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万木林是我国中亚热带一处以常绿阔叶林为保护主体的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60科580属1199种.区系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分别占42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的29.0%,15.1%,13.0%和11.3%.植被类型多样,包括了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灌草丛等4种类型.万木林另有1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亟需加以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福建省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成分、群落外貌和结构做了初步分析。 调查植物计58科100属140种。植物种类以樟科、壳斗科、未兰科、山茶科、杜英科和山矾科为主。对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统计表明,热带分布的地理成分占总属数的73%,温带分布的则占24.4%。而种的地理成分则以中国亚热带特有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61.5%。 常绿阔叶林中高位芽植物占86.4%,以常绿成分为主。叶性则以中小型叶、革质、全缘单叶为主。群落结构较完整,可分林木、下木和草层等,藤本植物较发达,一些树木有小型板状根发育,为中亚热带较典型的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3.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9 600 m2样地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58种,其中种子植物228种,隶属于87科156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与泛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比例明显大于温带与泛温带区系成分,具热带亚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小型革质、全缘、单叶、常绿、木本、高位芽植物是决定其外貌主要因素.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2个乔木亚层、1~2个灌木亚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较为丰富.通过不同区域常绿阔叶林的比较,无论区系组成与成分还是群落外貌和结构均体现了中亚热带南缘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该文选取广西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区系植物组成特征及科、属地理成分,计算科、属区系热带与温带成分的比值(R/T),并与纬度值临近地区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木论喀斯特植物区系被子植物53科93属108种,蕨类植物7科7属7种,研究区暂未发现裸子植物.2)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成分29科,温带成分10科.3)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成分62属,温带成分24属,中国特有属4属.4)热带与温带成分的被子植物物种丰富度较小,受岩溶区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区系植物岩溶性明显,体现喀斯特植物区系特征.5)植物区系科、属R/T值分别为2.90和2.58,呈现温带向热带性质过渡的特点,这与该区的海拔变化及复杂的地貌类型有关.6)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根据对浙江省五个地点的常绿阔叶林的调查,对其种类成份、外貌和结构的特征,作了汇总分析。在本文中,首先讨论了常绿阔叶林所在的环境条件,说明我国常绿阔叶林是在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孕育的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根据五个地点21个样地的统计,组成浙江常绿阔叶林的维管束植物共约428种,分属于105科,225属。在双子叶植物中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的种类最多,它们均是构成林木层的基本成份。群落的优势种集中在少数的属中。如壳斗科的Castanopsis,Lithocarpus,Cyclobalanopsis,Quercus,山茶科的Camellia,Eurya,以及樟科的Machilus,Cinnamomum,Lindera,Litsea和杜鹃花科的Rhododendron以及蔷薇科的Photinia和Prunus等。同时还分析了常绿阔叶林区系的地理成份,分析表明它们与热带区系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与热带东南亚植物区系存在着较悠久的共同历史。温带、东亚分布类型的属的较高比例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之一。中国亚热带特有种类的大量存在进一步表明了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种特有类型。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6科、543属、1 204种,科、属、种的多样性都不算丰富。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地带性植被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少发现。地理成分较复杂,以温带成分和泛热带成分为主,过渡性明显,与附近的琅琊山区和大别山区区系地理成分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对浙江省五个地点的常绿阔叶林的调查,对其种类成份、外貌和结构的特征,作了汇总分析。在本文中,首先讨论了常绿阔叶林所在的环境条件,说明我国常绿阔叶林是在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孕育的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根据五个地点21个样地的统计,组成浙江常绿阔叶林的维管束植物共约428种,分属于105科,225属。在双子叶植物中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的种类最多,它们均是构成林木层的基本成份。群落的优势种集中在少数的属中。如壳斗科的 Castanopsis,Lithocarpus,Cyclob-alanopsis,Quercus,山茶科的 Camellia,Eurya,以及樟科的 Machilus,Cinnamomum,Lindera,Litsea 和杜鹃花科的 Rhododendron 以及蔷薇科的 Photinia 和 Prunus 等。同时还分析了常绿阔叶林区系的地理成份,分析表明它们与热带区系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与热带东南亚植物区系存在着较悠久的共同历史。温带、东亚分布类型的属的较高比例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之一。中国亚热带特有种类的大量存在进一步表明了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种特有类型。  相似文献   

8.
