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血是红色的。但在南极带水域中有一种非常罕见的蛋白纯种鱼,其血液中的血红素比一般的鱼减少了99.96%。有趣的是,这种鱼不用鳃呼吸,而是靠布满毛细管的皮来呼吸。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鳝鱼能长时间 待在空气中? 鱼一般是用鳃呼吸水中的氧气。可是,也有一些鱼是用皮肤、肠、肺等来进行呼吸。鳝鱼在夜间,能在田地里爬来爬去,还能爬上高高的瀑布。 有人经过实验发现:当水温在7.5~8.0℃时,鳝鱼呼吸的氧气,有3/5是利用皮肤呼吸的,而用鳃呼吸的氧气只有2/5。 鳝鱼皮肤上的毛细血管非常  相似文献   

3.
较高等的脊椎动物能用皮肤进行呼吸吗? 能! 皮肤能进行气体交换,在很早以前就引起了生理学家的兴趣.上世纪初丹麦学者奥古斯特·科鲁弗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把蛙通向肺部的气道堵塞,观察到蛙在冬季(通常处于休眠状态)能通过皮肤将足够的氧气供应给血液;但是实验证明蛙在其他的季节必须利用肺进行呼吸.科鲁弗由于对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的研究成果在1920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相似文献   

4.
血红朊在常温时,只要空气中的氧分压有微弱变动(例如肺中),就能吸收氧,而氧化后的血红朊经血液输送到肌肉纤维,并把氧转移给肌红朊,以把氧贮存而备用。它  相似文献   

5.
人造血     
通过输血而在美国传播的艾滋病的发病率(许多人估计在过去的10年中,报道的至少有9000例)和对传染性肝炎的危险性的报怨已经使人怀疑是否能够安全地使用那些令人感到威胁的输血。血液代替物可以通过改造过时血液或合成制得,那些不由人类血液得到并可大量生产的产品可能成为最终解决使用效率和消毒问题的最好途径。当一个病人大量失血后,可以使用高压液体(血浆大量扩散)或生理盐水来补充。但是,作为一种有效的血液代替物,它们缺少最关键的属性:载氧活性。没有它,病人甚至不能正常呼吸,因为氧气没有办法从肺到这需要它的组织中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一些专业杂志和学术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临床应用“人造血液”的报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人造血液是与所谓的氟碳,即氟化碳氢化合物相关联的。在近十余年来,科学实验发现,氟、碳化合物具有强烈的与氧进行可逆性的结合;并且释放出氧的能力。科学文献对氟碳化合物具有运载氧的能力的问题,已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此,仅就一些主要的观点作进一步的探讨。许多氟碳化合物均很容易由工业生产制造出来,而且这些产品用于动物实验已很少有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从水中来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巳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人就会被呛死。因此,古人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他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  相似文献   

8.
刘文汇 《科学通报》1993,38(11):1017-1017
油气藏形成过程中,普遍发生初次和二次运移.对于多产层、多源岩、构造复杂和断裂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利用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确定源岩及天然气运移距离是最有效手段之一.在天然气形成演化过程中,其同位素组成变化主要与母质类型和演化程度(成熟度)有关,而气体运移聚集过程中甲烷同位素分馏效应甚微.因此,可以利用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追索源岩和计算天然气运移距离.本文以辽河盆地为例,探讨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在气体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浩瀚的大海对人类充满了无穷的诱惑。从古至今,人类就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地呼吸,尽情地遨游。从童话故事《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到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再到当今好莱坞大片《未来水世界》中的马里纳,许多文学、影视作品都反映了人们的这种美好愿望。其实,江河湖海中并不缺乏空气。在自然条件下,水中含有1.5~2%的空气。问题是人类的肺不能像鱼类的鳃那样,过滤出水中的氧气。为了帮助人类实现回归大海,移居海洋的梦想,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发明一种可以帮助人类在水中呼吸的人造鳃。法国著名水下探验家雅克·…  相似文献   

