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香港学者散文创作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学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分支。香港学者散文创作受中国传统文学的深刻影响 ,又吸收融汇了西方文学的幽默风趣 ,它是作者学识、机智、才情和辞采的完美体现 ,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本文对香港学者散文创作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考察 ,分析评述 70年代后香港学者散文勃兴的历史原因和香港特定的人文、社会环境对它产生的影响及这一时期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和主要作品 ,并就香港学者散文创作与大陆的散文创作进行比较 ,总结归纳了香港学者散文创作的艺术特征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学的社会功能及读者的审美需求出发,对当前散文创作中存在的矫情浮躁的文风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评判,指出在社会转型时期尤需重建并强化散文作者的主体人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创作出更多具有深广思想容量和较高审美价值的散文精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主要创作特征及审美价值。作者认为,新时期女性散文创作,“爱与美”的主旨一脉相承,同时又因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深化和提升。更具现代精神的女性意识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构成了女性散文独特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4.
林白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散文创作彰显了二维空间逼仄下的焦灼,在这强有力的逼仄下林白的散文创作表现出了殊途的双重转向:以向记忆邀约和对艺术与美的造访为代表的内转向与以对外围世界探索为代表的外转向。从林白的由向内转的自我逃避到向外转的自我挑战的转变中,可以看出作家在散文创作上走出自己固有的小天地,开始接触社会人生百态,在不丧失书写内心细腻世界的特质的同时,也走向了一条现实之路。林白这种困境中的突围为女性散文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方乐 《科技信息》2013,(18):162-162
移情手法是中外文学创作中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法,郭风将其运用在散文创作中,形成独特的审美视角,丰富了散文的表现力,创造出一个充满童真、诗趣的境界,从而使他的散文形成了清新灵动充满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郭风散文创作中移情手法的运用,成就了郭风散文的独特地位,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内容。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的散文创作独树一帜,本文拟从其散文创作概况、艺术特征、散文思想及价值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粗浅研究.以便于更好地阅读和把握其散文,也求能为新世纪散文创作作出一点点贡献。  相似文献   

7.
丰子恺的散文创作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特别是在对故乡人事的回忆和描摹的散文以及在抗战时期逃难桂林的见闻日记里,丰子恺以清新趣味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民情风俗画卷。丰子恺散文创作的民俗文化元素具体体现在,通过对饮食、方言俗语、人物称谓、岁时节日、信仰与禁忌等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构成他的散文的一些主要情节,揭示人物性格,营造环境氛围,体现作品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余秋雨、余光中为两岸著名学者、散文家,他们的创作都超越了平庸,创造了神奇,成为20世纪两岸散文的亮点。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创作既代表了散文的成就,又代表了散文的高度。本文通过二者散文在文化态度等诸方面特点的比照分析,凸现二余散文的创作风格及其文史学地位,并力求从二者的创作心态、风貌中揭示两岸散文某些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意义的特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9.
余华是一位有着高度文体自觉意识的作家。他把小说创作的文体创新意识带入到他的散文创作中。余华将叙述引入到他的散文创作中,对散文文体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语言的表现力,二是精微的细部描写。余华的散文文体创新为当代散文的革新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耿立的历史散文受到文坛的关注。历史细节与人文精神的交汇,及其所构成的内涵真实与其表现形式的虚实相生,是其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文学理论而言,这是一种较佳的文体组合状态,接近文学价值的理想状态;就现当代散文创作史,尤其是目前散文创作状况而言,耿立历史散文又自具面目。《史记》作为古代散文创作的最高典范,是耿立历史散文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男女大学生的英语写作焦虑、写作成绩及二者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1)男、女大学生都存在中等程度的写作焦虑,回避行为接近或达到高度焦虑值;2)女生的写作成绩显著高于男生,但写作焦虑跟男生没有显著差异,甚至认知焦虑还显著高于男生;3)写作焦虑和写作成绩呈显著负相关,男生的负相关程度更高;4)写作焦虑对男生写作成绩的预测能力高于对女生写作成绩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集体型叙事声音模式的应用是女性写作由私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的标志,当女性文学中的女性人物以“我们”这一集体声音出现时,女性对男性传统下女性审美标准的否定就由零星走到了群体。“隐形空间”不仅意味着女性生存的物质条件,同时更代表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的审美观点和评价机制,是女性进行自我赋权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余莉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5):135-138
《文则》是宋代第一部文章学理论著作,其文章学理念具有鲜明的重实用性特征,不仅"文章"概念上偏重实用性,而且文章法则上也以实用性为准绳。从文章学史的角度来看,《文则》是中国古代文章风格由重文学性转向重实用性的理论标志,这种重实用的文章学理念对后来的文章学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述而不作"看孔子的写作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述而不作”是孔子写作教育现的核心,这种写作教育现对当代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从探究孔子写作教育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现代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写作状况,提出写作教学或是学习写作必须是将“读“与“写”,“述”与“作”紧密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双重边缘的书写——论马来西亚华文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南亚女性华文写作中,马来西亚华文女性文学发展极为迅速。华裔女性作家的双族性,多地域经历使她们成为了双文化或多重文化人。本土性与华族性的交融在发展中逐渐变得广阔而丰厚,在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传达出马华女作家的现代生命意识和深层文化体验。写作对于马华女作家,不再只是宣泄个人情感或自我的言说和分辨,而是女作家独特女性意识的确认和自身精神价值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学术论文的写作与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述形式,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和规范性等特点。从价值层面考察学术论文的写作目的,有建构价值标准、承继文化传承、表达思想襟怀、归纳零散思想、提升工作能力等。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则要从选题和写作技巧两方面入手。选题要将追踪热点和独辟蹊径结合起来,写作要明确论点、力求原创、善于整枝、准确引用、精当表达。而规范的格式也是论文质量高低和作者学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有氧健身操对女性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追踪调查、心率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有氧健身操对女性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有氧健身操的训练,发现平时经常参加健身舞(操)锻炼的女性老年人,其锻炼年限越长心肺功能指标越好,并在体质、精神状态、记忆力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收效显著.可见科学合理的有氧健身操运动对女性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与长走(散步)、慢跑等运动项目相比是更为有效的一种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孔子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为文之道,即作者为文时要有高度的写作责任感,文章的思想内容要纯正,表情达意要辞达意赅,语言运用要有文采,内容和形式要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汉语写作课程是预科阶段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部分。本文通过对初级阶段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86篇作文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初级阶段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汉语写作中存在的偏误,并探寻在写作教学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应用写作的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应用写作的共性要求。本在应用写作教学中,提出了让学生在思想上确立应用写作一“实”、二“准”、三“简”、四“新”的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应用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