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评价同侧髋臼及骨盆同时骨折患者经腹直肌外缘的直切口(腹外直切口)入路进行手术的临床疗效。选择经腹外直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及骨盆同时骨折24例患者,18例患者单纯髋臼前部及骨盆骨折,在平卧位下实施经腹外直切口入路的复位及固定;6例患者骨折涉及髋臼的后壁及后柱,在漂浮体位下实施腹外直切口联合后侧K-L入路的复位及固定。髋臼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评定:13例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术后发生坐骨神经损伤的症状1例患者,另1例患者的腹壁切口出现皮下脂肪液化。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优16例,良6例,可2例。同侧髋臼及骨盆同时骨折经腹外直切口入路进行手术,对于累及前柱、方形区的髋臼骨折术中可充分暴露并及时处理,也可同时对同侧耻骨上支、骶髂关节及髂骨翼周围的骨折给予有效复位及固定,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第四代股骨髓内钉InterTA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髋动力钢板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InterTAN和PFNA两种不同器械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72例病例,并选择同期使用DHS的23例病例对比,其中总的83例得到了4至16个月不等的随访.比较这三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随访时记录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参照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DHS组比InterTAN组和PFNA组手术时间都长(P0.05),而InterTAN组和PFNA组间手术时间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HS组、InterTAN组和PFNA组手术出血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最多的为DHS组,出血最少的是InterTAN组.DHS组比InterTAN组和PFNA组下地时间更延后(P0.05),而InterTAN组和PFNA组间下地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后发现三组患者术后功能优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FNA、InterTAN符合骨折的微创手术要求,与传统的DHS相比,PFNA和InterTAN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分析加长型PFNA在治疗ScinsheimerⅣ、Ⅴ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G型臂透视机透视下经牵引床牵引手法复位配合有限切开复位满意后用加长型PFNA固定装置固定ScinsheimerⅣ、Ⅴ型粗隆下骨折23例。本组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3.73±2.58月,23例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不愈合、内固定断裂、剪切。术后Harris评分;优12例,良8例,可3例。讨论:加长型PFNA在治疗ScinsheimerⅣ、Ⅴ型粗隆下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骨不连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在治疗粗隆下骨折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第三代可吸收棒治疗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35例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第三代可吸收棒交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6周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按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6~18(11.3±5.6)个月,35例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中:术后评分90.2±5.1,其中优23例,良10,中1例,差1例,优良率达94.28%。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应用第三代可吸收棒治疗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可避免二次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4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诺和锐30(A组)和诺和灵30R(B组)治疗4周,以空腹血糖(FBG)控制在6~7mmol/L、餐后2h血糖(PPBG)控制在7~10mmol/L为达标.4周结束时两组均行72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1)24h血糖最低值(分布):血糖〈5.0mmol/L,A组95%发生于0~3Am;B组80%发生于0~3Am,13%发生于午餐前.(2)24h血糖最高值(分布时段):血糖〉10.0mmol/L,A组100%分布于午餐后;B组47%分布于午餐后,35%分布于早餐后,18%分布于晚餐后.两组血糖最高值及两组血糖〉10.0mmol/L分布于午餐后的百分比两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72h动态血糖监测A组有4人共发生5次低血糖,B组有9人共发生14次低血糖.结论:(1)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的T2DM患者应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可较理想控制全天血糖.(2)动态血糖监测显示血糖漂移情况:A组漂移幅度比B组小;(3)A组早、晚餐后血糖控制优于B组,午餐后血糖稍差于B组.(4)A组发生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B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质量浓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C肽、脂类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02例作为糖尿病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20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CA19-9、CEA及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C0)、餐后2hC肽(C2)、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CA19-9、CEA、FBG、HbA1c、TG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2)糖尿病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19-9、CEA与HbA1c、FBG呈正相关(P<0.05);CEA与2hPG呈正相关,与C0、C2呈负相关(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和C0是影响血清CA19-9水平的因素, HbA1c是影响血清CEA...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d2,8-D4h完全强场能量矩阵的特征值、特征矢及相应的全组态混合EPR理论,对Ni(mpz)4X2(X=C1、Br、Ⅰ)型化合物中Ni2+离子的吸收光谱、零场分裂、顺磁g因子及颁磁磁化率、磁化强度等进行了统一的计算,理论结果与实验一致,从而对Ni(mpz)4X2(X=C1、Br、Ⅰ)的光、磁性质作出了完整的、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53例患者采用微创DHS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其中PFNA内固定的效果更佳,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提高股骨颈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率的治疗手段 方法:采用切开复位、中空加压螺纹钉、骨圆针内固定加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颈移位骨折 结果:术后随访1~9年共46例,发生骨折不愈合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其他无严重并发症 根据X光片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优24例(占52.17%)、良15例(占32.61%)、可3例(占6.52%)、差4例(占8.70%),功能恢复满意率为91.30% 结论: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移植给缺血的股骨头引入血供,能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在上颈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全麻下对12例患者进行了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固定.术中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后路髂骨植骨.结果 24枚置钉均获得成功,复位固定满意,随访3至15月(平均4.2月),螺钉无松动或断钉,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3至6月植骨融合.结论 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在上颈椎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邹惠平  宋勇  胡德炜  李新忠  魏琴 《江西科学》2012,30(5):617-619,651
评价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奉新县人民医院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24例,四部分骨折6例。随访评定包括X线片、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43例患者获得平均15个月(8-24个月)临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3.5个月(1.5-6个月),无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优18例,良21例,可2例,差2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粉碎性骨折和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滑动加压鹅头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0年5月,对86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滑动加压鹅头钉内固定冶疗。按照Even分类:一类Ⅱ度26例、Ⅲ度36例、Ⅳ度24例。结果83例获得随访10~22月,平均16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并发症包括螺钉穿出股骨头5例,髋内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结论滑动加压鹅头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能早期下床活动,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和解决胸腰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有效疗法,用DICk氏内固定器治疗53例患者,并随访.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Dick氏内固定系统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原理,可使固定节段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短节段固定,合并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Herbert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骨科住院的内踝骨折患者38例,使用Herbert螺钉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6例完成研究,失访2例,其中优2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Herbert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疗效良好,为治疗内踝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选择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关节活动器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101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8例临床资料,使用关节活动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运动功能。结果平均随访8月(3~11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踝关节功能根据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9,良12,可5,差2,优良率为81.3%,术后无伤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结论正确评估软组织条件,根据损伤分型选择合理手术时机及固定方法,使用关节活动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伤口感染率低,骨骼血供破坏小,关节功能恢复好,骨折愈合快等优点,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三踝骨折26例,男15例,女11例,开放复位,外踝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内踝用空心钉或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后踝用多枚空心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优18例、良6例、较好2例、差0例。结论:三踝骨折后充分术前准备及精准的开放复位内固定后,再辅以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尺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85例尺骨骨折患者,51例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微创组),34例行交锁髓内钉术(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均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前臂旋转角度、握力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髓内钉组(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优良率为74.51%,高于髓内钉组(50.0%),前臂旋转角度、握力均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髓内钉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交锁髓内钉相比,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时间内可恢复腕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