10.
藉助于观察多种波长的光,天文学家能知道超新星本身和超新星与地球之间气体这两者的很多东西。按照第二种类型超新星理论,最初重的星有复杂的结构,颇似洋葱。表面层由氢和氦——恒星由其诞生的物质——所组成,但是内层的组成由于核反应的发生而改变了。第二个最深的壳层由氦组成;更深是碳和氧的壳层;再深是硅和镁;最后在中心,是铁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浩瀚的大海对人类充满了无穷的诱惑。从古至今,人们就幻想着有朝一日,人类也能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呼吸,尽情遨游。从童话故事《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到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再到当今好莱坞大片《未来水世界》中的马里纳,许多文学、影视作品都反映了人们的这种美好愿望。其实,江河湖海中并不缺乏空气。在自然条件下,水中含有大约1.5%~2%的空气。问题是人类的肺不能像鱼类的鳃那样,过滤出水中的氧气。为了帮助人类实现回归大海,移居海洋的梦想,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发明一种可以帮助人类在水中呼吸的人造鳃。法国著名水下探险家…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有时候跑步,嘴巴、喉咙、鼻子会觉得难受? 运动时,我们用鼻子、口腔吸入空气.上呼吸道(鼻、咽、喉)中的毛细血管通过扩张带来更多血液,为吸入的空气加温、加湿.经过"处理"的空气进入肺部深处进行气体交换,将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从吸气到呼气的过程. 呼吸并非只是"吸气+吐气".呼吸道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负责对气体的加湿加热外,也承担了身体内脏与外界的交互工作.而人体的呼吸器官极为敏感,一旦呼吸不合理或外界环境突变,比如身体无法适应当下的运动强度、糟糕的空气质量、低效甚至错误的呼吸方式、身体缺水等,就会让我们感到难受.  相似文献   

13.
碳(6C)*,元素周期表上第六号元素,在太阳系之物质总量里的含量比例甚高,即其丰富程度仅次于氢、氦、氧。碳与氢、氧等元素构成无数种类的有机化合物,所以碳被看作为有机化学以至生命科学的标记。  相似文献   

14.
氢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组成元素,在人类目前已知的900多万种有机化合物中,氢作为一个核心的化学元素几乎存在于每一个有机化合物中,所以有机氢化学(即涉及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化学反应的化学)应该是有机化学的一个中心研究领域.由于有机化合物通常是由碳、氢、氧、氮、硫、卤素等非金属元素组成,而氢原子的电负性(2.2)一般小于碳(2.5)、氧(3.4)、氮(3.0)、硫  相似文献   

15.
设在马赛的法国海洋研究学院正寻找一个新方法以使潜水员可潜入更深的海洋,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他们的呼吸障碍。人们通常不能在50米以下进行呼吸,缘由在于高压会迫使氮气溶入人体血液,而引起氮麻醉昏迷症。为了能潜入更深,潜水员得呼吸氮和氧的混合气体,这样潜水员就能达到300米左右的深度,这是当今潜水深  相似文献   

16.
脊椎动物的可见光谱范围,一般假定是在400与800nm之间。最近日益增加的证据已经发现,对于脊椎动物,光谱的可见部分包括紫外范围。金鱼有一个作为第四种接收器类型的紫外接收器的可能性首先为它在紫外范围内对颜色的鉴别所暗示,而  相似文献   

17.
储雪蕾 《科学通报》1991,36(4):298-298
很多作者导出两种化合物之间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用于讨论象低温热液中硫化物和硫酸盐之间硫同位素交换和矿物或岩石与流体之间氧同位素交换这样的地球化学上同位素不平衡的问题.然而,某些矿物或化合物,象明矾石KAl_3(SO_4)_2(OH)_6和醋酸CH_3COOH,由于它们可交换的氧和碳原子分别出现在不等价结构位置,存在着分子内同位素效应.这里我们将推导分子间和分子内同位素交换都可发生的复杂两化合物体系中的速度方程和它们的解.  相似文献   

18.
喻丹  张培军 《科学通报》2005,50(4):402-404
头索动物文昌鱼是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在进化上的过渡类型, 是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1]. 研究和比较文昌鱼和脊椎动物发育过程的基因调控, 对于了解脊椎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尤其是了解在原始脊索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转折点, 基因调控变化如何影响了身体图式(body plan)进化有着重大意义. ......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肉眼观察植物的叶片表面时.会发现上面可能有清晰或模糊的叶脉。看上去很多植物的叶片表面似乎是光滑平整的,然而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会发现它是凹凸不平的,而且有很多微小的孔散布于叶片表面,那就是植物的气孔。这些气孔是植物的生命通道,植物用它来呼吸,控制气体以及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山两屯兰煤矿的“2·22”故事中,100多人被送医院抢救.太原市的68个高压氧舱全部启动用于抢救伤员。由于CO和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是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力的200~300倍,且离解速度仅为1/3600.所以一旦严重CO中毒,血液就几乎无携氧能力。CO还能直接作用于细胞的呼吸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