重庆地区石灰岩植被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庆地区石灰岩植物组成简单,区系成分复杂,已经鉴定定名的维管植物有97科244属338种.其中蕨类植物14科17属2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79科225属312种.从生长型看,乔木49种,灌木92种.藤本45种,草本152种.区系分区为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植物地区.属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42.62%,温带成分42.62%,地中海成分0.82%,中国特有成分1.23%;全世界分布的有24属.植被以草本占优势,木本多落叶成分,纸质叶最多,小型叶占极大比例,有肉质叶;喜钙植物丰富;植株多具针刺,鳞片;次生性明显.森林群落少,灌草丛多,这与石灰岩地区的干旱和土壤含钙丰富,以及土层瘠薄,有机质含量少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9.
安徽祁门县湾山地有维管束植物983种(包括种以下单位)隶属于505属146科,根据该区种子植物460属的分析,有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分布类型188属,占该区总属的45.3%;亚热带,温带分布类型227属,占该区总属的54.7%表现出典型的中亚热带特点,种的结构以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78.5%,其中,东亚成分占32.2%(主要是中国-日本变形)中国特有种占46.3%,蕨类植物的  相似文献   

10.
闽北建溪流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地处福建省北部包括蒲城等六县的建溪流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区系成分、外貌、结构、主要种类的综合特征和群落演替趋势等特点。据统计49块样地共10,600平方米面积的群落种类组成中,含维管植物216种,分属于64科123属;其中单种与寡种属分别占总数的66.7%与27.6%。植物区系以包括泛热带、热带分布的成分占优势,分别达科、属总数的45.3%与53.3%。全流域区树种以栲树、苦槠、甜槠与木荷为主。基于对群落区系成分、外貌与树种年龄结构等分析表明,该区群落是从中亚热带南部亚地带到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江苏宜兴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最南端的宜兴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66科、682属、1435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以小科小属占据优势。区系成分以温带属为主,占55.84%。种的分布类型多为偏南分布,且宜兴为其分丰北界,其中以长江以南分布最多(40%)。宜兴维管植物区系特征说明宜兴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向暖温带地渡的性质,也证实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中亚热带北界划经宜溧山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指壳斗科、樟科、茶科、木兰科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由于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以及青藏高原的存在,所以我国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域广阔,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地位也就非常显著,从而成为世界上所罕见的植被类型.中国的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中,以壳斗科的青冈属、栲属和石栎属为群落上层的优势种;但在生境比较偏湿地区,樟科中的润楠属、楠属的种类显著增多;而在生境比较偏干的地区,则茶科的木荷属常成为群落上层的共建种.整个区域,高等植物种类特别丰富,全国198个特有属中,本区就有148个属之多.举世闻名的子遗植物,如银杏、水杉、银杉、鹅掌楸、喜树等均分布于此地.群落外貌是群落最明显的特征,反映群落外貌最主要的标志是生活型和叶的性质.从生活型谱分析可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并接近于热带雨林.叶的性质也是如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成层现象明显,上层是由壳斗科、茶科、樟科中的中高位芽植物层片组成,其发育状况反映了群落的成熟状态.层中有落叶阔叶中高位芽植物层片,但不占主要地位,存在于林窗之间,是季风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宁化县现状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基本特征及划分其类型.据对其19处具代表性样地、每样地取100m~2面积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共含维管束植物115种,分隶46科81属.群落区系主要有壳斗、冬青、茜草、杜鹃花、越桔、山矾等科属;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成分居多数,分别占总属数的42.2%和27.0%.全县常绿阔叶林可分甜槠林等10个群系,上层树种以甜槠、栲树和细柄蕈树等为主,属典型中亚热带森林群落,但具较大次生性而切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的大娘山植被类型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考察研究表明:蕨类植物区系由29科,56属,103种组成.区系成分中,科一级以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和蹄盖蕨科为优势科,属一级以凤尾蕨属、鳞毛蕨属、蹄盖蕨属、假瘤蕨属和铁角蕨属为优势属.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占总数的46.4%,温带成分占总数的30.4%,东亚成分占总数的55.4%,其中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占总数的34.7%,因此该区系为典型的中国-喜马拉雅蕨类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5.
