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生态足迹的石家庄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对石家庄市1996、2000、2006、2011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处于一个逐年增加的阶段之中,人均生态足迹从1996年的2.4893hm2增加至2011年的5.4973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1996年0.3616hm2减少至2011年0.3349hm2,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的趋势。1996-2011年间,石家庄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大大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并且逐渐增大,人均生态赤字由2.2510hm2增加至5.1624hm2,表明石家庄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石家庄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影响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分别计算彭阳县1983—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1999—2005年的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得到了彭阳县近年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结果表明,在1983—2008年中,彭阳县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处于增长趋势,由1983年的0.504 7hm2增加到2008年的2.796 7hm2,增加了5.54倍,草地、化石能源和耕地是生态足迹的主要供给部分;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9年的1.196 2hm2降低到2005年的0.900 5hm2,耕地、林地和草地是生态承载力的主要供给部分.2001年是彭阳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转折点,此前彭阳县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大于0,其发展是可持续的,而此后可持续发展指标小于0,其发展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即彭阳县从此出现了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足迹的常德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常德市2002~2006年的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常德市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情况.结果显示:常德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2年的1.917 94 hm2增加到2006年的2.509 93 hm2,而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527 85 hm2下降到0.516 23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390 09 hm2增大为1.993 70 hm2,生态压力指数由3.26上升为4.22;万元GDP生态足迹从2.588 59 hm2逐渐下降为2.107 49 hm2.研究表明:虽然常德市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常德市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土地生态系统始终处于超负荷状态,土地生态系统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4.
邬洁  孟伟  吴明作  王林忠 《河南科学》2007,25(6):1063-1067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新乡市1997-2005年的生态足迹需求与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市人均生态需求保持在1.6 hm2左右,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在0.54 hm2左右徘徊且呈下降趋势,生态赤字达到了1.0 hm2;表明其生态足迹需求远超出了生态承载力范围,城市发展在国家尺度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从能值理论角度对石河子绿洲1990-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从1990年的2.1309hm2增至2010年4.2368hm2,增加了98.83%;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赤字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0年的0.7725hm2增加至2010年的2.7190hm2。说明石河子绿洲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盐城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理论作为一种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尺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本文根据1996-2008年<盐城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对盐城市1995-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运用回归分析对盐城市2008-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作出预测.结果表明盐城市人均生态足迹从1995年的0.9464hm2/人增长到2007年1.5607hm2/人,中间出现小的波动;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5年的0.8485hm2/人增长到2007年的1.2879hm2/人,但幅度较小;生态赤字在过去几年逐步增大,未来仍有增大的趋势.通过对13年来的万元GDP生态足迹的计算,发现盐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临沂市1996—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1996年、2000年、2005年的生态承载力,分析了临沂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结果表明:1996—2005年临沂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增加0.598 34 hm2,人均生态足迹化石能源分量2005年与1996年相比增加4倍多,其他5类分量的动态变化波动较大.1996—2005年生态承载力下降,由生态盈余变为生态赤字,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由1996年的0.310 94增加到2005年的1.518 68,万元GDP生态足迹显示临沂市资源利用率较低.人均生态足迹趋势线显示临沂市2006—2010年生态足迹将继续增加,生态赤字和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1990-2004年安徽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1990—2004年安徽省域尺度上的生态足迹,表明研究期内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分别由1990年的1.0121 hm2、0.5014 hm2增加到2004年的1.6523 hm2和1.2397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需求则分别由0.5108 hm2、8.5601 hm2减少到0.4125 hm2和2.1270 hm2。说明了近年来安徽省人口对自然资源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9.
