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两次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含有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的温度和pH双重敏感的两亲性聚合物POSS-PMEO2MA-b-PDMAEMA,并采用GPC和1H-NMR对引发剂和聚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动态光散射(DLS)、荧光光谱仪、透光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聚合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球形胶束,温度高于临界溶解温度(LCST)后,胶束脱水发生聚集,形成更大尺寸的聚集体;调整溶液的p H值为9时,聚合物的浊点温度下降;聚合物胶束的尺寸随着pH值的升高而减小。通过改变温度和pH值都能调控聚合物在水中的自组装形态。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2-二甲基氨乙基)胺/氯化亚铜作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6-聚(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嵌段聚合物.该聚合物和过量的丁二酸酐反应,得到了同时具有温度和pH敏感的嵌段聚合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2-琥珀酰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NIPAM-b-PSEMA).该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具有环境敏感多重胶束化行为.在pH9时,当温度高于嵌段聚合物中PNIPAM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自组装形成以PNIPAM为核,PSEMA为壳的胶束;在20℃和pH〈7时,PSEMA嵌段的溶解性逐渐下降,逐渐形成以PSEMA为核,PNIPAM为壳的胶束.在pH3,20℃和pH9,40℃时,PNIPAM-b-PSEMA的临界胶束化浓度分别为0.032g/L和0.025g/L.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pH/光双敏感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C10-偶氮苯(AZO)-C10-聚甲基丙烯酸二异丙胺基乙酯(PDPAn)-聚乙二醇(PEG45)(n=30,50,80),用核磁、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表征,用动态光散射(DLS)测定聚合物自组装形成的胶束的粒径及电...  相似文献   

4.
将2种抗A型产气英膜梭菌α毒素单链抗体(ScFv)基因ScFv-2E3和ScFV-1A8分别克隆至表达质粒pUC119,pET-20b,pET-28a和pHOG21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UC2E3和pUC-1A8,pET20b-2E3和pET20b-1A9,pET28a-2E3和pET28a-1A8以及pHOG-2E3和pHOG-1A8,然后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中均含目的ScFv基因片段,说明已成功构建了8个含ScFv基因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5.
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AROP)的方法分别合成3种不同结构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线型共聚物聚乙氧基乙基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PEEGE-PEO-(OH))、星型聚合物PEEGE-PEO-(OH)_3以及类树枝状聚合物PEEGE-PEO-(OH)_(24).通过~1H-NMR及GPC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制备负载阿霉素的聚合物胶束,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对胶束的形貌及尺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种胶束均具有球形结构;与线型及星型聚合物相比,两亲性类树枝状聚合物具有最高的载药效率与载药量;体外药物释放结果显示3种聚合物均具有pH敏感释放特性,且类树枝状表面致密结构可降低药物在中性环境下的释放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肿瘤细胞内的高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环境特征,该文将抗肿瘤药物姜黄素(CUR)通过二硫键连接到亲水性透明质酸(HA)和聚乙二醇(PEG)分子上,构建了对GSH具有还原敏感刺激响应的CUR-SS-PEG-HA前药纳米胶束.FT-IR和1H-NMR分析结果证明疏水性CUR分子被成功键合在亲水聚合物骨架上.CUR-...  相似文献   

7.
将 2种抗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单链抗体 (ScFv)基因ScFv - 2E3和ScFV - 1A8分别克隆至表达质粒pUC119,pET - 2 0b ,pET - 2 8a和pHOG2 1中 ,构建了重组质粒PUC -2E3和pUC - 1A8,pET2 0b - 2E3和pET2 0b - 1A8,pET2 8a - 2E3和pET2 8a - 1A8以及pHOG - 2E3和pHOG - 1A8,然后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中 ,提取质粒 ,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中均含目的ScFv基因片段 ,说明已成功构建了 8个含ScFv基因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8.
设计合成了一种AB4型pH敏感双亲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由pH敏感的聚甲基丙烯酸及聚乳酸链段组成,其制备过程是先由端羟基聚乳酸与二氯乙酰氯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端四氯代聚乳酸,然后通过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AB4型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乳酸共聚物,再酸性水解。该共聚物可自组装为临界胶束浓度为19.7~32.5mg/L、流体力学直径小于200nm的球形核-壳胶束。该胶束表现出pH敏感性,其对紫杉醇在pH=5.6~7.4的缓冲溶液比在pH=1.4的缓冲溶液中有更快的释放速率,可作为疏水药物靶向释放的载体用于肠癌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9.