岭南山地地处江南古陆北缘,是皖南山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计有种子植物136科,553属,1185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具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其中以温带区系成分为多,但也有丰富的南方热带成分,表现为南北过渡之性质。有些南方热带成分还以岭南山地及其北缘附近为分布北界。因此,在区系区划上,本区应与30°N 附近以北的皖南其它区域区别开来。在植被区划上,宜将30°N 附近一线作为划分皖南境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之分界线。  相似文献   

16.
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对中国境内十大功劳属(Mahonia)和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的分布式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境内十大功劳属植物可分为西南一华中区、华南区、华东-华中区和热带区,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其次为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分别占中国十大功劳属植物总数的90.63%、3.13%和6.25%;四川、云南、广西是中国十大功劳属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国的淫羊藿属植物可以分为西南-华中区、北方区、华东区、东北区和东南区,除朝鲜淫羊藿(E.koreanum)呈现东亚分布式样外,其余均为中国特有种;四川、湖北、贵州是中国淫羊藿属植物的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7.
云南大围山常绿阔叶林内苔藓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无样抽样点四分法对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内的苔藓植物作了调查.依据野外样方资料,现知该林内有苔藓植物34科、66属、134种.林内苔藓植物的区系成分丰富,以东亚成分为主,热带成分也极其丰富;生态分布类型复杂多样,其中以腐木和树干附生类型最为丰富.根据Kroeber’s相似性系数分析,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内的苔藓植物区系在科的水平上与浙江百山祖、广西花坪相似程度很高,在属的水平上三地的相似程度较高,而在种一级水平上则相差较远.其中扁枝小锦藓(Brotherella complanata)、弯喙小锦藓(Brotherella curvirostris)、粗拟疣胞藓(Clastobryopsis robusta)、绯服部藓(Sinskea flammeum)、服部藓(Sinskea phaea)、扭叶耳叶藓(Toloxis semitorta)、橙色粗带藓(Trachycladiella aurea)、以及散生粗带藓(Trachycladiella sparsa)八种藓类植物为新拟中文名.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藤蔓植物区系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和调查整理了广州地区藤蔓植物资源,广州藤蔓植物共有192种、128属、53科,分别占广州植物的种、属、科的12.6%、14.4%、26.9%,基本特点是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较少,通过科、属分布类型分析可知,热带成分比例较大,分别占广州藤蔓植物总科数、总属数的56.6%、83.6%,小科和单种科较多,而大科较少,广州藤蔓植物单种属比例最大,占本区藤蔓植物总属数的67.9%,尤以泛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安徽齐云山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云山有种子植物948种(含种以下单位),隶属于125科,466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9属,13种;双子叶植物104科,367属,752种;单子叶植物17科,90属,183种。在齐云山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含有14分布区型类型和11变型。突出特征是温带成分占170属,热带成分占165属,除去世界分布属,两者所占比例80.3%,说明本区植物区系主要由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组成。世界分布种有195种,占总种数20.5%,特有属有12个。  相似文献   

20.
顾雪萍  蔡延 《江西科学》2008,26(2):334-336
珊溪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落叶阉叶林、中亚热带针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