李新尧  孙小舟 《河南科学》2014,(9):1884-1889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了湖北省1990—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湖北省2013—202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显示:①1990—199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低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资源环境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②2000—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均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③万元GDP消耗的生态足迹由3.92 hm2下降到0.49 hm2,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④对生态足迹的预测表明,短期内湖北省生态赤字继续存在,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2007年江苏省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来测度江苏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发现江苏省2007年旅游人均生态赤字达到0.0705hm2,江苏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并对此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1999-2008年生态足迹动态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子  苏欣欣  李红伟 《河南科学》2011,29(5):623-625
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模型,对湖北省1999-2008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测度.计算结果表明:在这10年里,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GDP持有量一直在增加,但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趋势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则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总体来说,湖北省1999-20...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2004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2005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山东省2004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1.969 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07 5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462 3 hm2.与2001年相比,人均生态足迹高 0.131 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低0.033 8 hm2,生态赤字是2001年的1.13倍,表明该地区生态足迹超过了当地生态承载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本文通过计算与分析指出了山东省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态足迹方法作为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国家、地区、城市、旅游业甚至是家庭消费等各个层面.该方法可定量地判断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为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生态足迹的方法对福州市200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8314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4346 hm2,生态赤字为1.3968 hm2,其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4.2倍.六大土地类型中,耕地、草地、水域和化石燃料均为生态赤字,只有林地和建筑用地是生态盈余.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福州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和未来生态足迹规划的建议,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新思想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陕西省三大区域生态资本供需态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7年,陕西省三大区域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幅均很小,人均生态足迹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生态资本供需形势日趋严峻,尤以关中地区为甚.陕南地区和陕北地区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生态盈余"发展到"轻度赤字"状态,关中地区则由"轻度赤字"发展成为现阶段的"较严重赤字"状态.2007年,陕北地区、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0.27 hm2,0.19 hm2和1.15 hm2.关中地区尽管生态资本密度最大,但是人口密度和人均生态足迹也最大,因此生态资本供需缺口也最大.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测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对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方法运用以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为理论基础测度生态赤字的一种生物物理学方法。结果西安市1997—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0.8542hm2增加到2005年的1.7575hm2,表明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不能满足生态足迹的需求,得出西安市9年来生态赤字由0.528hm2增加到1.4671hm2,表明西安市的发展已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结论分析西安市发展不可持续的原因,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降低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承载力入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对咸阳市2007年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引用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来判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结果表明,2007年咸阳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9 236 hm2,其中交通生态足迹最大,占到86.24%;其次是餐饮,为8.12%.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为0.17 hm2,生态安全度为0.11,处于一种理想的状态.参照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该研究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咸阳市旅游生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7.
库伦旗1987—2005年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 对库伦旗1987-2005年的耕地生态足迹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库伦旗耕地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由1987年的0.61hm2增长到2005年的1.6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由1987年的0.47hm2增长到2005年的1.24hm2;耕地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长,由1987年的0.14hm2增长到2005年的0.42hm2.这说明库伦旗耕地处于生态负荷状态,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广州市生态可持续问题,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广州市2003—2013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足迹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ARIMA模型预测了2014—2020年的生态足迹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2003—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增幅达到6.7%,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远远小于人均生态足迹,导致生态赤字状态,广州市处于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2014—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4.201 8 hm2/人,是2013年的1.02倍,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不变,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大. 针对广州市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加大环境生态保护力度、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实现广州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5年赤壁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赤壁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745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67hm2,人均生态盈余为-1.2791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减少生态赤字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邬浩  方朝阳 《江西科学》2015,33(3):428-434
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西省2004-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江西省人均生态足迹从2004年的1.017 8 hm2/人上升至2013年的1.512 4 hm2/人,年均增幅达到了4.86%,人均生态赤字由0.513 6hm2/人扩大到0.897 7 hm2/人。江西省生态赤字水平较低,但总体呈递增的态势,表明江西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万元GDP生态足迹从2004年的1.261 2 hm2/万元减少至2013年的0.477 0 hm2/万元。万元GDP生态足迹值逐年递减,但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升高,反映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后对江西省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简要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改变消费方式、减少能源消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