出了过硫酸钾的分解反应机理以及分解产物与浆料及纤维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地板送风系统理想的送风参数,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不同送风参数对地板送风系统房间温度分布、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影响,然后采用控制变量法进一步研究送风温度和速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终通过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得到供冷工况下热分层良好、舒适性较好且能耗较低的理想送风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旋流风口到人体的距离为0.7 m,送风温度为18~20℃,送风速度在1.2~1.5 m/s时,室内热分层较好,能够满足人员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需求.对不同送风参数下运行特性与能耗影响的模拟计算表明:在理想送风参数范围内,当送风温度为18℃、送风速度为1.2 m/s时,地板送风系统不仅可以保持较好的热舒适性和良好的热分层,同时还具有较低的能耗. 相似文献
11.
Jakub Wiener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2002,19(3)
Manyofimportantphysicalandchemicalprocessesarebasedonthecapillarity—spontaneouspenetrationofliquidintotheporoussystems.Capillaryprinciplesareusedinvariousbranches.Everydaywecomeintocontactwithpracticalexamplesofwickingprocesses.Mostoftheseprocessesare… 相似文献
12.
服装传热传湿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服装的传热传湿的机理出发,在总结前人实验及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服装传热传湿性能及数学模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并指出了前人研究中值得改进和加强之处。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几种竹浆纤维纱线包括环锭纱、紧密纱和MVS(Murata vortex spun)纱的芯吸性能,讨论了纱线结构、捻度和线密度对芯吸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竹浆纤维纱线的芯吸行为相似,纱线结构对芯吸性能影响显著,而线密度对芯吸的影响不明显并和纱线结构有关.对于给定的任意线密度,在给定的捻度范围内,竹浆纤维环锭纱和紧密纱的芯吸平衡高度随纱线捻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测定纱线芯吸高度与时间的关系。测试了捻度、助剂、单丝纤度、横截面形状对芯吸性能的影响。表明三叶形纤维、适当的单丝纤度、捻度使芯吸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6.
液体在针织物纵向传导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勤亮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6):100-104,117
Washburn方程被广泛地认为是液体芯吸的动力学描述,但有争议的是其对所有有孔介质的有效性。本研究发现,液体在垂直放置的织物中传悍时有饱和区和非饱和区的存在,水平传导时没有发现明显的非饱和区。同时,Washburn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液体水平传导时传导距离与传导时间的关系,在垂直传导时Washburn方程仅能较好地描述饱和区传导距离与传导时间的关系,而考虑饱和区和非饱和区的传导距离与传导时间的关系时,Washburn方程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7.
采用芯材为石蜡、壁材为密胺树脂的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制冷背心样衣,与隔绝式防护服配套使用.在室温36℃、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测定穿着未配有和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时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等的变化;结合人体产热、散热经验式与伍德科克人体散热理论建立模型,探讨人体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后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发现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后,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明显下降.建模计算分析表明,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后,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的计算值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8.
鄢瑛;张会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8)
采用芯材为石蜡,壁材为密胺树脂,相变温度为35.66℃,相变潜热为158.7J/g的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制冷背心原理样衣,与隔绝式防护服配套使用,并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防化研究院生理评价试验中心对制冷背心进行生理评价试验。在室温36℃,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测定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的人体胸温、手温、腿温和肛温等参数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结合人体产热,散热经验式与伍德科克人体散热理论建立模型,探讨人体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如何提高人体着装舒适度和延长隔绝式防护服穿着生理时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明显下降;通过建模计算分析,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的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计算值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变化趋势一致;在相同条件下,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过程中,人体体温较穿着未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有所下降,上升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9.
服装形态与服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秀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2):47-50
服装形态是服装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随着一条条件下的元素的增加,服装形态变得越来越丰富,人,面料是服装形态的主要元素,服装的内空间的变化,服装面料中的欧普艺术和闪光面料均能使服装形态动态化,服装形态具有时代性,延续性,渐变性特征,分析服装形太的根本目的在于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