以咔唑二硫代甲酸苄基酯(BCBD)为 RAFT 试剂,苯乙烯(St)、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和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A-mPEG)为共聚单体,合成了具有不同 mPEG 和 P(A-mPEG)链长的两亲梳型嵌段共聚物 P(St-co-DMAM)-b-PDMAM-b-P(A-mPEG)x,利用1H-NMR 和 GPC 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将此共聚物用于聚丙烯腈(PAN)薄膜的表面吸附改性,探讨了PEG链长及含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接触角测试表明,该聚合物可很好地吸附在膜表面,并明显提高膜的亲水性.随PEG链长及其含量的增加,嵌段共聚物的改性效果增加;在适宜条件下,经聚合物吸附改性后,PAN 膜接触角由72.2°降低至24.8°;改性 PAN 薄膜表面牛血清蛋白(BSA)吸附量最低降至0.672,μg/cm2,为未改性PAN膜的11.1%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制备大分子引发剂mPEG-G_n-OH_2n(n=1,2,3,4),以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引发L-丙交酯开环聚合,通过控制丙交酯和大分子引发剂的投料比,合成1~4代线性-树枝状两亲聚合物。基于聚合物自组装特性,通过透析法制备聚合物胶束,采用核磁氢谱、渗透凝胶色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使用动态激光光散射技术、电子扫描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其聚集体进行观测。研究表明,胶束流体力学直径主要受代数影响,并随PEG链段增加而增大,胶束粒径为200~300nm。胶束形状反映聚合物分子中亲水、亲油比,当聚合物分子中亲水链段EO体积分数φEO0.35时,线性-树枝状两亲聚合物才能形成空心胶束。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A型肉毒杆菌毒素基因测序,分析了解毒素基因结构并推测其氨基酸序列。提取肉毒杆菌总DNA,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把目的基因导入E.Coli JM109,筛选含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菌进行测序和分析,从而了解毒素基因结构并推测其氮基酸序列。对A型肉毒杆菌毒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成功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比较,其序列同源性为96%。推测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成功地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基因进行了测序,这为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的快速诊断,以及进一步探求以基因工程方法生产此毒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痉挛、脸肌痉挛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和睑肌痉挛的效果,方法: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治疗共68例,药物浓度为0.1-0.2ng/mL(25-50U/mL),结果:有效率为100%,其中完全缓解85.3%,明显缓解及部分缓解14.7%,显效时间4h-3d,作用持续时间12-30周,无过敏和全身中毒反应,局部副作用轻微,可逆,结论: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和脸肌痉挛安全,简便,有效,可作为治疗面肌痉挛和睑肌痉挛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新型反应型乳化剂二聚酸钠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源自天然原料的二聚酸制得一种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单独使用该乳化剂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乳液.对自制的反应型乳化剂进行了乳化力测试和溶液表面张力的测试.采用粒径分析、1H-NMR和表面张力对乳液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自制反应型乳化剂乳化力优于常用的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其临界胶束摩尔浓度为28.6 mmol/L.1H-NMR和表面张力测试均表明该乳化剂参与自由基聚合反应,由该反应型乳化剂制得乳液聚合物的24 h吸水率仅为2.81%,Zeta电位可达-70~-60 mV.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国恒河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型部分基因进行携带情况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方法对华南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繁殖的30只谱系清晰的中国恒河猴(Macacamulatta)的32个MHC I型分子位点进行检测。结果采用的32对引物中,中国恒河猴可检出携带23个MHC I等位基因,但基因携带频率存在很大的差异,由3.57%至82.14%不等。结合遗传谱系分析,判断A1*21和A2*05之间以及B*04和B*30之间可能就是连锁的。结论中国恒河猴携带能控制病毒复制的MHC I型基因位点的频率较高,其基因携带频率与已发表的印度恒河猴携带频率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促进中国恒河猴在AIDS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为建立携带特定MHC I基因实验猴小种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探索PEG/Triton X-100双水相体系中PEG分子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胶束特性的影响,利用粘度法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水溶液的胶束化行为进行表征,研究了PEG分子对Triton X-100水溶液胶束特性粘数[η]和水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PEG分子的Triton X-100胶束稀溶液中,PEG的分子量和浓度变化对胶束的特性粘数影响并不显著;但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加,Triton X-100胶束的水化程度增加,胶束外壳与水溶液的相互作用增大.进一步以苯甲酰基乙酰苯胺(BZAA)作为探针,研究PEG分子对胶束内核极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EG分子对Triton X-100胶束内核极性具有显著的影响:PEG浓度越大,BZAA在胶束内烯醇式结构减少,表明胶束内核极性增加;同时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加,对内核极性的影响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应用RT-PCR技术,从两株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A型产气荚膜酸菌α毒素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2E3和1A8中,分别扩增出抗体VH和VL基因,用Linker(Gly4Ser)3基因,将VH和VL基因连接成ScFv基因2E3-ScFv和1A8-ScFv,并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中,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VH和VL基因以及Linker基因拼接正确,2E3-ScFv基因全长为729bp,经计算机分析,VH和VL基因均为新发现的基因序列,符合功能性重排的鼠抗体可燮区基因特征,2E3-ScFv的VH和VL基因分别属于鼠免疫球蛋白重链Ⅱ(B)和轻链kⅢ家簇;而1A8-ScFv的VH和VL基因分别属于鼠免疫球蛋白重链Ⅱ(A)和轻链кⅥ家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建立脊灰病毒Sabin株I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Vero细胞增殖病毒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用病毒免疫SPF级Balb/c小鼠.取小鼠免疫脾淋巴细胞与SP2/0-Ag14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 ELISA 法筛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并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化.用细胞培养法制备脊灰病毒单抗,并以中和试验测定单抗效价.结果:获得了8株分泌抗脊灰病毒Sabin株I型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株G8G7能够稳定分泌抗体.间接ELISA 法测得单抗的效价为1∶8,中和试验测得中和抗体的效价为1∶58.结论:G8G7分泌的抗体为抗脊灰病毒Sabin株I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8.
三个品系小型猪Ⅱ型糖尿病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三个品系小型猪对高糖高脂饲料诱发Ⅱ型糖尿病模型的敏感性,为我国小型猪在Ⅱ型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4~5月龄巴马小型猪、五指山小型猪和中国农大小型猪各6头,以4头中国农大小型猪为对照,同步开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试验,试验周期8个月。每月称1次体重,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每2个月进行1次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巴马小型猪和五指山小型猪对高糖、高脂饲料比较敏感,在饲喂5~6个月后,开始出现糖代谢异常,表现为显著肥胖、血清胰岛素升高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至实验后8个月,巴马小型猪和五指山小型猪各有1头发展为糖尿病,分别有3头和2头出现糖尿病前期症状。中国农大小型猪对高糖高脂饲料诱发糖尿病相对不敏感,实验期间空腹血糖水平、血清胰岛素含量、胰岛素敏感指数和IVGTT一直无显著变化,仅在实验后7个月开始表现肥胖,8个月出现胰岛素敏感性减低。三个品系小型猪在高糖高脂饲喂后,血脂相关指标(TG,CHO,HDL-C,LDL-C)普遍升高,以巴马小型猪升高幅度最大。结论巴马小型猪和五指山小型猪对高糖、高脂饲料诱发Ⅱ型糖尿病比较敏感,品系内个体差异较大。中国农大小型猪相对不敏感。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的Ⅱ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分析和高敏感家系培育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各种标本来源的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STEC)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WHO推荐的K-B法,进行分鉴定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依照NCCLS判定结果.结果各种来源产志贺样毒素的大肠杆菌共46株,O157型23株,其余为非O157型.全部STEC对复方新诺明耐药,对链霉素耐药率为28.3%(13株),氨苄西林为30.4%(14株),红霉素为69.6%(32株),而且有5株对至少4种以上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耐药谱为复方新诺明-链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非O157型STEC耐药菌次为122,而O157型为63.结论非O157型STEC对抗生素可能较易形成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以开关型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N,N-二甲基乙基脒碳酸氢盐胶束溶液为软模板合成CdS纳米粒子,反应结束后向体系中通入N2并加热至65℃使体系破乳,该过程避免了传统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繁琐破乳过程。合成的CdS纳米粒子通过TEM、XR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该表面活性剂胶束为软模板可合成粒径在10 nm以下、具有纳米光学效应的CdS量子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